APP下载

选配中成药治湿疹 细说治疗中的七型

2020-07-10赵昕

自我保健 2020年5期
关键词:汤剂舌质中成药

文·赵昕

指导专家·陈丽云(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史教研室主任、主任中医师、教授)

辨证分7型 选配中成药

虽然我们常说“良药苦口”,但大多数患者往往会因为口服中药汤剂口感差、煎药麻烦、出门携带不便等因素而放弃中医药治疗。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成药不断面市。中成药改善了传统中药汤剂的缺点,能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辨证用药,逐渐被广大患者接受和青睐。

风热相搏型

病因病机:风热袭表,客于肌肤而发疹。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具有向上、向外的特性,皮损好发上部。

临床表现:发病迅速,身起红色丘疱疹,好发于身体的上半部;渗出较少,剧烈瘙痒,昼轻夜重,常抓破流血;伴有口干思饮,小便干,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常见于急性头面部湿疹。

治疗原则:疏风清热止痒。

常用中成药:银翘解毒丸、防风通圣丸、消风止痒冲剂,以及荨麻疹丸。

湿热内蕴型

病因病机:湿热相合,蕴结于体内,浸淫肌肤而成疮。

临床表现:起病急,皮肤起红斑水疱,焮热作痒,滋水浸淫,或糜烂结痂。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见于急性湿疹、自身敏感性湿疹。

治疗原则:利湿清热。

常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一清胶囊、湿毒清胶囊、二妙丸、黄柏胶囊、金鸡胶囊。

风湿郁阻

病因病机:感受湿邪或湿热内蕴,复受风邪,充于腠理皮肤而发为本证。

临床表现:皮损为丘疱疹、水疱或丘疹,颜色淡红,可见渗出,结痂,瘙痒不止。舌质红,苔腻,脉濡或滑。本型多见于亚急性湿疹、汗疱疹、异位性皮炎。

治疗原则:祛风胜湿。

常用中成药:荆防败毒丸、肤痒颗粒。

血热风盛型

病因病机:情志所伤,五志不遂则生热化火,热入血分血热生风。

临床表现:身起红丘疹搔破出血,渗水不多,剧烈瘙痒,抓痕累累,夜间为甚。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数。

治疗原则:凉血消风为主,除湿清热为辅。

常用中成药:消风导赤散、皮肤病血毒丸、当归苦参丸。

脾虚湿盛型

病因病机:素体脾胃虚弱,或过失辛辣厚味腥发动风之物,生湿化热,以致脾为湿热所困,运化失司,水湿内停,泛于肌肤。

临床表现:身体多发丘疱疹,颜色黯淡,渗液清稀,或有淡黄色结痂,反复不愈。伴有脘腹胀满,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滑。本型多见于异位性皮炎、婴儿湿疹、亚急性湿疹。

治疗原则:健脾除湿。

常用中成药:胃苓丸、参苓白术散。

气阴两伤型

病因病机:先天禀赋不足,肌肉皮肤失去荣养;或后天不足,营卫不固风湿热之邪留滞于体内,郁久化火伤阴,导致血虚风燥,肌肤失养。

临床表现:皮损呈浸润性肥厚性斑片,色泽黯淡,瘙痒不止,肌肤干燥,粗糙,抓痕累累,伴有面色晄白,口干思饮,舌淡或红,舌苔少或光,脉细弱。多见于异位性皮炎,慢性湿疹。

治疗原则:滋阴除湿。

常用中成药:人参归脾丸、八珍冲剂。

气血瘀滞型

病因病机:久病不愈,气血不足,经脉失养,不能荣养肌肤或外邪久居,客阻经脉,瘀滞皮肤而皮损久发不愈。

临床表现:皮损色黯肥厚、色素沉着。甚则肌肤甲错,伴有面色晦黯,女子月经不调,经期腹痛。舌质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本型多见于慢性湿疹,异位性皮炎。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祛风。

常用中成药:大黄蜇虫丸、血府逐瘀丸。

中医师的重要提醒

在临床辨证治疗的过程中,大部分患者只要正确辩证,按型用药,一般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湿疹病因病机虽然已经清楚,但是风、湿、热、毒、虚实之间往往变化多端,错综复杂,或多个证型兼杂,此时必须几种药物合并应用。有些患者在不同的病程阶段会有证型的变化,也必须根据证型的变化而变换用药。

中药剂型与疗效

文·李赛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汤剂改丸剂慢病更适合

丸剂是指将药材的细粉末或提取物加水、蜜、面糊或蜂蜡等合适的黏合剂拌制成的类球形制剂,常见的丸剂有水丸、蜜丸、水蜜丸、糊丸、蜡丸等。丸剂一直在中药剂型中占有重要地位。丸剂服用简便,不适感小,携带方便,最重要的是具有作用持久的特点,因此临床一般将其用于慢性或虚弱性病症的调理,如人参养荣丸调补气血、安神补心丸补血安神等。

某中年妇女脱发,头发越来越稀疏,已露出头皮,诊见脉涩,断为肾虚瘀血所致,用沙苑子100克、三七50克、藏红花50克、莲须200克,共为蜜丸(每丸9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3个月后她不仅已不脱发,而且长出了新发。

汤剂改外洗起效速度快

因药物直接接触患部,见效更快。比如外痔出血,用荆芥、防风、透骨草、白矾各10克,开水冲泡熏洗,当即见效,顶多用4~5次即痊愈。相比之下,内服中药效果就慢得多了。还有骨折后或扭伤后,疼痛不止,吃中药也来得慢,可用当归、透骨草各15克,红花、羌活、独活、荆芥各10克,血竭、桃仁、乳香、没药、防风各6克,海桐皮12克,共煎熏洗,舒筋活血定痛,经常是一两剂就能肿消痛止。

中药外敷治西医不能治之急症

有一个晚期肺癌病人不太相信中医,有一次他妻子给我打来电话,说他忽然小便不通,小腹憋胀难忍,用西药无效,医院要给他导尿,他不愿意,因为他看见另一个病人导尿无效,医院就在小腹部打了个小洞往外排尿,所以他不愿意受这个罪。我让他用7粒白胡椒、1根葱白,一起捣烂,敷脐上。

后来,他妻子打来电话说敷药两个多小时后,小便即通畅了。他妻子问他:“你不是不相信中医吗?”他高兴地说:“这回我相信了!”从此这个病人开始认真服用中药,原来有人说他活不过一个月,现在3个月都活过来了,而且病情一天天在好转。

此外,中药还有酒剂、滴剂等其他剂型,均有其各自的适应证。以上这些例子说明中医治病除了要用内服的汤剂外,其他剂型也不可忽视。对一个疾病,采用多种手段治疗,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猜你喜欢

汤剂舌质中成药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服用汤剂有讲究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孕妇需要慎用的几类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