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自婴儿与童年的“恐惧” 会影响成年后的择偶婚姻

2020-07-10王晓波心理咨询师

自我保健 2020年5期
关键词:亲密关系恐惧人格

文·王晓波(心理咨询师)

纽约特别会议提出,从1994年起,将每年5月15日定为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以提高各国政府决定和公众对于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和睦、幸福和进步。

中国民间早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样的说法,这与西方近代心理学的一些有关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为此,本刊特别策划本专题,梳理并分析了早期经历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特别是对择偶和婚姻关系等问题的影响。

依恋期(0~18个月)

在一个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安全而舒适的生活环境。但当他出生的那一天,他与母体分离,即面对着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这一切都使小小的他感到自己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和挑战。如果这个时候他能立即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他便感到自己回到了母体内一般,安全又舒适。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基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便会造成婴儿的心理创伤。根据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着他们的终生。

成年:依恋(依赖型人格,迷恋型依恋模式)

可能来源于儿童时期:对遗弃的恐惧

有些母亲对孩子的依恋需要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这样一来,孩子不能建立起稳定的安全感,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来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而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了冷遇而感到愤怒。所以母亲成为其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与情感体验上的愉快与满足、愤怒与伤心就交替出现,因而形成了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矛盾型)依恋儿童。如果依恋儿童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改变,他们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其基本人格特征,并伴随终生。

在成年之后,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他们对亲密关系中的矛盾中心不满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我们会发现,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每当他们认为自己被对方忽视的时候,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恐惧。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要求对方时时刻刻的关注,不能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由于强烈的不安感和对遗弃的恐惧,他们心中充满了嫉妒和猜疑。(迷恋型依恋)

成年:孤独型(冷漠型)人格

可能来源于儿童时期:对拒绝的恐惧

另一种母亲是持续的情感冷漠的妈妈。出于种种原因不喜欢孩子,这种母亲对孩子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愿意去抱一抱孩子,打骂孩子也是家常便饭。这种母亲的孩子我们称之为孤独儿童,他们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曾象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 因此他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这样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好孩子”、“乖孩子”,妈妈为孩子早早就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而感到骄傲,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的这种所谓“独立性”也许会受到社会的赞许,甚至他自己也会为自己的“独立性”骄傲,但是婚姻生活里有痛苦在等着他。

如果孤独儿童(回避型的依恋模式)的生长环境不变,他在幼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将随着他的成长而成为他的人格中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回避型人格。如同在幼年一样,他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事实上他不是没有亲密的需要,而是在幼年时期把这种需要放弃了。他们表现出来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缺乏对生活的兴趣与追求,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所以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但有意思的是,他们在配偶的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很有缘份,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依恋型的人往往较为主动,从而缩短了由于他的冷漠和退缩造成的距离空间,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得以建立。当然,回避型的人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是一但亲密关系确立之后,因为过多的亲近仍然是痛苦和恐惧的,他的冷漠退缩特点就会浮出水面。

在中国陶瓷造型研究中,“盖罐”是常见的一种造型。“加了盖子的罐”,在原有的物体加上了构件,丰富了造型形态语言,创造不同的审美视角。“盖罐”既是盛实物的容器,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过配有盖的陶罐。依据其形制的不同,有不同的造型和装饰,各个朝代各个时期有其独有的特性。元代盖罐的造型风格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具有不同的风格,而风格的变化中最为明显是造型的不同。由于受到蒙古族的民风和文化的影响,器型多具有形体大、胎厚、体较重的特征,腹部更鼓,且整个罐体有下压趋势, 颈变长直, 肩部较丰满,颈与腹部间的距离缩短。造型整体大气浑厚。

探索期/分离期(18个月~3岁)

当孩子的生存环境慢慢稳定后,他们的兴趣从如何吸引母亲的注意力逐渐地转向了周围的世界,开始要离开母亲的呵护去探索他的周围空间了,这就是孩子的人生的探索阶段。这时候的孩子一方面需要尝试着离开母亲身边,从而证实自己日益增长的独立性,但另一方面,他们心中充满了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失去母亲呵护的不安全感,因此他们同时又要求不断地得到安全感。这是个两个相互矛盾的心理要求。

成年:回避型人格

可能来源于儿童时期:对被控制的恐惧

有一些溺爱孩子的母亲可能在孩子的第一阶段(依恋期)做得较好,可以最大程度上地满足孩子对依恋的需要。但她在第二阶段上往往出现问题。她可能过分保护与呵护孩子,生怕孩子出现意外,就会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自由行动。她们总是很容易对孩子说:“回来,那儿不能去。”“回来,那儿会摔倒的。”久而久之,她就关闭了孩子通往外面精彩世界之路。这时候,孩子的反应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孩子直接拒绝回到母亲身边,并总是设法与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来逃离母亲的控制。另一种则是虽然人回到妈妈身边,但是情感却对母亲关闭了,即在情感上隔离。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孩子,他们允许妈妈抱,但同时总是把脸拧到一边,不让妈妈亲,他们最担心的是不要被妈妈控制和“吸收掉”。

我们把这类孩子称为:距离儿童,长大以后成为回避型人格,他们的人际关系从身体到情感都是疏远的。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紧密的家庭生活,比如长时间忙于工作,经常出差,即便在家里也总是忙于各种事情也不愿多坐下来陪陪自己的配偶。独立型人格非常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配偶的亲密行为往往使他们浑身不自在。“你总是在控制我”,“你太粘人了”,“我需要一点自己的天地”,是他们经常发出的抱怨。他们希望建立那种来去自由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当他们感受到了自己对亲密的需要时他们便会从自己的独立小天地里走出来,向自己的配偶频频示好,去取悦对方。当一旦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们便会立即退缩,甚至生气指责:“你怎么没完没了?你要求得太多了。”来迫使对方离开自己。当然,等他们再次“出山”的时候,他们就会“忘记”与对方之前的不愉快,甚至会奇怪对方为什么如此不高兴。他们会努力做事情改变对方的情绪,或批评对方对自己的冷淡:“我都有没事了,你怎么还没完没了?”当然,如果气氛长时间不能得到改善,他们会再次走回自己的独立小天地里去。

回避性人格的另一个类型是平时常说的“花花公子”:他们需要不断地吸引异性的注意,正如小时候需要不断地吸引父母的注意一般,但是又不能长期保持与同一位异性的关系。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来获得异性的爱,可是一旦进入一种稳定的亲密关系,他们很快就会感到厌烦甚至威胁,因为他们正感到了被控制和被“吸收”,于是就又想方设法摆脱、终止这段关系。同时他们的依恋需要并不因此而消失,他们就又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另一段恋情。

自我的确认和能力的形成(3~7岁)

这个年纪的孩子开始体验到了一个新的现实世界,他迫切地想要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他开始了自我形成的生命历程,他必须完成两件事情,这两件事情都会影响到他与于自我的关系和与他人的关系,这种影响很可能就是一辈子的。他必须在内心中建立起一个稳定、持续的自我形象,以及一个稳定、持续的他人(主要指亲人)形象;确定对能力的自我评价,从而确立自己的自信心。

自我的确认

在三岁之前,如果父母不在自己身边时,他会立即感到焦虑和被遗弃的恐惧。但从大约在三、四岁开始,孩子虽然仍像以前一样需要安全感,但他开始将父母的形象装进自己的头脑里,即使在离开父母身边时,仍然保持与他们的精神联系,保持着心理上的安全感。这个时候,孩子开始把自己从精神上与父母开始区分开来,也就是开始独立了,他立即面临的一个任务就是需要逐步地建立起一个关于自己的内在形象,孩子是通过游戏来完成这一任务的。他们会装扮成各种动物、人物、卡通角色等等,将特定角色的特点经过自己认同后组合成一个独特的个性特征固定下来。孩子在扮演各种角色中寻找自我,形成自我。所以这个时候,孩子会表现为格外注意父母对自己所扮演的各种游戏角色的反应,希望能得到父母认同,并强烈地希望并要求自己的父母与自己一起来玩游戏。

成年:古板的人格

可能来源于儿童时期:对羞辱的恐惧

对于以上需求,很大一大部分的父母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方法是有问题的。这样,孩子的人格就被按照父母的意愿来扭曲形成了。我们中国人历来讲究对孩子的“严格家教”,很多父母对那些孩子表现出来的不符合期待或社会要求的行为特点、性格特点,给予严厉的批评、拒绝、压制、惩罚甚至羞辱:“女孩子不要那么疯,丑死了!”“这些东西是女孩子玩的,你是男孩子,羞死了!”“不要这么闹,静静地坐在那儿才是好孩子,”“好孩子应该这样,好孩子应该那样”于是,孩子的人格就分裂成了两部分:一个是受到父母与社会赞同并强化的部分,也就是所谓光明面的部分;另一个是受到父母与社会否定因而被压抑下去的部分,也就是所谓“阴暗面”的部分。

刻板的儿童到了成年之后即可能形成古板的人格,这种人性格固执,通常自我中心,缺乏灵活性,较少有感情的自然流露和缺乏同情心,以自己“精确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高度的理智”为骄傲,而以流露内心情感为耻。这种人看起来比较冷静、理智、工作认真、一丝不苟、计划性强,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常常会事业成功,是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或技术骨干。他们的这些性格特点也往往吸引了很多那些性格上较为感性、不理智、依赖性强的异性。他们也往往会选择一个与自己性格相反的异性作为伴侣,因为他的身上具有自己失去的那些人格特点,只有与这样的人在一起才会使自己感到生命的完整,即我们常说的“性格互补”。但是这些性格特征的差异很快就成为配偶痛苦的源泉。要不了很久,他就会开始不断地挑剔对方的毛病,正如他的父母当年对自己一样,完全不能忍受对方身上的自然的、自发的和任何看起来“不符合理性”的东西。因为在ta的生活中,一切事情都应该是预先设计和计划好的。他们视配偶为自己的支配对象。他们最怕丢脸,过分强调自我控制,认为做人不要随心所欲,要有理性。他们把真正的自我深深地藏起来,于是显得很有城府。在恋爱婚姻中他们控制欲很强,固执己见,并喜欢用冷漠来惩罚对方。

能力的确定

孩子在确定自我的同时,通常也从四岁开始,试图确定自己对外面世界的影响,看看自己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与极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成功的程度取决于他们的自我评价。他们开始与同伴甚至父母竞争来炫耀自己的能力。他们尝试做各种恶作剧,并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如果得到父母的赞许,他们就会进行更进一步的尝试;直到受到父母的禁止或责骂,他们才会停止。

成年:强迫型竞争型人格

可能来源于儿童时期:对失败的恐惧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尝试努力,没有及时给予持续的鼓励和强化,他们生怕孩子会由于得到过多的奖励而“骄傲自满”,特别是在中国,这一点特别明显,当孩子考试拿了95分而欢天喜地回到家,向父母报喜时,他们会说:“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你怎么不跟人家得100分的比?”由于父母的鼓励和赞扬是如此的不易得到,孩子感到自己永远不够好,于是永远在追求成功和赞扬。他们不能面对失败,小小的失败就可以让他们自卑、抑郁。但是无论多么成功,他们都不能享受自己的人生,因为他们会认为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成功。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成为一个狂热的竞争者。他们往往事业成功,蔑视道德,缺乏同情心。他们生活的一切目的就是竞争,竞争,再竞争。只有在不断的竞争中不断获胜,才能维持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的字典里不能容忍和承受任何失败。他们做人的标准是不能失败,不能犯错,永远在追求完美。因为他们深信:“如果我是最优秀的,我就会得到爱。”他们在恋爱婚姻中总是要居高临下,控制对方,家庭也会成为他们竞争的战场,而对家庭的支配权就是他们竞争的目标。他们倾向选择一个能力明显比自己差的人作配偶,这样就可以要求配偶服从自己,崇拜自己了,但不幸的是,他们于此同时不断地抱怨对方胸无大志,太笨。

猜你喜欢

亲密关系恐惧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亲密,别陷入相处误区
亲密关系不会真的无疾而终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聪明的人善于经营亲密关系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
表达恐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