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2020-07-09欧海燕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语文教学

欧海燕

一、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新高考模式,把原来的“3+综合”模式转变为“3+3”模式,即除了语、数、外三科必选,另在其余六科中任选三科作为参考科目,这样废除了文理分科的固定模式,更加深入地發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当前对于复合性人才的需求以及人才综合素养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体现着人类传统文化、履行着人类交际工具职能的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越发凸现,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改变、新教学策略的制定就尤为重要。

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观念固化影响师生的教与学

很长一段时期来,“分数至上观”左右着师生的教与学。教师看重分数,是为了提高自身教学绩效,于是在语文教学的时候往往过于注重语文教学技术,而有意淡化或抛开语文教育;学生看重分数,是想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成绩名次,于是在语文学习的时候往往过于注重语文答题技巧与规律,而忽略了个性化的认知与创新性思维,也错过了对学生在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培养。

事实上,语文教学技术和语文教育理念是不能分开的。语文教学的课堂技术问题要从一个语文教师对教育的认识中去寻找。前者是“术”,后者是“道”。技术问题永远都是枝节问题,根本上是学科教师对人性及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1]

(二)教学观念陈旧化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大多时候是以“师”为教学活动主体。当然教师的“教”,必然是听从高考这根“指挥棒”,是根据部编教材去“教”,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忽略了学生在年龄段上的特性、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在某学段上的需求、学生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人格的塑造等等。我们是以我们认为该教什么了就教什么,甚至我们利用多媒体,把课件布置得五彩缤纷,又是画面又是音乐,但只能赢得学生的瞬间眼球,丝毫激不起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所以,如果在教学活动中,忽略了学生才是“主体”这个概念,再精彩的教学也是失败的教学。

三、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第一  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修,落实“核心素养”基本理念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准确把握高考所处时代的历史使命和现实需求,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准确定位高考的核心功能,深入推进高考改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考试公平与教育质量的需要,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精神时空,努力整合资源,给学生不同的眼界,引导学生确立精神坐标,放大自己的格局。

第二  明确学生的“教学主体”的地位,遵循语文学科规律,变重智轻德为立德树人。

“只注意技能训练,忽视对学生的人格、心灵的培养,必然导致教学劳而寡效。”[2]我们要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及成长规律,适应他们的接受能力,科学安排教育内容,合理选择教育方法。在全方位开放的条件下,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独立思考,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用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帮助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树立远大理想,修养高尚的品德情操;利用现代科技文化,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发展意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思考报国为民的方式方法。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务求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设置不同层次、不断进阶的问题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促使学生的思维层次不断深化。还注意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习题、活动等弹性化学习内容,兼顾不同学生的需求,体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层次性和成长性,为不同潜能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

第三  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方向,转变教学模式

高考改革,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国家未来20到30年的人才战略储备问题。在新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的引导下,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可以将传统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转变为“自学—辅导”式、“自主探究” 式。

传统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从心理学上讲,其体现的是一个“联系─反馈─强化”的过程,一般教学程序为“复习旧课—激发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复习”。这种模式要求老师素质高,全知全能,掌控课堂但身心疲惫;但实际上,学生紧张状态下接受知识,强记强练,尽管能在短时间接受大量信息,但不理解,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培养了奴性人格,缺乏创造力。

“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其更体现了“人本主义”,“学生主体”。一般教学程序为“老师布置—学生自学—学生讨论—老师启发—师生总结—学生练习巩固”。其要求老师反应敏捷,能把握好节奏,学生要活跃、配合,当然这种模式的效果是明显的,能激发学生兴趣,全程实践参与度高,能训练其创造力。当然我们也会遇到学生无兴趣、精神松懈的情况,如何管控好,这就考验我们老师的智慧了。

“自主探究” 式教学模式,是常用于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和课外阅读中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独立自学,培养其思考能力和行为能力,其一般教学程序是“进入情境—确定课题—判断推理—表述呈现—总结评价”。特点是民主、合作,老师宽容、尊重学生的观点理念,鼓励创新,修正偏误;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控制进程,学生通过讨论作结论。

第四  分层教学,走班实践

高中语文必然有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和课外阅读这些学习内容。比如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第五单元,是属于整本书阅读,第四单元有“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家乡文化生活”“词语积累与词语解译”等内容。这些学习内容,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兴趣爱好有一定的区分。而且从高考出题角度来看,自2017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一改往年对热点的回避态度,积极主动呼应国家总体战略和宏伟蓝图,抓热点,顾大局。从17年的“一带一路”“智能机器人”“广场舞”“高铁”“共享单车”“雾霾塔”“互联网+”“协同创新机制”“”等大量社会热点词语频频出现,到19年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从历史纵深的角度谈“青年的担当”、“师生关系”等作文命题,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高考正在为我们作出正确的政治导向,引领师生去关注家国、民族、文化、社会生活,促进师生去深度反思民族传统、中华文化、实际需要、时代要求,同时,在作文的体裁上,注重语言表达的实用性,以演讲稿、书信、观后感等形式呈现,去综合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高考题中文学作品、学术论文、媒体文段中大量鲜活的事例,也多样化地展现在考生眼前。学生必须有从世界看中国的格局,有从历史看当下的眼界,正确把握国家历史坐标、个人时代坐标,讲好中国语言,发出中国新青年应有的声音。教材的改变、考题的风向,都暗示我们,仅传授知识的时代已经结束,培养会思考、会成长、会认识自我、会实践、会心怀天下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时代到来,我们不能再“圈养”,我们要大胆“放养”!

这种分类走班学习、研讨、实践,完全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把学生的机械积累知识变成了自主探究知识,实现了从“苦学”到“乐学”的转变,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做到学用并举,将“学得”与“习得”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杨林柯,《与教育拔河·背离教育的语文教学是没有出路的》东方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M)

[2]  顾之川《中小学写作教材改革设想》《语文建设》 2014.07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语文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