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藏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2020-07-09党存红

写真地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生态观藏族

党存红

摘 要:自然是万物生灵的源泉,万物的存在须以自然的存在为前提,敬畏自然、爱护生灵是人类必然的选择,也是藏族游牧文化的价值精髓。藏民族通过游牧的生产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对自然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利用有限的生存资源活出了属于自己民族的精神追求。“衣食住行丧”为表现的藏族生活习俗尽显简约而不简单、实用而不奢华、清新而不混浊等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践行。

关键词:藏族;游牧文化;生态观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02-0282-02

藏族主要聚居在青藏高原,为了在高寒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在历史的积淀下,创造了一套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传统文化体系,其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均蕴含着浓厚的生态文明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顺应自然的生态实践观

马克思提出劳动实践必须以遵循生态规律为前提,在获取短期利益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在由“自在自然”转变为“为我自然”的实践过程中,遵守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规律,维护生态平衡。

藏民族在与特有生态环境长期彼此的适应过程中选择了“居无场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人类选择游牧生产方式并不是向自然妥协,而是理性、顺应自然的选择的结果。游牧生产方式是藏民族为了适应高寒低温、干旱少雨、日照长等气候特征和山地多、土壤贫疮的自然条件而进行的有效选择。藏族牧民为了在自身生存与生态环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为了草原永续存在给予牲畜存活足够的养料,在广袤的草原上选择了“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方式。经过历史的积淀,藏族游牧生产方式的每个细节无不蕴含着生态文化内涵。每年藏族牧民依草场情况和季节交替转场二到十多次不等,实践证明,这种转场放牧的方式,不仅是藏族游牧业经久不衰之根本,更是草原永续存在的关键所在。藏族牧民选择转场放牧这种形式保障了自然正常的新陈代谢和人与自然物质的交换。再者,藏族牧民在牲畜的管理上也体现了维护生态平衡、珍惜生态资源的理念。在牧民的有意引导下,牲畜“冬不吃夏草,夏不吃冬草”。再者,牧民们将草原“三畜”,即牦牛、绵羊、马在放牧过程中混合在一起,称为“花群”,采用这种形式是因为牲畜所采食植被不尽相同,这既为牲畜均衡采食提供条件,又满足了物种之间的交换,起到了有效保护草原生态资源的作用。

牧民们喜欢在游牧过程中进行打猎活动,在猎杀野生动物时,绝不会只顾个人享用而采取竭泽而渔的手段。牧民们就狩猎季节、区域和狩猎对象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如禁止捕杀幼小及怀有身孕的飞禽野兽,禁止在动物发情或交配期打猎等。维护生态平衡、尊重自然规律是牧民放牧狩猎的前提。正是因为牧民们顺应自然、恪守自然规律的狩猎方式,为高原物种的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2 万物有灵的生态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人虽然因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与其他生物区别开来,是人可以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地利用自然。但自然仍是万物的根源,人只是一个普通存在而已。尊重自然、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命权利是人类存在的真正价值,人类是自然的守护者、优化者。由此可知,人类因具有主观意识而显得更为活跃,因而在调节和维护生态平衡中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价值在于认识到了人是自然的产物,是以自然为生存发展的基础,人的价值脱离了自然万物将毫无意义。

藏族牧民所信仰的原始崇拜告诉他们,世上一切可感知的存在物都是由天神所创,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天神的孩子,并在天神的教化下进化与发展,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体都是天父地母创造的,天赐予我们灵魂,地赋予万物躯体。人与世间万物同父同母,他们所创造的一切生灵都有相同灵性,即“万物有灵”。藏族游牧民只有在获得自然众神允许的前提下才会适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因为藏族游牧民认为,大河、山川、生物植被等都是天神派到人间监督人们言行的使者,它们是人与天沟通的媒介,故而圣神不可侵犯。他们还认为,雪域高原上许多动物都是有灵性的,如鹿、牦牛、狐狸等。在牧民的眼里人不应该有凌驾自然万物的优越感,互相包容、平等相处才應该是人与自然的真正关系。

3 敬畏自然的生态伦理观

马克思说:“人类并非独立的存在,是自然创造的产物,要依附自然生存与发展,但不是被动地受制于自然,应主观能动地去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深入探究马克思所言,发现人类要想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自然,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

藏族牧民在尊重自然规律、敬畏自然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受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藏族牧民面对自然现象都是从神学的角度去理解,他们认为天神地仙缔造了世间万物,一切可感官的万物都以天地为根。因此,在藏族游牧社群里有“天父地母”之说。在藏族牧民的眼里,天地之间所有的存在物都是平等的兄弟姐妹,作为天父地母的长子,人类应该上敬父母,下爱弟妹,使自然达到一种完美和谐的状态。人与自然应该是共生共荣,而非对立矛盾的。在藏族民间有这样一句话,“承认万物有灵,与自然和谐永存是‘天道,敬畏自然是践行‘天道的途径”日月星辰、山川万物等一切可感知的事物都是藏族牧民敬畏和膜拜的对象。谨言慎行是藏族牧民与自然交往时所持有的态度,唯恐因自己不妥的言行而震怒了天地。就是在这样的意识观念下,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了独特的游牧生态文化。藏族牧民以敬畏自然、珍爱生灵作为日常生产生活的行为准则,并通过风俗礼法、祭拜禁忌等形式表现出来。

藏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与藏族牧民克服了马克思所说的人与自然的本体矛盾冲突不无关系,禁止虐待巧畜、虐待猎取之兽、人们不可以在河中洗浴等禁忌都是最好的体现。纵观历史,不难看出整个世界史其实质就是人类的生产实践,同时也是自然被人化的历史。如今人类面临的所有天灾无不是人们在试图打破人与自然内在统一性的过程中付出的血的代价,藏族牧民敬畏自然、爱护生命的价值追求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急需的精神财富。

4 俭约质朴的生态消费观

对生态的日益恶化,马克思提出了“合理生产,适度消费”的生态消费观,提倡合理消费、精神消费反对过度消费,物欲消费,要求人类的消费行为不要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自巧资源和人类消费之间应该存在合理的对应关系。探究藏族牧民的消费方式,我们发现“衣食住行丧”是藏族牧民仅有的消费行为,而且每个消费行为都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消费观相契合。

藏袍是高原生态环境与游牧生产方式共同作用下的智慧结晶。一件看似普通的藏袍,其用途之多令人瞠目结舌,这正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消费观“合理生产,适度消费”所构想的生活消费蓝图。

藏族牧民以肉食和奶制品为主要饮食。无论是食物加工制作方面,还是具体的消费行为,都秉承勤俭节约、枯绝私欲享受的生态消费观。仅选择那些老弱病残、过冬艰难的牲畜进行屠宰,除此之外很少宰杀消费,对野生动物亦是如此。为了减少宰杀消费,牧民们尽量食用奶制品,夏季因奶食多,牧民们就很少食肉食,只有在冬季奶食不足时才含用肉食。再者,藏族牧民在燃料使用方面也蕴含着许多生态智慧,牧民们取火主要以牛粪、马粪和羊粪为燃料。他们将牛羊马的粪便混合在一起,晒成粪饼,作为取火的燃料。

毯房是藏族牧民依据高原生态环境和游牧“逐水草而居”这一特点进行的居住选择。不同于现代都市里的房子,毡房除了支撑架有木质材料外,其余部分都是由畜产品构成,选材大大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所以说,藏族牧民选用的住宅方式是集实用、适用、俭约、环保为一体的建筑。

天葬是最能表现藏民族节俭质朴、敬畏自然的丧葬习俗。对于以草原为生存根基,以“三畜”為生产生活资料,以放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藏民族而言,天葬是最佳选择。藏族人民认为,人生前以食肉为主,猎杀了许多野生动物,作为对天父地母及万物生灵回报,当灵魂离开躯体之后应该献出自己的那副皮囊供鸟兽享用。这种丧葬习俗其内在蕴涵的朴素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理论相一致。

参考文献

[1] 吴团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J].鄂尔多斯文化,2006(4).

[2] 玛措.藏族传统的生态文化[J].地理教学,2006(3).

[3] 贾秀兰.藏族生态伦理道德思想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4).

猜你喜欢

生态观藏族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演变》《藏族少女》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生态观在时尚首饰中的设计应用研究
论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中的生态观
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学生人际交往价值取向的培养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