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生态绿化理论在公路边坡绿化施工中的应用

2020-07-09李洪志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4期

李洪志

摘 要: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和里程的快速增加,绿色、景观、生态、人文等各种建设理念不断植入和丰富建设过程,作为公路设施组成部分的公路绿化工程,在公路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养护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功用,也为不同地域公路绿化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文章主要分析了生态绿化理论在公路边坡绿化施工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绿化理论;公路边坡;绿化施工技术

1 引言

绿化防护能够有效改善公路边坡周边的生态环境,帮助解决边坡防护与环保标准之间产生的矛盾,进而解决边坡防护和绿化环境发展双重问题,一举两得。生态绿化理论能够针对性地引导公路周边绿化建设施工过程,从方向上对公路绿化施工进行纠正,避免出现失误,导致后期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不仅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酿成大祸,生命财产都受到影响。因此,促进公路边坡绿化施工建设,是当前道路绿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2 公路绿化的功能

公路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公路的服务功能,达到稳定路基、保护路面、诱导交通、保障行车安全、减轻噪音、保护环境、与自然相协调等目的。绿化工程在公路运营中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水土保持、稳固边坡、防治灾害功能

公路的建设会破坏沿线地区自然地貌,尤其是裸露的边坡长期在自然条件作用下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散落等侵蚀现象,易造成地质灾害,引发安全事故。为了保证公路的路堑、路堤等上下边坡的稳定,在设计和施工中一般会采取工程防护和生态防护结合的措施,利用护面墙、锚杆框架、挡土墙等结合种植花草树木等植物进行防护。植物的根条纵横交织而发达,可有效地增加坡体土壤的机械固着能力,提高坡体的抗冲、防蚀能力,也可以截流、阻挡雨水对坡面的直接冲击,减少地表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稳固路基、防止路基变形及坡面坍塌的作用。

2.2 视线诱导、协助休憩、防止事故功能

公路绿化主要分为中分带绿化、路侧边坡绿化、服务区绿化等。中央分隔带规划整齐的花木绿带主要起防眩作用,有助于减少交通行车事故。采用园林式绿化的服务 ( 停车) 区,为暂停休息的旅客提供了环境优美的休息场所。而大量沿公路路侧连续的植物绿带,可以标示路线线形变化,也可降低驾驶员视觉疲劳。同时柔韧性强、耐冲撞的灌木丛,也可以为失控车辆提供缓冲地带,有助于降低交通事故损伤程度。

2.3 调整景观、美化路容、调和自然环境功能

公路的建设会破坏沿线地区自然植被景观环境的平衡状态,通过综合规划、恢复公路的中分带、路侧边坡的绿化植被,可降低建设所造成的不协调性,将公路融入沿线的自然景观中,形成给人视觉享受的景致特色。同时,采用层次分明、区块划分、色彩斑斓、四季有花的植被遮掩了路旁不雅观的景物,也达到美化路容的效果。

2.4净化公路陆域范围空气功能

首先,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自动调节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使空气保持新鲜; 其次,绿色植物能吸收大量由于行车时柴、汽油燃烧后排出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废气,如同空气过滤器,对空气起到净化的作用; 再次,绿色植物对尘埃有很好的黏附作用,密集的草皮、根茎、叶片与地面紧密结合,形成植被,不易出现二次扬尘。在绿化工程中,通常选择的臭柏、桧柏、侧柏等都是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树种,通过这些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杀菌抑尘,就可以营造一个比较洁净的行车空气环境。

3 公路边坡绿化施工技术分析

3.1 绿化形式和树种的选择

对公路区域进行边坡防护的目的在于固土护坡,有效防止冲刷,还能兼顾美化周边环境的作用。边坡绿化施工主要以生态绿化理论为主要依据,在保护和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对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考量,真正体现出当地特色,还能达到四季常绿的效果。在实际选择相关植物的时候,需要兼顾生物多样性特点,结合不同科属特点,乔木、灌木等综合种植,有效营造出多种类型树种和多种结构、多种功能的全方位生态环境群落,有效增添绿叶的面积,对单位面积内生态潜力进行深挖。工作人员在选择绿化形式及植物种类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气候和土壤等条件,优先选择一些容易生长且观赏性相对更高的植被,可发挥更好地效果。

首先,在上边坡区域,应该选择草灌混合栽种的方式,采用一年生长草木与多年生长草本相结合,混合种植一些合适比例的灌木,也可选择一些小型乔木。在碎落台内可种植一些常绿树或者是花灌木,以形成一种多层次的空间立体绿化形式,发挥景观效果。

其次,在下边坡位置,可多使用喷播草种,使用一些多年生且生长势头十分健壮的草进行种植。在高填方路段的坡脚处,可选择乔灌木进行种植,在低填方的路段内可选择种植花灌木。

3.2 植物养护

绿化施工之后是植物的养护环节,需要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仔细规划,并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到位。在后期植物养护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补栽补种等措施,完善肥水管理方案,配合使用一些其他辅助性管理措施。首先,补栽补种。在边坡位置的植物已经形成固定群落之后,其内部结构中主要为草本植物,其中灌木处在次要位置。由于草本植物在早期生长的速度相对较快,且能够耐贫瘠,可在最快速度内恢复边坡的植被覆盖状况,以发挥控制水土流失等作用。但以植物学和植物群落相关理论为准,可知这种类型的群落结构在稳定性上不佳,且许多公路边坡绿化工作出现养护工作难以保证的问题,导致草本植物出现过度发育的情况,而群落内的灌木在营养上跟不上需求,导致出现大面积衰退的现象。

因此,需要相关专业人员制定合理化的管理措施,使植物群落能够走向合理化,培育出稳定性较高的边坡植物群落,这是公路绿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植物建植前期,如果环境较为恶劣,则可能存在少量植物能够稳定在边坡上,导致群落在多样性指数上极低,需要配合人工辅助力量,保证群落不会快速退化,最终增强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

3.3 肥水管理

施肥环节当中,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植物在不同发育期采用不一样的肥料进行配比,以控制草本的生长过程,帮助木本植物顺利发育,进而最终达到以木本植物为主的一种典型植物群落。因此,为了有效满足草本植物的各项营养需求,以正常位置草苗正常的生长,就需要工作人员在苗高大约8~10cm的阶段,进行第一次追肥,之后再进行春肥和冬肥,分别为3~4月和10~11月。其他情况需要根据植被实际生长情况进行另外的叶面追肥。除此之外,水分也是植物生长的重要部分。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植物对于水分的要求也不一样,因而需要人工进行喷水养护,以调控群落发展方向。在养护前期,喷灌水养护大约需要60d,而中期需要依赖自然雨水,如果天气干旱,可每月补充喷水大约2~3次,在后期养护环节中需要每月进行不少于2次的喷水养护。另外,还可根据植物的实际生长需求,使用修剪、疏枝等方式进行辅助管理,有效控制边坡地区植物群落走向目标发展方向,这其中还包含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需要在发现之后及时采取药物治疗。

4 結语

总之,公路绿化工程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各项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要根据实际的生态环境的需求,有关的工作人员要具备生态理念,将各项施工方案落实到位,为绿化工程实施的效果奠定基础,从而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保证公路边坡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常明.浅谈公路绿化施工及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05).

[2]彭小光.公路生态绿化初探[J].公路交通技术.2017(03).

[3]周丽华.公路绿化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探讨[J].绿色科技.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