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苹果锈果病的诊断与防治实用技术*

2020-07-09闫文涛胡国君冀志蕊张尊平仇贵生周宗山王雅偲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病果病树花脸

闫文涛,胡国君,岳 强,冀志蕊,张尊平,仇贵生,周宗山,王雅偲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 125100)(2 河北农业大学)

苹果锈果病俗称花脸病,是由类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在我国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并有扩展蔓延的趋势。病树果实畸形龟裂,失去商品价值。除苹果外,该类病毒还可为害海棠、沙果和梨等。

1 田间症状

锈果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上,有些品种的幼苗和枝干上也可表现症状。果实上的症状主要有3种类型,即锈果型、花脸型及混合型。

(1)锈果型。锈果型是锈果病的主要症状类型,常见于富士、国光、白龙、印度等苹果品种上。主要表现为落花后1个月左右从萼洼处开始出现淡绿色水渍状病斑,然后沿果面纵向扩展,形成与心室相对的5条斑纹。由于病斑处果皮逐渐木栓化,斑纹逐渐由黄绿色变为铁锈色,最后形成典型的锈状斑纹。果皮细胞由于木栓化而停止生长,在果实生长过程中,木栓化部分的果皮逐渐呈现龟裂状,甚至造成果实畸形。病果比健果小,果肉少汁且硬而无味,失去食用价值。

锈果型症状——锈色条纹与心室相对应

(2)花脸型。常见于祝光、倭锦、元帅、海棠、沙果、槟子等树上。果实在着色前无明显变化,着色后果面上散生许多近圆形不着色的黄绿色斑块,成熟时斑块仍不着色,最后果面呈现红色和黄绿色相间的“花脸”症状。病果着色部分凸起,不着色部分稍凹陷,致使果面略显凹凸不平。

果面“花脸”症状

(3)混合型。即锈果和花脸症状混合发生,多见于元帅、红星、新红星等品种上。病果着色前,在萼洼附近出现锈色斑块,着色后在未发生锈斑的地方或锈斑周围产生不着色的斑块而呈“花脸”状。

2 病原菌

苹果锈果病的病原为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

3 发病规律

锈果病是一种系统性的类病毒病害,病树全株带毒、终生受害,全树果实发病。在果园内主要通过嫁接(无论接穗带毒还是砧木带毒均可传病)和病根接触传播,也有可能通过修剪工具接触传播。病树种子、花粉均不传染,嫁接后潜育期为3~27个月。梨树也是该病的寄主,但不表现明显症状,却可通过根接触传染苹果。主要通过带病苗木的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

4 防治措施

目前还没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应立足于预防。培育和利用无病苗木或接穗,禁止在病树上选取接穗及病树上扩繁新品种,是防止该病发生与蔓延的根本措施。

新建果园栽植无病毒苗木是彻底避免发病的有效措施,此外建立新苹果园时应远离梨园150米以上,避免与梨树混栽;严格选用无病毒接穗和砧木,培育无病毒苗木,用种子繁殖可基本保证砧木无病毒;嫁接时应选择多年无病毒的树为取接穗的母树;不用修剪过病树的剪、锯修剪健树;用青霉素连年输液或病毒特500倍液灌根和喷施,可降低病果率;初夏时对病树主枝进行半环剥,在环剥处包上蘸过0.015%~0.03%土霉素、四环素或链霉素的脱脂棉,外用塑料薄膜包裹。果实膨大期用代森锌500倍液或硼砂200倍液喷于果面,7月上中旬起每周喷1次,共喷3次,对该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病果病树花脸
‘翠香’猕猴桃黑头病常温贮藏期间生理特性研究
花灯和花脸
本是同根生
绝望与觉悟的隐喻
病树前头万木春
柑桔衰退病对脐橙生长和结果情况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橘殇
有猫如弟
核桃炭疽病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
花脸一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