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林产品贸易发展研究

2020-07-09罗志斌

武夷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林产品一带林业

罗志斌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福建 武夷山 353000)

2013年,习近平主席第1次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随后,在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强调了要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至此,“一带一路”迅速成为我国新时代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切入点和落脚点,也给中国林产品贸易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1-2]。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体系中,林产品贸易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经济全球化加深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在林产品贸易合作和交流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之间显示出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3-5]。基于此,本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林产品贸易的现状及特点进行深入分析,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具有十重要的意义。

1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林产品贸易发展特征及现状

1.1 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林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如表1。2018年林产品贸易额达到了1 653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了10.7%,其中出口816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了10.1%,进口837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了11.4%。从近10年的趋势上看,2009—2018年中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年均出口增长率达到7%,进口增长年均达10%,进出口总体保持平衡。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林业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林产品贸易额达到了529亿美元,占我国林产品贸易总额的32%,进口和出口都取得了较快的增长,如表2。中国已成全球林产品贸易大国,林产品贸易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表1 2009—2018年中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Tab.1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of forest products in 2009—2018

表2 2018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林产品贸易Tab.2 Forest products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countries along One Belt and One Road in 2018

1.2 货物贸易和加工贸易比例较大

从2018年我国林产品贸易的商品结构看,传统林产品的进口方面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主要由纸制品、原木和木浆等构成,如表3。2018年,原木进口量达到了5.968×107m3,金额达109亿美元;锯材进口量达到了3.673×107m3,金额达101亿美元;木浆进口量达2.479×107t,金额达197亿美元;纸、纸板及纸制品进口量达6.400×106t,金额达62亿美元。林产品出口方面也开始稳步提升,其中木竹家具、人造板等具有传统优势的产品出口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如表4。2018年,木制品出口额达69亿美元;木家具出口达3.9亿件,金额达229亿美元;胶合板出口1.133×107m3,金额达55.5亿美元;纸、纸板及纸制品出口量达9.410×106t,金额191亿美元。

表3 2018年中国林产品进口Tab.3 China's forest products imports in 2018

表4 2018年中国林产品出口Tab.4 China's forest products exports in 2018

1.3 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

2018年我国林业总产值达到76 272亿元,较2017年增长了7%,如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三产业产值16 696亿元,在三个产业中产值最低,增长最快,比重最低,只有21.89%,林业服务贸易所占的比例则更低。目前关于林业服务贸易的研究相对缺乏,人们对林业服务贸易重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认识不足。可以预见,随着各个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未来林业服务贸易的发展将更加广阔。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中国林产品贸易,特别是林业服务贸易将得到全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表5 2018年我国林业三次产业Tab.5 China's three forestry industries in 2018

2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林产品贸易发展机遇

2.1 林产品贸易得到进一步的转型

要想提高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发展水平,就必须加快林产品的贸易转型,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从林产品加工贸易向林产品服务贸易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企业可借助“一带一路”,紧紧抓住沿线国家对我国林业信息、林业设计等服务的迫切需求,充分利用沿线国家林业产业发展滞后,森林资源禀赋丰富的特点,加大“走出去”的投资步伐,带动林业机械设备的出口。因此,“一带一路”战略最终会促使中国林产品由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同时,中国林业产业也会由低端的价值链向全球高端价值链转移。

2.2 林产品市场得到有效的拓展

“一带一路”迅速扩大了我国林产品贸易市场规模。一是进口方面。迅速拓宽了中国林产品进口渠道。近几年来,世界各国日益重视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因此,非法伐木产生的林产品贸易迅速减少,这就为中国拓宽林产品的进口渠道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俄罗斯、罗马尼亚、泰国、缅甸、土库曼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十分丰富林业资源,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林产品出口贸易将会愈加频繁和便利。二是出口方面,“一带一路”涉及60几个国家,人口众多,中国林产品贸易市场得到迅速的扩大,中国目前已经与包括俄罗斯、老挝、柬埔寨、新加坡、土库曼斯坦、罗马尼亚等沿线国家签署了森林保护方面的备忘录及合作协议,这为中国林产品“走出去”提供了前提保障,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仅仅依靠美、日等国进行贸易的局面,提升林产品贸易的出口水平。

3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林产品贸易面临的问题

3.1 出口贸易存在恶性竞争

一是知识产权保护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一些已形成较大规模的林产品企业的知识产权经常遭到许多中小企业的侵害,从而导致许多企业不敢也不愿意继续投入资金进行进一步的品牌打造和技术创新。二是行业的整合度有待进一步的提升。中国林产品加工贸易企业大部分属于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行业整合能力较低,各自为政,有些企业为了获得国际订单,不遵守行业规范,经常压低价格,扰乱了林产品行业秩序,规模效应难以形成。

3.2 出口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当前,中国林产品企业普遍变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主要还是聚集在林产品价值链的中低端位置上,主要的竞争优势还是依靠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较为强大的产品制造生产能力上,少数发达国家一直占据着全球林业产业价值链高端市场,目前中国林产品贸易企业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高端市场上难有作为。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中国有超过20%的地板企业陷入困境,近3/4的木材初加工企业停产。2018年以来爆发的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的林产品贸易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不确定性。因此,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林产品国际贸易市场中生存下来,并进军高端市场,我国企业势必要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否则将失去机会。

3.3 林产品服务贸易外部市场环境不佳

当前,在林产品国际贸易中,绝大多数企业投入服务贸易的资金较少,它们更加看重的依然是林产品货物的市场份额和贸易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南亚、东南亚等国家,林产品贸易主要还是依靠原材料加工和森林采伐,虽然中国林产品企业具有技术和资金的优势,但是由于各个国家拥有不同的风俗、文化、法律、政治、经济制度等,造成林产品服务贸易开展困难重重。2015年发生在缅甸、印尼等国的中国伐木工人抓捕事件就为中缅、中印林产品贸易合作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在加上中国企业长期以生产加工见长,大多数企业基本没有技术服务人员,更加缺少具有“一带一路”国际视野的对外交流人才,诸多原因造成中国企业“走出去”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3.4 林产品跨境电商发展面临挑战

林产品因为具有运输成本高、生产地域性强、缺乏既定标准的特点,使得林产品贸易变得更为困难,电子商务降低了产品的交易成本,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林产品电子商务必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使得“一带一路”沿线成为我国林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的全新蓝海。但是沿线的65个国家中,发展中国家有53个,发达国家有12个,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而且还涉及到多个民族、宗教,大大增加了电子商务尤其是中小跨境电商企业进入市场的难度,使得我国林产品跨境电商发展面临新难题、新挑战。

4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林产品贸易发展对策

4.1 优化和调整林产品贸易的产业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林产品贸易产品主要是以初级加工为主。随着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高消耗、低附加值的贸易模式将难以生存。中国林产品贸易要想进一步发展,政府就必须引导和鼓励林产品出口企业由低附加值、高消耗、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林产品出口向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林产品出口转变,积极引导和鼓励林产品出口企业由增加林产品货物贸易比重向增加林产品服务贸易比重转变,抓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端的林业产业项目,主动靠拢林产品服务贸易,最终实现我国林产品贸易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

4.2 构建“一带一路”林产品贸易伙伴关系

中国林产品贸易企业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丰富的森林资源,积极巩固原有的贸易伙伴,开发新的贸易伙伴,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由于沿线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制度上各不相同,这就需要中国走出去的林产品企业在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用工、投资、生产、合作等方面严格执行当地的制度,最终构建良好的“一带一路”林产品贸易伙伴关系。

4.3 加强林产品贸易企业技术创新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实现中国林产品贸易产业转型的关键。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深度合作,学习先进的林业管理经验和方法,加大林产品技术发达国家先进林业生产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力度,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生产流程、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创新创造,提升中国企业全球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管理水平和国际视野的中国林产品贸易企业,重塑中国林产品贸易企业的新形象。

4.4 加强“一带一路”林产品贸易人才队伍建设

当今世界贸易的竞争,人才是第一要素,林产品贸易也如此,要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当前中国大多数林产品贸易企业偏小,产品设计师等专业人才偏少,产品基本靠模仿,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与科研院所、高校紧密合作,加大人才培养资金的投入力度,培养一批即掌握专业技术技能,又通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文化、政治、法律等复合型的林产品贸易人才。同时,也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地人才的引进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中国林产品贸易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4.5 加强林产品跨境电商合作机制建设

一是加强双边合作。随着全球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应该根据各个国家国情及经济发展特点,逐步推动双边合作。如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奥地利、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巴拿马等国签订了双边电子商务合作谅解备忘录。中俄之间强调通过电子商务促进优质特色林产品的跨境贸易,中奥之间强调通过电子商务促进优质林产品货物及服务的进出口贸易,中巴之间则强调通过电子商务提升林产品物流和服务水平。二是加强区域合作,努力推动多边合作取得新成效。如2018年举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部长会议,就“16+1合作”框架下中东欧国家和中国在贸易、电子商务、企业合作等重点议题达成共识,促成更多经贸合作成果。

5 结论

“一带一路”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将会给中国和沿线国家以及世界经济带来全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企业要抓住此次机遇,实现林产品贸易转型升级,实现低附加值的货物贸易向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转变。转型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就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合作交流、鼓励技术创新、培养人才队伍、加快电商发展,最终实现林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林产品一带林业
◎Paper Excellence 收购Resolute 林产品公司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林产品供应链研究综述*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land produces
我国首部地方性林产品名录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