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的学习是积累

2020-07-09

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 2020年4期
关键词:复习资料古文文言

学霸档案

王欣辰

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现就读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座右铭:读一书,增一智

语文是一门很零散的学科,与数学、物理成体系的公式和定理相比,它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也不是靠刷题就一定能获得提升的科目。反之,语文在短期内难以获得质的提升,它所需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不断积累。

以前总觉得考试内容和课本学习没有太大联系,学课文是学课文,至于准备考试则是另一回事。后来渐渐觉得这样越发吃力,因为没有一本复习资料足够全面。比如一个词的本义,参考书上罗列出来的,通常只有两三个,而在不同语境下其词性和词义都会有各种灵活的转变,它们潜藏在课本中的一篇篇古文中。所以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学每一篇文言文时就进行整理,把当中涉及的文言常识和文言现象,比如词类活用、倒装句式等记录下来。久而久之,积累得越多,遇到一篇完全没见过的古文时阅读理解也越轻松。

然而,是否积累的目的就是“见多识广”?非也。若只是做机械的抄写,无疑是做了无用功。在积累的时候要做到“求同存异”,遇到类似的知识就可以直接跳过,而遇到之前不了解的,在记录下来的同时还要分析不同的原因,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积累在写作中同样重要,或者说更加重要。我并非“语文天才”,既不是那种出口成章的类型,也不是那种辞藻华丽的类型。语文的写作多来源于阅读中的积累。我们在繁忙的学业中鲜有时间去感受生活、体悟人生,但是仍能抽出一点时间来阅读。无论是长篇经典,还是简短的时评,当中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在摘抄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体会他们文字中蕴含的哲理,这既是对写作也是对人生的思考和启发;也可以分析他们说理的逻辑,究竟是什么样的方法使得他们的文章严丝合缝?我们还可以模仿他们的遣词造句,以修饰自己的文章。所谓摘抄,是源于他人文章而又高于他人文章,内化为自己的思想的东西。

愿你我用积累的方法堆起一座语文的高山。

猜你喜欢

复习资料古文文言
搬家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文言短文阅读训练三则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学霸神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