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2020-07-09蒋芸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2期
关键词:产儿规范化胎儿

蒋芸

(宋庆龄爱心医院妇产科,安徽 合肥)

0 引言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妊娠后首次发生的糖尿病,又称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儿的健康和安全都造成较大影响。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容易出现孕早期自然流产、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泌尿系感染、羊水过多、巨大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胎儿的发育影响,易发生胎儿畸形、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等情况,降低母儿安全;对新生儿的影响,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临床对常规化治疗和规范化治疗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规范化治疗效果要好于常规治疗,既大大降低了患者和胎儿的不安全指数,又较好的控制了患者的血糖情况,促进了围产儿的结局正常性,详见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本次科学调查分析,按挂号先后顺序均分为二个组,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研究组推荐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满足空腹血糖水平大于5.1mmol/L,餐后1小时血糖水平大于10.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大于8.5mmol/L,其中一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排除患者有合并心、肺等功能不全、精神类疾病、内分泌紊乱、双胎妊娠等情况。参照组平均(28.85±6.62)岁;平均孕周 为(37.91±1.35)周;平 均 身 高 为(161.38±3.57)cm; 平均体重为(68.19±3.82)kg;包括初产妇21例,经产妇14例。观察组平均(28.71±6.25)岁;平均孕周为(37.87±1.24)周;平均身高为(162.09±3.48)cm;平均体重为(66.27±3.54)kg;包括初产妇29例,经产妇6例。两组基线资料(P>0.05),符合比较条件。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用常规化治疗,主要为:对患者起居饮食、锻炼等进行全面指导,少食多餐、每天餐后适当慢走不能低于1小时、做好着衣保暖、皮肤保护、个人卫生等,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情况,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知识等。

1.2.2 观察组

用规范化治疗,主要为:①为患者制定饮食方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控制患者饮食,在饮食中调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比例,做到热能要量化,搭配合理化,饮食均衡化,在保障孕妇和胎儿的生理需求情况下,可以根据每位患者的总热量摄入计算脂肪、蛋白质等相关比例,如蛋白质比例可以控制在15%-20%,脂肪20-30%,多糖50-60%。按照少食多餐,定时定量的原则,并适当补充叶酸和维生素等;②为患者提供运动治疗方案,让患者在餐后30分钟后做中等强度运动20-30分钟,保障心率在100-120次/分钟,禁止剧烈运动,如果出现先兆流产,先兆早产等情况要避免运动;③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方案,根据患者血糖水平给予适量胰岛素治疗,从小剂量开始,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渐调整剂量,直到血糖被控制在正常范围内;④严密监测患者孕期情况,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肾功能等定期监测,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同时利用B超排查胎儿畸形、发育不良等情况,对胎儿加强监护,孕32周后每周NST监测;⑤监测患者产程时血糖,在产程中停止胰岛素皮下注射,每两小时监测一次患者血糖、尿酮体水平,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静脉胰岛素用量,控制患者血糖在4.4-6.7mmol/L之间,对新生儿进行监测,按照高危儿管理新生儿,在其出生30分钟内行末梢血糖检测,并予以10%葡萄糖溶液(10-20mL)喂养,并尽早开奶,预防新生儿低血糖,低血钙发生,在其出生24小时内监测血糖水平,并每天对新生儿的胆红素进行经皮检测,监测其黄疸指数等,如有异常尽早干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血糖水平、妊娠结局、围产儿结局。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详细记录数据并比较分析;统计好羊水过多、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等妊娠结局例数,生成发生率;对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围产儿结局进行例数统计,并生成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集数据处理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s)、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当(P<0.05)时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血糖水平

治疗后,参照组的血糖水平显著差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血糖水平对比

表1 两组的血糖水平对比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观察组 35 4.81±1.15 6.21±1.23 5.22±1.33参照组 35 6.42±1.24 7.54±1.61 6.48±1.35/ 5.632 3.884 3.933 P / 0.000 0.000 0.000

2.2 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

治疗后,参照组的妊娠结局显著差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的妊娠结局对比[n(%)]

2.3 比较两组的围产儿结局

治疗后,参照组的围产儿结局显著差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的围产儿结局对比[n(%)]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对患者和胎儿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增加了胎儿畸形概率,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机体代谢率降低,增加其他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胎儿和患者的机体健康度。如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就会受到一定影响,患者需要依靠外力控制血糖,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程度,而且患者还要担心胎儿的健康情况,情绪难免出现波动,降低了患者和胎儿的安全指数[1]。

临床针对常规化治疗和规范化治疗展开了分析,发现常规化治疗主要依靠饮食、锻炼等指导,为患者提供了常规治疗内容,患者在治疗后血糖、妊娠结局、围产儿结局等依然存在着不良情况,让患者和新生儿面临着多种并发症,降低了患者和新生儿的生活质量,也增加了后续治疗的复杂性。新生儿母乳喂养等,就需要对患者用药进行斟酌[2]。

在使用规范化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水平等保持在正常的范围中,避免了血糖波动对患者和胎儿的影响,也缓解了患者在产程中的压力,避免了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提高了生产的顺利性,也较好的保障了新生儿的健康。规范化治疗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了一系列治疗方案,将饮食、运动、用药、监测等涵盖其中,为患者和胎儿健康提供规范化保障,降低了患者和胎儿的安全隐患[3]。

规范化治疗利用胰岛素注射缓解了患者血糖过高的情况,帮助患者补充了天然胰岛素,维持了机体代谢,提高了血糖控制效果,让患者免受血糖困扰,提高了胎儿在患者体内的健康度。降低了因为母体血糖高出现巨大儿等概率。也降低了胎儿出生后出现的机体不适,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能有效规避,提高了新生儿产后接受母乳喂养的概率[4]。

规范化治疗让患者的机体更健康,提高了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等血糖正常性,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方法有效配合,提高了治疗效果。患者和胎儿的健康在规范化治疗中得到了较好的保障,有效避免各种并发症对患者和胎儿的影响,保障了生育质量。规范化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扩大了治疗思路,为每位患者制定了符合患者病情的个体化方案,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约束了患者的饮食习惯、改善锻炼习惯等,降低了流产、早产发生概率,增加了新生儿健康数量[5]。

规范化治疗为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作出了较大贡献,主要体现在提高了患者和新生儿的出院率,降低了新生儿出生后继续接受治疗等概率,减少母儿并发症,降低了围产儿死亡率。规范化治疗保障了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效果,让更多患者在治疗后都出现了较好的妊娠结局,降低了产后感染、产后出血等风险,保障了母乳喂养[6]。规范化治疗加强了新生儿监测力度,提高了新生儿产后治疗的及时性,更好的提高了新生儿的健康值,让新生儿和患者在产后都能健康生活,促进了患者血糖水平的恢复效果,避免了患者血糖反复的概率[7]。经过本次对比分析得出,治疗后,参照组的血糖水平显著差于观察组;参照组的妊娠结局显著差于观察组;参照组的围产儿结局显著差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规范化治疗维持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正常范围,保障了胎儿、新生儿正常发育。综上所述,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较好的控制了患者的血糖水平、保障了较好的妊娠结局、围产儿结局,值得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使用。

猜你喜欢

产儿规范化胎儿
2017-2021年河池市金城江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胎儿三维超声科普知识
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胎儿的性别你别猜——这四种胎儿性别鉴定方法不可靠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基于二孩政策的活产儿出生顺序与早产及低出生体质量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