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

2020-07-08秦彦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8期
关键词:出血量结节神经

秦彦超

(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 太原)

0 引言

甲状腺结节为临床常见病症,为甲状腺内的肿块,可由多种病因所引起。治疗此类疾病时,手术为常用手段,常见的手术类型有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等[1]。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安全性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合理选择手术方法为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本研究主要分析探讨了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效果以及安全性,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入选患者均于该时间范围内在本院接受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共入选患者80 例,分组如下:(1)研究组(甲状腺腺叶切除术)40 例中,男性和女性人数之比为15:25,最大年龄74 岁,最小年龄25 岁,均值为(45.9±3.3)岁;病程最长的为2 年,最短的为0.9 年,均值为(1.2±0.2)年;有单发结节,也有多发结节,患者人数分别为28 例、12 例。(2)对照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40 例中,男性和女性人数之比为17:23,最大年龄75 岁,最小年龄24 岁,均值为(46.6±3.7)岁;病程最长的为2 年,最短的为0.8 年,均值为(1.3±0.3)年;其中单发结节共有27 例,多发结节共有13 例。两组的各项一般资料均衡可比,且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对手术方式知情同意,并签署书面的同意书,同时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有较好的配合度和依从性。医院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批准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手术麻醉方法为全麻,患者头过伸仰卧在手术床上,对手术部位常规消毒后,在胸骨上切迹上方做弧形切口,依次将皮下组织、颈阔肌切开,在颈阔肌深层剥离皮瓣,正中切开白线,向深面达甲状腺峡部表面。向两侧将胸骨的舌骨肌与甲状肌牵拉开来,使甲状腺充分暴露,然后按常规方法切除结节组织,注意保护好喉返神经,避免损伤,同时保留甲状旁腺[2]。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接受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方法如下:同对照组相同方法暴露甲状腺腺体后,向下牵拉腺体,使甲状腺上极充分显露出来,断扎甲状腺上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从外向内将甲状腺翻起,沿甲状腺包膜进行分离,双极电凝处理小血管及甲状腺中静脉,注意以上操作动作轻柔,防止发生静脉撕裂[3,4]。在甲状腺下动脉附近寻找喉返神经,明确其确切的位置,然后对甲状腺下动脉进行断扎处理,使喉返神经与甲状腺相互分离,在喉返神经入喉附近切断Berry 韧带,注意保护好喉返神经[5-7]。当喉返神经入喉处暴露后,可在气管前将甲状腺峡部和气管分开,在对侧腺叶和峡部之间切断。将甲状腺腺叶和峡部组织切除,缝合切口,生理盐水冲洗。

1.3 观察指标

(1)比较分析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2)比较分析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整理好各项结果数据之后,均使用SPSS18.0 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数据中的时间、出血量指标(计量资料)均采取(±s)的形式表示,检验方式实施t 检验,不良反应指标(计数资料)则采取(%)的形式表示,开展χ2检验,当检验结果显示P<0.05 时,代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两组以上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住院时间(d)研究组 40 77.1±12.6 117.9±13.8 3.1±0.3 6.1±1.0对照组 40 120.4±15.1 154.4±16.2 4.2±0.6 7.5±1.2 t 12.587 10.896 5.273 4.112 P<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下床活动时间(h)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更低,两组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有较高的临床发生率,很多甲状腺结节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是具体应当选用哪种手术方式,目前尚存在一定的争议[8]。常用的甲状腺结节手术形式有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等。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容易导致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受损等,因此在选择术式时需要考虑到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另外,对于甲状腺癌患者,相比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能够更彻底的清除恶性腺体,避免复发[9,10]。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患者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手术,且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更早下床活动,住院时间也更短,这些都比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更优。并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也更少,说明该术式的安全性更高。本研究证实,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来说,采取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可以收到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术后可以更快康复,并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临床价值较好。

猜你喜欢

出血量结节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神经”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