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华网研发的Star机器人如何融入新闻生产

2020-07-08曹滢刘胜男郭思苇

中国记者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华网传感人工智能

□ 曹滢 刘胜男 郭思苇

内容提要 在国内外媒体竞相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时代背景下,新华网自主研发的生物传感智能技术在报道实践中应用落地,为提升新闻报道的广度、深度、精准度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视角,也为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课题即新闻生产新系统建设积累了经验。

传感器新闻是近年来媒体新业态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类别。从人们耳熟能详的谷歌眼镜、无人机、GPS,到行业新闻里用到的水质检测传感器、音频传感器等,运用物理、生理等各类传感器技术获取的数据,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信息宝库,等待新闻从业者去探究开发。

新华网自主研发的生物传感智能技术基于生理数据与人类情绪之间的关系,通过算法分析发现人的感受和观点。这一技术在报道实践中应用落地,为提升新闻报道的广度、深度、精准度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视角,也为新闻生产新系统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一、机器人Star显身手,它比你“更懂你”

利用传感器技术获取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生理数据,根据内置算法,由原始数据转换获得用户连续的心理状态,通过相应的机器人写作和人机协同生成报道。这是新华网生物传感智能机器人Star的工作原理。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做政府工作报告时,30位社会各界人士受邀来到新华网影视传感评测实验室同步观看。每位观众的手上佩戴了一块特殊“手表”,这是Star机器人的传感器部分,负责实时采集评测者的生理数值。数据回传后,经过特定算法分析,Star机器人描绘出观众在听报告的100多分钟时间里的“情绪曲线”。这条曲线直观地反映出观众的兴奋点和情绪波峰,通过比对可以看出政府工作报告里更受观众关注的话题和关键词。新华网由此推出了首条视频化的生物传感新闻《更懂你》,这是情感交互技术在时政新闻领域的首次运用。

Star机器人几经优化,不断迭代升级。2019年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隆重举行。在天安门广场上进行实况报道的新华网前方记者们带上了那块特殊“手表”,记录下他们的情绪变化。在新华媒体创意工场,数十位受邀观众同步观看电视直播,他们的心绪同样被“手表”捕捉下来,绘制成“情绪曲线图”。通过算法分析,记者与观众心情激荡的多个交汇时刻被提取出来。新华网由此制作推出了融媒态的生物传感新闻《是什么让他们心潮澎湃》,用新颖独特的视角表现出观礼者的真情实感,引发网民热切关注,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再添异彩。

这两次报道是新华网将生物传感智能技术运用于新闻内容生产的成功案例。生物传感技术为采编人员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实现传统新闻采访中难以企及的深度数据挖掘和主观情感分析,获取了更多方位信源,提高了内容深度和质量;技术研发团队与采编队伍的密切协作,探索了技术研发与内容创意的组织机制。

二、人机协作:“再造新闻生产流程”的关键点

毫无疑问,“人机协作”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人,人工智能技术是服务于新闻信息策、采、编、发的工具,不能完全代替人。那么在人工智能应用于媒体实践的进程中,机器与人如何配合,智能技术如何参与到内容生产流程中,实际应用效果怎样,这是需要在实践应用中反复摸索探讨的。

两次研究在方法上均设定了一定数量的样本,在受测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以特定算法采集个体数据,将数据中与任务需求相关的特征提取出来,将这些特征分类,进行情绪识别,多种方式相结合,交叉印证和判断,从而生成结论。与2018年两会报道中的Star机器人相比,用于2019年国庆阅兵报道的新一代机器人在数据采集精度、数据平滑和去噪等技术上做了优化处理,同时也在传感器设备上做了迭代更新,使算法分析出来的处理结果更加精确和高效。

复盘两次报道全流程,我们发现,在内容生产过程中,Star机器人所扮演的角色是“数据挖掘采集——观点分析提炼——机器人写作”。也就是说Star机器人通过硬件获得人体的生理数据,通过算法分析、对比得出人的观点态度,这使得新闻生产从传统的基于经验观察判断而升级至基于数据计算分析来描述主观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信源。但新闻产品的主题立意、导向把关,以及如何谋篇布局、如何把故事讲好,这些关键决策仍是交给采编人员来完成,以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新闻要求。从这一阶段的实践来说,媒体的专业角色并未被削弱,反而因为信源的扩展而更添“利器”。

□ 2019年10月新华网在《是什么让他们心潮澎湃》中所用的新一代传感器。

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如何科学合理地研发、运用智能化技术,开发适应内容生产需求的新场景、新模式,始终是媒体智能化转型的一大痛点。将人机协同的考量因素纳入到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新闻生产新系统的建设蓝图中,方能实现彻底的智能化转型。

从生物传感新闻应用实践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媒体融合发展与智能化创新,要更深入地探索技术研发与新闻生产各环节、各要素之间的整合,技术团队与采编团队的配合,以技术创新带动内容创新,扩展内容深度和受众群体,再造新闻生产流程。

通过报道“实战”,让我们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有了切实体验,反过来,也为传媒领域的智能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新需求、打开了新思路。

三、智能技术参与深度报道,传感器新闻大有可为

全球新闻传播领域呈现出智能化发展趋势,国内外媒体对人工智能的探索和运用如火如荼。人工智能技术在视频分析、图像识别、语言翻译、语音合成、虚拟客服等多环节、多场景展开了实际应用,展示出广阔的想象空间。

传感器,本是属于电子元器件中的敏感元件。新闻从业人员运用传感器搜集数据信息,进行新闻写作,令传感器运用进入到新闻传播领域。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理论来看,传感器作为一门技术,前所未有地扩大了人对外界的感知阈值,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能力。

新华网2015年启动自主研发的Star机器人,是中国传媒业诞生的第一代生物传感智能机器人,它也是世界上首次用生物传感器采集生理信号并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领域进行的应用实践。它突破了智能技术在传媒业里开展的简化手工劳动、内容聚合、推荐分发等“明星应用”,进入了主观性更高、复杂性更深的情感意识领域,初步探究了智能技术参与人物报道、现象解读、政策评述等深度报道的可能性,这正是最令媒体人期待的人工智能与媒体深度融合的前景之一。

当人工智能全面介入媒体信息采集、内容生产环节,辅助新闻工作者延伸了“脚力”、提升了“眼力”、增强了“脑力”、创新了“笔力”。无论是从新闻产品本身具有的创意创新价值,还是从产生的实际传播效果而言,这样的实践无疑对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升有积极意义。

得益于创新发展的战略引导,新华网在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落地方面不断向新的蓝海进发。当记者可以通过Star机器人采集到主观情感的数据,那么编辑同样可以根据Star所采集到的用户体验数据,优化和修正新闻报道的样式、风格、形态,对传播效果进行精准预测。

新华网生物传感智能技术研发团队近期推出了全新的视频智能评测系统,对内容进行分析评价,为编辑记者确定编辑、制作、推广策略提供客观辅助参考。这套系统旨在更准确地研判大众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情绪反应和舆论走向,推出更贴近用户心境的新闻产品。智能技术就这样从分发推荐这样的采编流程终端,不断向上延溯,深入到内容创意、采集创作的上游环节。

猜你喜欢

新华网传感人工智能
《传感技术学报》期刊征订
新型无酶便携式传感平台 两秒内测出果蔬农药残留
2019:人工智能
IPv6与ZigBee无线传感网互联网关的研究
人工智能与就业
中自协、新华网、行者,共同发布骑行大数据报告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新华网:杭州未来5年推3000个“机器换人”项目
某型Fabry-Perot光纤应变计的传感特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