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17护”微课在新入职护士专业理论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2020-07-07熊成霞王聪吴娅田艳樊丹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13期
关键词:参与率新入护士

熊成霞 王聪 吴娅 田艳 樊丹

(贵州省德江县人民医院,贵州 德江 565200)

新入职护士是指院校毕业后新进入护理岗位的护士。护士工作所需知识10%来自于学校的学习,90%依靠继续教育[1]。继续教育是护理学科发展、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2]。有研究[3]显示,新入职护士工作经验缺乏,存在对护理风险认知不足,对操作流程不熟练的现象,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推进和医院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新入职护士进入医疗机构工作,因此,加大对新入职护士培训力度,显得尤为重要。护理是实践性强、责任重、风险高的职业,每年大量的新入职护士输入临床一线,给各医院带来了较大的培训压力和患者安全压力。培养出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合格护士,是护理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4]。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围绕某个知识点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5]。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基层医院使用“317护”平台对护士进行培训,但利用“317护”结合微课培训较少。为促进新入职护士快速成长,提高护理服务能力,满足临床需要,我院利用“317护”平台制作微课对新入职护士进行专业理论培训,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注册的临床执业护士。(2)在本院工作2年以内的护士。(3)自愿并能完成调查问卷。排除标准:(1)不在临床护理岗位的新入职护士。(2)休假达3个月以上的新入职护士。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的118名新入职护士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7月-2018年12月的103名新入职护士设为观察组。两组护士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一般资料比较 n(%)

注:*为t值。

1.2方法 护理部根据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2016年试行)要求对两组新入职护士均进行为期2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分配到各临床护理岗位,并半年轮岗1次,两组专业理论培训均按培训大纲要求计划完成。

1.2.1对照组 按照传统的面对面PPT授课培训,提前1 d在QQ群和微信群通知培训对象,采取现场签到、课后测试方式,护理部每季度集中进行理论闭卷笔试,内容为本季度专业理论培训内容。

1.2.2观察组

1.2.2.1“317护”微课制作 全院管理员注册开通《中国护理管理杂志》参与研发的“317护”网络平台,将护士信息录入,信息包含护士的姓名、所在科室、层级、职称、职务、手机号码等。护士在手机上下载APP,输入本人手机号码及信息申请注册,由全院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获得护士个人账号并设置各科室护士长为科室管理员。下载视频录制器,录制PPT教学视频,将视频和测试题通过“317护”网络平台“培训课程”窗口上传,根据课件内容和知识点插入课堂测试题和课后测试题。

1.2.2.2培训方法 观察组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入“317护”微课,同样按大纲计划进行培训,由教学管理员在QQ群和微信群提前1天通知培训对象,参加培训的护士在指定的时间内选择时间完成培训和随堂测试。在培训过程中,护士测试时答题错误,将会重新作答,直至回答正确后才能继续听课,如果在5 min内没有回答或一直回答错误,视频会自动跳转到上一个答题节点,重新学习该段视频。护士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选择留言,管理员在后台进行回复。护理部对观察组每季度集中进行理论闭卷考试,内容同为本季度培训内容。

1.2.2.3培训管理 管理员可通过网络后台查看学习人数、学习进度、测试情况等。考试过程中,只要护士提交了答案,系统能自动统计出考试结果,包括参加考试的时间、考试用时、考试成绩及合格率。

1.3评价指标

1.3.1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培训参与率 对照组每次通过现场签名统计参加培训人数,观察组由管理员通过“317护”在后台查看每次参加培训人数,统计两组每次培训参与率。

1.3.2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对培训方式及教学质量的评价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培训问卷调查表,该表中的条目建立是参考国内文献[4-5]和专家咨询,通过预调查后讨论并修订完成。(1)培训方式:新护士对培训方式的评价分为非常认可、认可、一般及不认可,其中满意=非常认可+认可;不满意=一般+不认可。(2)教学质量:新护士对教学质量评价分为很好、好、一般及差,其中优=很好+好;劣=一般+差。

1.3.3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两组课后测试及每季度的理论考试成绩评价。试题由授课人及护理教研室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编制。考试内容均为培训知识点,每季度理论考试共有80道单选和10道多选题,总分为100分,≥80分为合格。

2 结果

2.1两组新入职护士参与理论培训情况 见表2。

表2 两组新入职护士参与理论培训情况 n(%)

注:χ2=19.42,P<0.001。

2.2两组新入职护士对培训方式及教学质量的评价 见表3 。

表3 两组新入职护士对培训方式及教学质量的评价 n(%)

2.3两组新入职护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新入职护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n(%)

注:*为t值。

3 讨论

3.1“317护”微课可提高新入职护士对培训的参与率 由表2可知,观察组培训参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传统的面对面授课培训过程中,应参加培训的护士有值班、下夜班、轮休等工作原因不能按时参加培训,加之二孩政策开放,休产假或保胎护士较多等诸多个人和家庭因素均影响参与现场培训,导致护士培训参与率不高。有调查[6]显示,62.4%的护士没有精力和时间是影响在职护士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42.6%护士认为难获得学习信息。将“317护”平台应用到护士分层次培训中,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依从性及培训率,护士可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入“317护”平台在指定的时限内选择时间完成培训,不受空间限制,提高了护士对培训参与率。

3.2“317护”微课能提高新入职护士对理论培训的满意度和教学质量评价 由表3可见,观察组的培训满意度和教学质量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在于“317护”微课培训模式使护士可根据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精力、学习兴趣等,个体自主选择时间完成培训课程,有助于解决培训任务重、时间紧、工学矛盾明显的问题。为护士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其身心健康、改善学习态度,促成积极的学习行为,提升了新入职护士的学习满意度和培训效果。信息化是实现护理管理规范化,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信息化网络平台与既往的培训模式相比,省时省力,能够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且效果良好。本研究中发现95.76%的新护士愿意选择“317护”微课培训。

3.3“317护”微课可以有效提高新入职护士培训专业知识水平 表4显示,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新入职护士专业理论培训中,采用传统的培训方法容易导致护士缺乏主动思考,学习机械,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有玩手机、精力不集中等行为,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317护”微课培训过程中,护士如果对学习过程中的测试答题错误,将会重新作答,不断巩固知识点,有利于知识点掌握,解决了传统培训方式的不足。

综上所述,“317护”微课应用于新入职护士培训有效解决了护士没有精力和时间参加培训的问题,为护士提供了自主培训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高了新入职护士培训参与率,避免培训影响护士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减轻了护士的学习和生活压力,提高了护士对培训方式和教学质量评价满意度,为培训者和培训对象节省了时间和空间。该培训模式为新入职护士提供了一种灵活、高效的培训模式,也为其他层级护士培训提供了借鉴。但“317护”微课在新入职护士培训中仍存在不足,如需要在网络下完成,缺乏教与学现场互动。因此,如何对新入职护士实施更加科学、规范化地培训,值得后续更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更多方式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完成新护士入职培训,为临床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参与率新入护士
最美护士
新入职护士工作价值观、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心理弹性研究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小组合作学习联合翻转课堂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其他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率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结对名师 搭建平台 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