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镜子碎了

2020-07-06吴遥汀

青年生活 2020年21期
关键词:奴隶制宠儿奴隶

吴遥汀

如果说现代主义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朝向新世界的窗口,后现代主义则更像是一面破碎的镜子,既折射着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通过镜子的碎片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宠儿》像是被托妮·莫里森打碎了的镜子,每一块散落的碎片都在折射奴隶制下的阴影。

小说来源于一个真实事件:19世纪50年代,一个名叫玛格丽特·加纳的女黑奴携子女从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到俄亥俄的辛辛那提,奴隶主循踪追至,为了使孩子不再重复自己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毅然杀死了自己的女儿。故事的原型易于重复讲述,而莫里森根据此事件所写的《宠儿》却难以复述。

结构繁复,时间线索错综复杂,人物形象神秘,主题多元,莫里森在序中写到:“我苦心经营着那个码头上的瞬间、欺骗的河流、对可能性的直觉、猛烈的心跳、孤独、危险,还有那个戴着漂亮帽子的姑娘。然后聚焦。”《宠儿》的主题来自形式之外,来自晦涩玄妙的诗歌意境,来自恢宏庞杂的黑奴历史,来自无法被复述的令人颤抖的力量。

莫里森将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和线状结构打碎,按照时间对人物的影响程度,重新安排小说中的时间。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界限被混淆,不同的时间层面来回穿梭,前一秒塞丝还在林间空地祭奠黑尔,后一秒叙事就转向了俄亥俄河岸上虚弱的女人,只因现在的塞丝走在明亮的绿色长廊,身上冒着冷汗,像极了十八年前的情景。我们无法一次性串联过去发生的始末,也无法连贯性地知道現在正在发生的事情,只能在文本中一次次捡拾散落的碎片,用一个个瞬间拼凑粘合成一个事件。

小说中还通过人物的经历和感受来描述时间的难以把握。对于西克索来说,“时间从来不按西克索设想的那样走”;对于塞丝来说,“时间太难以信任了”;对于宠儿来说,“一切都是现在永远是现在”。即使多年以后奴隶制早已被废除,散落一地的碎片折射的阴影仍旧无法被清除,心灵破碎的无法被修补。

“宠儿”的形象被肢解,变得支离破碎。过去和现实两个历史层面的故事中同时存在着两个“宠儿”,原本占据叙述主导地位的现实中的“宠儿”,其举动和性格发展时刻受到人们回忆中的那个“宠儿”的影响,从而混淆了两个“宠儿”的形象。作者有意将“宠儿”的形象肢解,并将这些碎片随意放置,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其随意组合。因此,读者对宠儿的身份的理解是多元的。

“宠儿”表面上是个女孩儿却处处表现得像个婴儿,走路跌跌撞撞,说话含混不清甚至整天睡觉,她的眼里只在乎自己的妈妈,有一种婴孩的强烈的占有欲,不禁让人回想起十八年前母亲为了女儿摆脱奴隶命运亲手杀死的孩子,而十八年后宠儿又重新回到母亲的身边,想要得到她全部的爱。小说的第一段对闹鬼现象的描述:“镜子一照就碎”“蛋糕上出现了两个小手印”“124号充斥着恶意和婴儿的怨毒”等。还有宠儿脖子上的疤痕(塞丝用手锯拉断婴儿喉咙的痕迹)、超自然的先知力量都有力地证明了这种拼贴出来的宠儿形象是十八年前的宠儿的鬼魂。“要么是爱,要么不是,淡薄的爱根本不是爱。”这离奇的甚至诡异的重逢也不能消释深沉的乃至疯狂的爱。

“宠儿”也可能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中段航程”的黑人幸存者,她脖子上的疤痕是在奴隶船上项圈留下的痕迹,并且“宠儿”在回忆中对当时的悲惨境况进行了描述,这与小说扉页上的“六百万甚至更多”相呼应。莫里森留下一地的碎片,我们看到什么,宠儿便是什么。

同样破碎的还有宠儿的内心独白。这个少女的内心独白没有标点、句法混乱、杂乱无章,她好像在不具感情色彩地讲述自己不愿想起而又不能忘怀的经历。与奴隶制度本身相比,与之相关的痛苦回忆才是黑人种族无法释怀的重点。“宠儿”在竭力地掩埋和压制这段太过血腥、残酷的过去,于是碎片就成了她微弱阐释思想的最好方式。不连贯的内心独白中包藏着众多意味深长的意义,散落一地的碎片就像是飘零各地的黑人,此处的内心独白也已不再只是宠儿个人的声音,而是无数被剥夺生命、自由和爱的权利的黑人的声音。

奴隶制摧毁了黑人的精神世界,白人给予了他们无尽的精神羞辱,但这些坚强的黑人并没有屈服,他们在忍受万般残忍的伤痛的同时仍努力保全残存的那一点自尊、一点自我和一点爱。他们以自己微弱的力量对奴隶制进行无言的反抗。黑尔竭尽全力地从奴隶主手中赎出自己的母亲,使她成为自由人;塞丝渴望有一个婚礼,偷偷为自己缝制婚裙;西克索更是用自己的生命唱出了对罪恶的奴隶制的反抗之歌。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这些黑奴身上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他们的抗争。在作品中,作者通过几个女性的经历与遭遇来表现她们的自我意识与觉醒,她们的抗争和奋斗,并由此进一步表现了整个黑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仿佛在坐过山车,一切尽在不可掌控之中,日常生活的秩序和平静将遭到粗暴破坏,让位于饥渴的死者制造的混乱;遗忘的巨大努力将受到绝地求生的记忆的威胁。历史就像是一面被打碎的镜子,每一块碎片都折射着奴隶制下人性的扭曲、精神的压抑、制度的罪恶,有无声的忍耐也有疯狂的反抗,这些镜子的碎片互相映射,折射出的便是整个时代。

受害者的命运在历史里早已支离破碎,黑人沦为白人的奴隶,弱者为强者迫害,这些映射19世纪美国社会的碎片,再也拼凑不成一面完整的镜子,也许这一切根本无需拼凑。

破碎的声音,是历史给人类文明最震撼的警醒。

猜你喜欢

奴隶制宠儿奴隶
蚂蚁奴隶的反抗
My First Sea Journey
手机奴隶
冬至
轻薄围巾 春日宠儿
压迫、复仇与融合
解析美国黑人母权制家庭的成因
驯马师也能是时尚宠儿
毛塔奴隶竟支持奴隶制
挑战完美底妆,掌握“三感”,成为光线的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