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欣赏创新教学策略探讨

2020-07-06赵蒙蒙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为了加强小学生的美育教育,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引起足够的思想重视,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使其能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音乐欣赏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212-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学校要着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艺术审美水平,使其能够全面发展。而小学音乐作为小学素质教育阶段公共课程之一,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对于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好处

小学音乐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它体现的是人们欣赏美的一种能力,从而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引发人们心灵上的悸动。而在我国几千年历史文化中对于音乐教育也是非常重视的。据我国文献记载,我国在古代时期早已将音乐作为基础的教育内容之一,足以体现其自身的价值。从古至今,音乐不仅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更是学生追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根据许多事例表明,通过音乐教育既可以培养出高素养的人,又能够增强人的记忆力,帮助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力,进而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全面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引导学生学好音乐这门学科,培养他们欣赏音乐的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优化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对策

1.让音乐内涵深入人心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美育人”为教学理念,在课前认真备课,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细致地对待每一堂音乐课,并在授课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及时优化音乐课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上音乐这门课程,才能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音乐背后的内涵。

2.让音乐本质贯彻思想

音乐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能留下美好的回忆,音乐无国界,这一点也是音乐艺术的最高升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无论学生表现如何,教师都要以表扬为主,然后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音乐的学习乐趣,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帮助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源泉。

3.让音乐美感升华心灵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育的本质也是欣赏教育,欣赏音乐是指通过欣赏音乐,了解音乐背后的内涵。如果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能够达到一定的境界,就会自然而然的得到升华。因此,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音乐视频,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心理变化过程,进而从中领悟到人生真谛,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

4.贴近学生生活进行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对于音乐的教学不单单是传授学生音乐教材中的书本知识,更要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观察他们欣赏音乐的全过程。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平时教学实践活动中要与学生多接触,了解他们欣赏音乐的各种途径。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音乐类型,帮助他们在生活与音乐之间建立一条联系的纽带,从而实行新型的音乐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于能够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在网上搜集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歌曲,例如最近大热的《狂浪》,这首歌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意义,可以引导学生全方位的学习音乐。同时,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在网络上布置一些音乐学习任务,因为大部分小学生对于网络比较着迷,但是如果音乐教师能够合理运用,通过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欣赏,就能使小学生通过音乐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而且还能提高音乐教学效率,进而完成学校的整体教学目标。

三、总结

在新课标中,音乐教育是一门很重要的公共学科,也是音乐审美特征的重要体现,因此,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通过有效的途径找到适合学生的音乐之路,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音乐教师还可以通过优化音乐教学内容,认真细致地备课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红梅.探究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的欣赏教学[J].学周刊.2019(05)

[2]黃圣宇.“立体欣赏”新定义: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8(11)

作者简介:

赵蒙蒙,男,生于1987年6月25日,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