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学科课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

2020-07-06刘晓燕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核心素养

刘晓燕

【摘要】美术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应“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小学美术课堂,如果只重视知识与技能,将不能转化为素养与能力,于是提出了美术的五大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大核心素养中,图像识读能力是基本,因为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图像识读的能力,才能为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美术课堂  图像识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202-01

美术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应“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专家学者们提炼出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核心素养。其中图像是人类的传播与交流的媒介,也在社会的发展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与科技的发展,重新焕发了图像识读新的生命力,在表达思想、情感和意图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功能,人们将我们所处的时代称为“读图”的时代。书中说:图像识读,就是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读和解读。在以前欣赏和观看美术作品时,常常是需要到美术馆或者是博物馆,但现在的观看方式已经极大地拓展,在城市街道中、餐馆里、宾馆处处都能看到美术作品。观看之后,能够看到什么,获得什么知识、精神和情感上的收益,不仅取决于观看的态度,也需要对图像的形式特征、艺术内涵、创作背景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包括它们的样式、风格、材质,以及发展脉络。如果从少儿时期便有所积累,那么图像识读将会极大地提升其审美素养。

怎样在美术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来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图像识读的能力呢?我进行了如下几方面尝试。

1.要求学生要有方法去看图

对于学生来说,图片可以再现真实。图像的识读是根据原有的知识水平相结合去观察,初期看到的内容更为直观。观察需要智慧和方法,直觉欣赏法和夸张比较法是促进学生对图像初步识读的有效方法,也是相辅相成的有效途径。

(1)直觉欣赏法。要求学生运用直观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享受美的乐趣。在人美版第十一册第一课《建筑艺术的美》课例中,欣赏中国古代建筑时,学生看到了故宫的宫殿建筑群、故宫的门、故宫的云龙大石雕、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走兽及故宫远景等图。那么,你知道故宫的云龙浮雕上图案的意思吗?故宫大门上的门钉、铺手除了装饰作用以外,还有其它的什么意思?让学生通过直观看到的内容去了解背后的含义。

(2)比较法。在人美版第十一册第一课《建筑艺术的美》中,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发现中外古代建筑在造型材质上分别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教师引导观看图片内容比较后发现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更多采用了直线条造型,给人们以古朴、稳重、庄严之美的感受;而外国古代建筑以砖石结构或大理石为主,其造型丰富多变。图片内容以比较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对比中去观察和发现,有了对比,才会有乐趣,才会有发现。

2.要求学生有角度地看图

可从两个角度分析:其一,以作者的角度思考; 其二,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联想。

(1)以作者的角度思考要求学生先在看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一幅具有魅力且有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它必须是有思想的。米开朗基罗认为:“艺术家用脑,而不是用手去画”。正是这种思想的个性吸引艺术作品才触动观者的心弦。在图像面前,什么东西最吸引人的视觉?不同的着眼点会有不同的理解。在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八册第17课《画家梵·高》一课中,欣赏梵·高作品《割耳后的自画像》,学生只是从画面内容上或构图上去分析,通过教师引导绘画背景的分析,在阿尔时,梵·高和他的好朋友高更在艺术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于是高更离开了。而渴望友情的梵·高精神崩溃了,于是演变了绘画史上著名的割耳事件,这幅自画像是梵·高割下耳朵后不到一个月时画的,对梵·高来说,重拾画笔意味着他要以绘画来对抗病魔的折磨。通过了解画家作品背后的故事来感受梵·高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经历了比其他画家更多的艰辛和曲折,梵·高自从选择了绘画便从未放弃的不屈精神。

通过让学生了解艺术家和作品创作的相关背景资料,使学生能明确艺术家的人格,获得对他人的更积极的理解和对世界更深刻的意识。让学生掌握了欣赏的方法就可以寻着一定的思路来欣赏,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图像,了解希腊雕塑、罗马宫殿、法国油画、中国山水、这些图像诠释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歷史,都是需要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才能深入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

(2)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联想。例如在手工课上,学生在教材上看到的步骤图是直观的,图像识别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根据步骤自己制作出目标作品。举一反三,运用图像识读能力,如在路边看到交通警示牌,通过观察箭头的指引去体验,联想其可操作性以及不可逆性,自身行动如果按正确指引行走必不会出现问题。通过体验,才能加深对图像的理解。

3.要求学生会描述图像

交流与讨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得到的感受肯定是见仁见智的。在人美版第十一册第20课地方教材《临摹石窟壁画》中是以学习临摹石窟壁画和表现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石窟壁画的欣赏和学习了解,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见解。也可以通过集体创作交流的方式来描述。因而,教师有必要根据教材内容,陈述本节课小组合作讨论的目的是什么?老师提出目标的同时也就落实了图像识读的任务,为接下来的创作提高素材与方法。

4.要求学生进行自主的图像识读能力的实践活动

面对图像,从对图像感兴趣,接着会探究图像,然后描述图像,再到可以自主识读图像,这一过程都需要学生参与其中。图像识读的实践可从以下两个方向锻炼:

(1)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预设和营造图片情境,提出图片识读的要求后,由学生进行探究并相互交流结果。通过对图像的感知让学生感受美的存在,领会审美内涵以及审美交流的魅力。

(2)在生活上,卡片、绘本、漫画书等以视觉形象为主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从图像识读过程中获取知识。这是图像识读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尝试着以各种生动有趣有效的教学手段,如电视、微视频、电影、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小品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图像识别的兴趣。在图像识读中教师也应尽可能创造教学情境,丰富学生对作品意境的体验。

通过各种教学策略,来提高小学生图像识读能力进而提高综合素养的有效方法。在教学策略上,我们应该树立“百花齐放”的观念,不断研究和探索小学生美术素养的方法和规律才能真正从不同视觉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能力,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小学美术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

[2]尹少椿《美术核心素养》.

[3]孙东《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课堂核心素养
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初探
多媒体辅导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重要意义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