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种途径培养高一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行为习惯

2020-07-06陆爱莲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一学生数学能力行为习惯

陆爱莲

【摘要】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的今天,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越来越频繁,为了提高我国的综合软实力,我国积极的提出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严格按照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改革传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给予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空间。其中学生学科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及培养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具体的培养内容和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对此本文以高一学生为分析对象,以期促进高一数学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多种途径  高一学生  数学能力  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103-02

一、引言

作为高中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数学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关键的作用和价值,在推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改革的过程之中,老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真实发展需求,积极的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实践工作,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的实际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站在宏观的角度分析新时代背景之下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之中实现学科素养的稳定提升。另外我国素质教育对现有的教学质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我国的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及研究,了解学生知识反思与构建的全新思维过程,分析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让学生结合个人已有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对客观事物之中所蕴含的数学模式进行主动的判断和思考。其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后总结尤为关键,老师需要抓住数学教学之中的这一薄弱环节,明确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更好的体现数学对象的探索性和抽象性,关注数学推理的不同环节要求,积极的将数学语言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反复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真正的实现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数学教学的作用和优势。

二、结合学科特点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习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而且难度偏高,大部分的数学知识研究主要以数量关系分析和现实世界空间形式的研究为主体,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结论性比较明显,数学老师需要抓住这一学科的思维特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围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来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实践动手能力,保障学生能够在主动分析的过程之中积极的探索不同的抽象性知识,参与不同的数学学习活动,通过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数学逻辑思维和水平的稳定提升。其次高中生正处于个人思维发展的黄金阶段,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感觉困难重重,老师需要深入分析这一现实条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反思,提高学生的反思和实践动手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保障学生能够意识到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及优势。

首先,老师需要让学生明确数学思维的提高要求和标准,只知道数学解题的技巧并非是数学教学的最终标准,老师还需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时了解解题的具体思路并进行有效的积累,对题目的最终标准进行主动的转化,掌握不同的解题思路,运用不同的知识和途径找到全新的解答技巧,通过总结和实践来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解题思路,以此来更好的意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本质要求,实现个人综合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水平的稳定提升。

其次,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知识进行整合,将规律探索和知识联系相结合并融入主题教学实践工作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结合个人已有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通过个人主观能动性的有效调动来提高个人的思维水平,这一点能够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制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实现学生综合实践动手能力的稳定提升,尽量避免学生走弯路。最后,老师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和价值,明确后期问题活动分析的具体要求,以此来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学习,学生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够了解个人所存在的不足。为了实现教育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老师需要让学生意识到个人反思对数学解题活动的重要性,将有效的解题策略和思路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基础分析的过程之中勇于突破个人的想法,不断优化现有的解题思路,抓住问题的本质要求,实现个人逻辑思维能力的稳定提升。

三、抓住反思时机,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数学学习中的学习反思尤为关键,为了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数据学习的技巧,坚持正确的思维方向,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思考,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在不断实践和检验的过程之中进行有效的完善和证实,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深入的理解不同的数学学习要求,抓住问题的本质。

首先老师需要培养学生数学反思的行为习惯,将数学问题的思考融入到整个教学实践活动环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之中更好的提高个人的逻辑思維能力和水平。其次在落实不同的数学教学环节之前,老师还需要提供正确的反思策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反思行为习惯,其中概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意识到整个思维方式的全过程,数学老师在数学知识教学实践是抓住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明确数学概念学习的具体技巧和要求,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实践为主体,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辅导。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个人后期的学习实践,老师应该将实践认知之间的循环相联系,引导学生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对理解难度比较高的数学概念有一个宏观的认知,其中分阶段的分析和研究尤为关键。老师在教学中需要明确概念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反思,其中不同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老师可以类比分析为主题,让学生掌握具体的运算法则,体现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老师还需要将反思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分析对比之中对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有效的探索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抓住不同问题的本质要求,在综合对比和分析中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实现个人数学分析能力和水平的稳定提升。最后老师需要以学生目前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为出发点,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数学问题和数学现象融入主题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对新概念进行准确的理解和分析,其中概念的理解并非以简单基础知识的背诵和记忆为主,而是要求学生结合个人已有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和数学知识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拓展延伸,抓住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明确个人的逻辑思维缺陷,以此来大胆的表达个人意见和看法,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

学生在掌握具体的数学概念之后,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抓住问题的本质和源泉,通过反复的实践和总结掌握正确的思考技巧和思考途径,将经验的积累与方法的提炼相融合,以此来为后期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老师需要关注各大教学环节落实的实质要求,明确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过程之中的缺陷,了解素质教育的具体条件,积极的将素质教育的落实与教学课程的改革相联系。

四、结语

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过程之中呢,是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明确学生在自主学习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及优势,在发挥学生个性的同时,明确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更好的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保障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之中掌握数学学习的核心要求,意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沈智芬. 培养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的途径与方法[J].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 2015(4):36-38.

猜你喜欢

高一学生数学能力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数学能力
高一学生英语作文中词汇错误分析
创设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意义
探寻高一学生如何顺利度过数学“适应期”
如何引导高一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