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与对策

2020-07-06郑树奎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学困生语文

郑树奎

【摘要】阅读能力可提升语文学科成绩,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有利影响。然而实践教学中,部分语文学困生的阅读能力较低。本文主要分析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低的原因,在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上给予详细说明。同时,根据语文学困生的教学现状,重点探究提高语文学困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对策,以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语文  学困生  阅读能力低

【课题】本文是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提升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S[2017]GHB321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071-01

引言

阅读是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关键,对发散中高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实际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困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低下,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分析学困生阅读能力低的原因,并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

一、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低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中高年级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与学生自身有很大关系,部分学生在阅读中目标不明确、自制力较差,使得实际阅读效果未能得到体现,学生阅读能力欠缺。此外,实际教学发现,有些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观念和态度不端正,对语文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未能形成阅读语感,阻碍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提升。同时,主观因素也包括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不够,课堂中对于教师讲述的语文阅读技巧和方法存在理解偏差,长期发展下去,会降低中高年级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1]。

(二)客观原因

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低的客观原因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学生的家庭教育观念;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调查发现,大部分语文学困生父母对学生的关心较少,家长倾向于工作,很少时间参与到学生的家庭作业和阅读学习中,导致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缺乏督促与指导,影响语文阅读效率。

针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而言,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趋向机械化,缺乏创新教学技术的研究,由此造成语文学困生的阅读能力难以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中高年级学困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

二、提高语文学科阅读能力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学困生学习兴趣较低,经常出现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有效改善这一现状问题,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我们平时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学困生常常存在自卑心理,在课堂学习中不敢或者不善于表现自己,教师应在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具体做法明确如下:

首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善于认可与肯定学生的价值,发现学生的个性,以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高语文阅读的教学水平。以小学五年级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为例,为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教师可积极鼓励学困生,对学生声明“虽然目前我们学习成绩不好,但是我们都有一颗热爱祖国的心”,通过类似宣导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节选教学视频课件,引导学生观看狼牙山五壮士的爱国教育视频,并注重在课件内容上融入课文阅读技巧。通过该种教学方式,教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教师应为学困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大量教学经验表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可集中学生注意力,提升实际教学效果。因此,在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关注学困生的课堂表现、引导学困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阅读活动中,以此提升学习积极性。

最后,培养学困生阅读兴趣和阅读速度的关键是了解阅读内容的中心思想,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基础,注重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对文章中心主旨的挖掘。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对学困生的语文兴趣形成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二)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困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开展基于中高年级语文阅读的亲子教育活动,以此提高学生家长对学困生的关注,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小學中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期,家长应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对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作用,以此为基础,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此外,开展亲子阅读的教学方式,也巩固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促进了亲情教育理念的落实。以中高年级语文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可充分感知到父爱的伟大,以此增加对父母的理解,同时,相关教学方式的应用,也改善了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紧张关系,有利于增进理解,促进良好家庭学习氛围的形成。具体教学工作中,教师可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召集学生家长,对亲子阅读的必要性、重要性进行详细的说明与宣导,以此提高学生家长对亲子阅读方式的重视程度,从而改善学困生的阅读现状。

(三)课外阅读教学方式

开展学困生课外阅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索热情,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产生有利的促进作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为学困生的课外阅读教学提供便利条件。例如,教师可通过微课资源丰富学困生的语文阅读内容,进而提升其阅读积极性与阅读能力。同时,基于微课阅读教学方法的应用,也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创新渠道,使得学生的阅读形式更加多样,以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做好阅读效果的评价工作,利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以及学生自评的综合方式,评估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以此为学困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基于课外阅读教学方法的应用,也可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阅读素材积累是语文阅读语感形成的关键,对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为有效巩固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成果,教师应为学生选择科学合理的阅读素材,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以此提升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方式,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升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在阅读题材的选择上,教师应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参考标准,进而保证阅读教学方案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结论

综上所述,在中高年级语文学困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基于语文阅读的亲子活动,并且应用课外延伸阅读的教学方法,以此全面提升语文学困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相关教学策略的应用也可促进中高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谭乐宽.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72.

猜你喜欢

学困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