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剂防治红火蚁应用示范效果

2020-07-06陈军张文杰尹奇勋宁清丽

广西植保 2020年2期
关键词:蚁巢红火蚁工蚁

陈军,张文杰,尹奇勋,宁清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植物保护站 钦州市 535000)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Buren,亦称入侵红火蚁,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所属的物种生存委员会入侵种专家组公布的世界100 种最具危害性的外来入侵种之一,2005 年国家农业部将其列入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禁止入境检疫性有害生物[1]。我国于2004 年底在广东吴川市首先发现[2],2005 年红火蚁开始在广西陆川县和南宁市石埠镇发生[3],随后该蚁在广西各地市相继发生,到2017年,已扩散到广西13 个市59 个县(市、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站统计),给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以氟虫胺作为原药研发出来的系列产品,如氟虫胺饵剂等,对白蚁、蟑螂和红火蚁有很好的防效,一直在生产上广泛应用[4]。但因其不易分解,所产生的代谢物毒性高,国家农业农村部已于2020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含氟虫胺成分的农药产品。为此,筛选出适宜的替代药剂,并集成科学的施药技术极为迫切。根据“中国PFOS优先行业削减与淘汰项目”红火蚁防治子项目要求,笔者选用2种防控红火蚁的饵剂进行田间应用技术示范,以期摸索出有效的药剂及其使用方法,用以替代氟虫胺产品防控红火蚁的蔓延为害。

1 研究方法

1.1 示范地点及时间

示范选择在钦州市钦北区田寮水库果园和峨眉湾生态园果园区进行。时间为2019 年8 月16 日至2019年10月22日。

1.2 示范药剂

示范用药剂有2 种,为0.1%茚虫威饵剂(安徽喜丰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和1.0%氟蚁腙饵剂(柳州万友家庭卫生害虫防治所生产)。

1.3 示范方法

共设2个示范区,每个示范设3个处理,即A:0.1%茚虫威饵剂,用量0.30 kg/667m2;B:1.0%氟蚁腙饵剂,用量0.45 kg/667m2;C:空白对照。每处理区面积0.2 ha。对施药区进行拉网式、全面仔细地检查,发现药前调查的活动蚁巢(调查时用小红旗进行编号标记)即直接投放毒饵灭杀,投放药量视蚁丘大小而定,一般1个蚁丘投20~30 g。空白对照不做施药处理。分别在施药后30 d和60 d,对防治区域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还有红火蚁活动的蚁巢,对活动蚁巢再投药饵。

1.4 药效调查

1.4.1 药前密度调查

在施药前对各处理的蚁巢密度进行调查,采用人工踏查方式对每处理进行全面调查,当发现疑似蚁巢时,用树枝略挑破巢面进行侵扰,有活工蚁活动的,则定为活蚁巢,并对活蚁巢进行标记,最后统计活动蚁巢数。

施药前对各处理的工蚁密度进行调查,用诱捕器进行饵剂诱集。诱捕器用新鲜火腿肠作为诱饵,将火腿肠切成厚1 cm、直径2 cm薄片,放入自制的监测瓶(一次性饮水杯)中,固定在地面上进行诱集。每个处理随机放置100个监测瓶,按栅格状放置,瓶间距10 m。放置30 min 后收集监测瓶中的红火蚁,进行鉴定和计数,并计算工蚁密度(头/瓶)。

1.4.2 药后效果调查

蚁巢防效调查。分别在首次施药后7 d和15 d、第二次施药后15 d调查和第三次施药后7 d各处理区内的活动蚁巢数,方法同1.4.1。

工蚁防效调查。分别在首次施药后7 d和15 d、第二次施药后15 d调查和第三次施药后7 d各处理区内的活动工蚁密度,方法同1.4.1。

按以下公式计算防效。

蚁巢减退率(%)=[(防治前活动蚁巢数-防治后活动蚁巢数)/防治前活动蚁巢数]×100

校正蚁巢减退率(%)=[(处理区蚁巢减退率-对照区蚁巢减退率)/(1-对照区蚁巢减退率)]×100

工蚁减退率(%)=[(防治前工蚁密度-防治后工蚁密度)/防治前工蚁密度]×100

校正工蚁减退率(%)=[(处理区工蚁减退率-对照区工蚁减退率)/(1-对照区工蚁减退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剂对红火蚁活动蚁巢的防效

从表1 结果可以看出,放药后7 d,0.1%茚虫威饵剂和1.0%氟蚁腙饵剂对红火蚁活动蚁巢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3.13%和68.16%;药后15 d 0.1%茚虫威饵剂和1.0%氟蚁腙饵剂对红火蚁活动蚁巢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9.86%和78.73%,表明仅施用1次药,2种示范药剂的防治均不太理想。

经补施1 次药后,0.1%茚虫威饵剂和1.0%氟蚁腙饵剂对红火蚁活动蚁巢的平均防效分别达到95.74%和94.64%;经补施第三次药后,0.1%茚虫威饵剂和1.0%氟蚁腙饵剂对红火蚁活动蚁巢的平均防效分别达到98.85%和97.97%,表明第三次施药后,防治效果较理想。

2.2 药剂对红火蚁工蚁的防效

从表2结果看出,仅施用1次药,0.1%茚虫威饵剂和1.0%氟蚁腙饵剂对红火蚁工蚁的防治效果与蚁巢防治效果相似,均不太理想。经补施第三次药后,0.1%茚虫威饵剂和1.0%氟蚁腙饵剂对红火蚁工蚁的平均防效分别达到99.42%和98.91%,表明第三次施药后,防治效果理想。

表1 药剂防治红火蚁蚁巢示范效果

表2 药剂防治红火蚁工蚁的示范效果

3 小结

0.1%茚虫威饵剂和1.0%氟蚁腙饵剂对红火蚁蚁巢及工蚁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7%以上,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替代PFOS类药剂氟虫胺使用,满足红火蚁防控药剂的需求。

用0.1%茚虫威饵剂和1.0%氟蚁腙饵剂防治红火蚁,要想取得较好的防控效果,需施药3次。分别在第一次施药后的30 d 和60 d 针对残存的活动蚁巢再补施药1次,才能确保把活动的蚁巢全面杀灭。

猜你喜欢

蚁巢红火蚁工蚁
白蚁巢对土石坝渗流影响分析
红火蚁的识别与防控
红火蚁来势汹汹 九部门联合防控
小狮子和红火蚁
No.3 红火蚁已传播至12个省份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粉剂灭巢法毒杀红火蚁
蚁群的“神经系统”
药剂灌巢剂量对红火蚁蚁巢迁移的影响
蚂蚁的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