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核心素养,实践读写结合

2020-07-04邱丽英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部编版读写结合低年级

邱丽英

【摘 要】 低年级小学生刚刚接触语文知识的学习,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当仔细分析低年级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實际情况开展读写结合教学,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代表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能够体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文化修养,是当代人才所必备的素质。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能够明显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使小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对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提升低年级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有效实践读写结合教学法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低年级;核心素养;读写结合;部编版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都同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能够逐渐完善学生的情感认知体系,挖掘学生的语文特长。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会选择将两者进行分开教学,以期达到提升学生专项能力的教学目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单项教学的课堂效果欠佳,无法使学生产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使学生将阅读和写作作为学习任务的情况出现,让学生不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当改变教学方法,将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改变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现状,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低年级小学生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开展的必要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基础较为薄弱,如果对学生展开单一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会导致学生无法正确理解阅读内容、写作内容空洞,不利于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在刚刚接触阅读学习时,无法正确理解文本内容的深刻含义,如果一味地开展阅读教学,甚至会引起小学生对语文阅读内容的抵触情绪。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较少,在写作时经常出现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的状况,写作内容空洞、平淡,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不到提高。写作水平能够体现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表达体系的完善与否,因此写作教学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基于上述小学生的学习现状,将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能够在加深阅读理解的基础之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读写结合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1.结合课内阅读,开展仿写训练

小学生所学习时间最长的即为课内阅读的教学内容,同时低年级小学语文的教学也是以阅读教学为基础的,因此在课内开展仿写训练,能够促进小学生语文水平的全面提升。仿写训练所指的是根据文本内容中的写作手法、修辞方法、特色结构、体裁等进行仿照写作,丰富写作内容,加深对课内阅读的理解。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能力,语文教师不可以急于求成,需要让学生从基础训练开始,对学生开展修辞手法的仿写训练,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仿照句式结构来完成仿写。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葡萄沟》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阅读内容开展仿写练习。在文中描述了葡萄的形态,“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在阅读这一句之后,便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分析文本内容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利用句式中的修辞手法仿写语句。利用仿写训练不仅能提升学生对写作手法的认识,还能促使学生自主分析阅读内容,对语文效果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2.拓展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课外阅读属于小学生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体系以及知识内容,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范围。课内阅读内容虽然是名家节选,内容深刻丰富,但是只局限于课内阅读,会使学生的文化底蕴得不到有效提升,使学生的语文思维出现一定的局限性。通过课外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思考视野,让学生通过其他文本阅读内容领悟深刻的人生哲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断地积累优美的语文词句,作为今后写作的优质素材。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黄山奇石》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仔细理解文中对黄山的描写,将精美的语句记录下来。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其他描写黄山的文本内容、诗词语句等,积累有关景物描写的素材。另外,诗词素材的积累能够增强小学生写作内容的历史底蕴,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阅读量。

3.开展实践活动,提升综合能力

语文实践活动是开展读写结合教学重要形式,能够提升读写教学模式的效果,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互动性,增加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寓言两则》的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开展以“寓言阅读”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寓言故事,并要求学生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寓言阅读内容,写一篇读后感,在班会上对其他同学进行展示。

在课程改革政策逐渐深入到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开始转变了教学导向,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对小学语文课堂进行了重要的革新。小学语文课堂中所使用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以往填鸭式教学的局限,使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写作水平,对学生情感体系以及表达能力有重要的完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改变教学理念,坚持核心素养的教学导向,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董青兴.读写结合,让总理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生根开花——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一册《一夜的工作》教学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83-84.

[2]汤木旺.立足文本 读写迁移——基于文本教材的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在人教版教材五年级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89.

[3]窦志冬,王圆圆.读写结合,相得益彰——以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为例谈单元整体教学之读写结合[J].中国教师,2017(S2):139.

[4]林志芳.当代作文“学科教学知识”的一次建构——丁有宽“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教改实验简介[J].小学教学研究,2018(04):26-29.

猜你喜欢

部编版读写结合低年级
重视儿童本位的回归
论小学语文“多元阅读”校本课程的实施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鲜明特点及时代意义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