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阳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0-07-04张君王勇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洛阳市药材中药材

张君 王勇

洛阳市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药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是多种道地药材的主产区。自2010年中药材价格持续提升以来,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除了一些传统的药材种植区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以外,洛阳市还涌现出不少新的产区,但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19年底,洛阳市中药材种植总面积5.26万hm2,总产量11.6万t,总产值19.5亿元。全市中药材生产加工市级龙头企业36家,合作社1200多家,家庭农场76家;全市初加工企业30家,深加工企业10家,年加工能力达到5.1万t。洛阳市主栽中药材品种有山萸肉、连翘、杜仲、皂角、丹参、金银花、黄芩、柴胡、桔梗、天麻、甘草、黄姜、板兰根、药用菊花、丹皮等60多种。中药材按植物学特性分为木本类、全草类、根茎类、花类、菌类等。洛阳市中药材发展有5个特点:一是木本类长效采药性主栽品种和产量相对稳定,占总面积的1/2以上;二是草本类主栽规模性品种种植面积发展较快,主要靠传统种植习惯和周边龙头企业带动种植,品种结构紧跟市场变化进行调节;三是根茎类、菌类等特色品种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主要分布在栾川县、嵩县深山区;四是艾草产业发展较快;五是道地规模化中药材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中药材产业效益有待提高

一是规模化程度低。由于受前期土地租金高、投入成本大、市场多变、技术更新等因素影响,洛阳市中藥材产业的发展仍以个体农户发展为主,种植分布比较零散,栽培管理仍按照传统经验,粗放生长,效益低下,且农户对中药材设施栽培不够重视,整体不成规模,阻碍了标准化、规模化的进程。二是组织化程度低。生产、加工、销售脱节,订单生产、契约经济和“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运作模式不健全,部分农户存在跟风种植现象,在供需失衡出现滞销时又压价销售,造成严重损失。三是精深加工程度低。洛阳市中药材加工主要以切片等初加工为主,深加工类企业缺乏,产品附加值低。如汝阳县杜仲加工产品主要为茶饮品,企业运转吃力。

(二)中药材质量有待提升

一是产中、产后基础设施投入跟不上,中药材收获、烘干、切片等设施设备应用不到位,制约了产品质量的提升。二是生产过程中投入品规范化问题依然存在,因费用问题制约了原料生产的质量判定与检测,没有做到以质论价。三是制药企业使用的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与种植方不同,造成中药材的质量和稳定性难以保证,在安全性、药效性、稳定性、可控性等环节薄弱,按需生产能力较差。

(三)中药材政策支持有待加强

省级层面没有相关政策支持,市级中药材财政支持力度不大。目前,洛阳市中药材发展大多靠经营主体的自身力量在坚持,对中草药产业标准化建设有一定影响。如洛阳翼展药业有限公司集中药材种植、科研、加工、销售于一体,年加工饮片200万kg,采取丹参订单种植333.33 hm2,苦于没有流动资金收购而放弃市场销售合同。

三、发展建议

(一)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洛阳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行动方案》,集中打造栾川县、嵩县、汝阳县中药材主产区,重点发展山茱萸、杜仲、连翘、艾草、柴胡、丹参、皂刺等道地药材生产基地,促进道地药材向适生区域集中,到2020年底,实现中药材种植面积5.67万hm2的目标。

(二)强化产业基础

在栾川县、嵩县、汝阳县等中药材主产区启动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围绕山茱萸、连翘、艾草、丹参、皂刺等道地药材主导产业实现县域范围内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实现药材产地初加工率达100%。同时,支持园内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拉长中药材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转型、产品创新,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推动产村融合

一是打造产业强镇。充分发挥乡镇上连县、下连村的纽带作用,以嵩县车村镇和白河镇、栾川县叫河镇和三川镇、汝阳县王坪乡和付店镇、偃师市府店镇等重点乡镇为核心,通过科学规划、政策支持、技术指导和确定品种,基本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中药材生产和优质种苗繁育基地,打造中药材产业强镇。二是引进培育中药材龙头企业。按照《中共洛阳市委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中2020年着力打造“一乡一龙头”要求,在中药材重点乡镇积极引进和培育中药材市级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全镇中药材产业朝精深加工发展。三是完善联结机制。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中药企业+种植大户+农户”“中药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周边农民规范种植,把城镇、乡村、农民融入产业链,实现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

(四)加强科技服务

一是加强技术创新,增强产业发展后劲。重点抓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和繁育技术、中药材无害化栽培配套技术等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加快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转化和推广工作。二是提高中药材机械化作业水平。大力研发和推广中药材种植、采收和初加工机械,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三是加强技术培训。依托市农民田间学校联合体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机构组织,扩大农民中药材生产科技培训和田间实践实习覆盖面,促进先进中药材技术快速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农业职能部门技术推广优势,加快无害化栽培技术、生产模式、初加工工艺等新技术的培训,为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服务。

(五)促进市场流通

一是按照“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兴建全市中药材交易仓储物流中心,使其真正成为集中药材收购、仓储、加工、行情预测、信息发布、产业服务、产品检测、市场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物流平台。二是围绕艾草、皂刺等区域重点品种,打造成为全国的中药材集散地,广泛吸纳省内外药厂、药商参与中药材流通,解决中药材销售有市无场的不良现状。三是加快完善电商运营服务体系,借助淘宝、拼多多、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建设洛阳中药材专区,支持“三品一标”中药材龙头企业开设第三方电商平台旗舰店,推动特色农产品“线上”交易。

(六)突出品牌建设

坚持把品牌培育放在突出位置,以品牌拓市场、以品牌促销售、以品牌增效益;鼓励中药材企业加强道地药材品牌建设,开展道地药材、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与示范基地建设等标准规范的制定,不断提高中药材生产水平与产业化水平,强化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重点打造“汝阳杜仲和甪里艾”“栾川山萸肉”“嵩县皂角和银杏”区域品牌,加快培育“君山”“顺势”“伊国”“宁竹”等著名商标,争创国家名牌产品;积极组织参加各类中药材展会和宣传推介活动,全方位展示道地药材,提高知名度。

(七)推动业态融合

依托中药材植物学特性,充分利用其在观赏、绿化、采摘等方面的作用,逐步建设一批中药材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开发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线路,推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与乡村旅游、文化推广、生态建设、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洛阳市药材中药材
洛阳市花卉及衍生产业的金融支持
洛阳市举办创客教育指导教师培训
相互吹捧
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期行情
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期行情
全国三大药材市场近
全国六大中药材市场最新行情
真假药材识别(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