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的六级进阶(上)

2020-07-04黄伟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课堂教学

【摘 要】课堂教学可以分为六个层级,分别是教到、学到、学会、会学、会用、活用。教师循着六个层级层层递进、拾级而上,可以到达教学的理想境界,亦可以此来考查其课堂教学在哪一层级上,进而反思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演进路线。

【关键词】课堂教学;六级进阶;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黄伟,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理论、中小学课堂教学、语文学科教育。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问题甚多,且每个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在这里,笔者想选择一个维度,跟各位教师谈谈如何认识自己课堂教学的质量层次,也就是说,我们要常常问问自己:我的教学到位了吗?有质量吗?有效率吗?在哪个层次上?如果教师能够经常这样扪心自问,并能给予肯定、满意的回答,大体可以说,你的课上得好、够水平、高质量。但是,据笔者所知,课后能够深入反思自己教学历程和效果的教师较少,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没有养成习惯,二是不知从何处反思。反思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优秀教师成长的基本路径,主要靠敬业心和自觉心,而反思方法则可学得。考量、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与质量如何,需要想清楚以下六个问题:我教到了吗?学生学到了吗?学生学会了吗?学生会学了吗?学生会用了吗?学生能够活用吗?

一、“教到了”意味着什么?

“教到了”意味着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教到该教的地方,教在需要教的地方。这似乎是一个常识,但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与常识相距较远。从内容上说,我们常常把教材的内容和盘托出,面面俱到,以为是教到了。事实上并非如此。教学恰恰不在于和盘托出、面面俱到,而在于提纲挈领、抓住要津。不分粗细、从头至尾、不胜其烦地讲解,大多是因为不能直击要害、一语破的,而只能隔靴搔痒地反复磨蹭。换言之,“教到了”是指教准了重点、难点、节点、疑点,教在学生学习的困惑处、易错处、易漏处,特别是,教清楚了课程内容的关节点、关键点。从方法上说,“教到了”还指教师用什么方法把课程内容教明白了。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呈现方式,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内容都要有相应的方法手段来呈现给学生。若教技能,则可能主要用演示、训练的方式;若教情感,可用情境体验、角色扮演的方式;若教态度、价值观,则用讨论、辩论的方式更好,等等。如果教的方法不对或错位,教学内容就无法被学生接受和掌握。从目的论上说,“教到了”还意味着把教的内容送达目的地,即送到学生手中、心中直至精神深处和灵魂深处,继而在学生已有的文化经验中扎根成活。

在教的问题上,我们时常会步入三种误区:一是一厢情愿地认为,教得越多越好。我们的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多学一点,于是总想在课堂上多教一点,多讲一些。殊不知,可能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学得越少。为什么教得越多反而学得越少呢?笔者认为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教师重言滥语,令人厌烦,学生求知的鲜活感、获知的新奇感都在絮絮叨叨中消磨殆尽;教师传授的太多反而挤占了学生思考、消化的时间和空间;一味贪多求全,必然会如蜻蜓点水般只能触及知识的表象,很难深入知识的本质。在这一问题上,新加坡“少教多学”的教学改革值得我们关注。“少教多学”强调教学重点从教学内容的数量向教与学的质量转移。教师要精选内容、减少冗余,进而更加深入地剖析核心节点,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1]。二是教的方法与内容不匹配。有的教师不管教学什么内容、教学哪一类知识,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这样的教不仅没有尊重学生的接受状况,更重要的是没有根据教学内容和知识类型来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为什么看上去教得挺好,但效果很差,原因常常在于此。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适配问题应引发教师的深入思考和审慎选择。三是只管“教”不管“到”。这是什么意思呢?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指教师只管传授知识,不知对谁而教,不知为谁而教,在教学过程中胸无学生,即教了却没有把所教的内容交给学生,如同寄件,虽然寄出去了,但没有寄到收件人手里。二是指教没有到位。教得过浅或教得过深,都是没有教到位。到位是正好在那个位置,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凡是教得过浅、过偏、过难、过繁都是没有教到位。中小学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艺术家,不在于他或她学问有多么高深,而在于他或她教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二、“学到了”意味着什么?

“学到了”的主体是学生,但在课堂教学的语境中,我们讨论“学到了没有”必然要与教师的教联系起来。

第一,“学到了”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引导下的学习,有着清晰目标的学习。课堂上的学生学习是特殊的学习,是教师指导、引导下的学习,是课程规划下的规定性学习。学生学到的应该是课堂上必须学习的知识、能力,如果课堂学习目标未达成,则是没有学到,即使学了不少其他的东西,但也属于“种瓜得豆”,不足提倡。当然,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还有超越,则是大喜过望。这里关联教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目标一定要清晰、具体,可以明确地被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不仅需要被教师清晰,更需要被学生清晰。否则,学生会糊里糊涂地跟着教师走,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质量也不会高。

第二,“学到了”是指通过自己的心智努力而学有所得。它不是简单地、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收到一堆知识,而是在课堂上经由深入的思考、整合、加工而获取的知识和能力。这一般发生在“学习真正发生了”的课堂上。在满堂灌的课堂里学生也或有所获,但大多是知识被视为信息而知道了。“学到了”与“知道了”不同,它不是从耳里过一遍、从眼前流一趟就在心中层层累加,而是调动脑力和情感主动求取而在心中铭刻的过程。

第三,“学到了”要落实在“到”字上,即“到手”“到家”,换言之,学生学为己有,而非书袋或四脚书橱。学到手、学到家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真正理解与掌握,而不止于概念的記忆和复现。其具体标志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能与生活、事物联系起来,能从自然世界、社会人生中加以验证或举证,能够从切己的生活体验乃至生命体验中加以体认。

那么,为了让学生“学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些什么呢?首先,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学到何种程度。明确了要学什么才有学习的方向,才有学习的着力点和动力源;知道学到何种程度才有学习的成就感和超越感。否则,就很可能让学生感到永远是迷茫的学习和漫无边际的学习。其次,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投入学习。学习一定是主体自为自觉的事情,任何人都替代不了,如果学生不是“在学”状态、没有“在学”行为,那么多么好的教都等于零;反之,教得好并非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精彩讲授,而在于教师创设的优良学习情境,组织精巧的学习活动,想方设法让学生调动身心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在此前提下,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职责便是点拨推动、促进学习、维持学习、调节学习、评价学习、反馈学习。最后,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要设计好学生的学习活动、策划好学习方式,还应努力实现学习的深化和转化。也就是说,充分利用班集体的经验交流之优势,充分利用学生既有文化背景,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旧知经验相链接,进入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系统,从而实现对知识和能力的真正理解与实质掌握。我们要特别关注,在“教到了”与“学到了”之间有一种假性学习、假装学习的现象,尤其是当只关注教而不关注学时,假性学习、假装学习会大行其道,即使关注“学到了”阶段,如果不是深入关注学习行为和学习投入,假性学习、假装学习仍然可以成为混迹其中的“南郭先生”。

三、“学会了”意味着什么?

“学会了”是深度学习的结果,是较高的学习境界,是对“学到了”的深化与内化。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对“学到了”与“学会了”不加区分,甚至混为一谈。我們有意或无意地以为,“教到了”便是“学到了”,“学到了”便是“学会了”。事实上,二者相距甚远。前面已经对“教到了”不等于“学到了”有所阐述,这里要特别注意“学到了”不等于“学会了”。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对某个问题或知识点,一说便懂,但一做就错。这便是典型的“学到了”与“学会了”的差别。为了应试,为了赶进度,为了抢头争先,我们的教学喜欢对学生进行铺天盖地地狂轰滥炸,殊不知,这样的教学顶多只能让学生停留在“学到了”的层次上,无法达到精通的“学会了”水平。教学内容贪多、贪全,会使学生既没有真正学到,更没有真正学会,会使学习成为“夹生饭”。而学习一旦成为“夹生饭”就很难达到精通的程度。因为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认知状态将成为通向深度理解的隔膜和壁障。因此,课堂教学既要引导学生由“学”而“到”,更要带领学生由“学”而“会”。那么,什么才是“会”的境界呢?

这里的“学会了”有两层意思:对于静态知识、陈述性知识而言,“学会了”意味着学透了,即学得通透;对于动态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而言,“学会了”意味着熟知这套知识的应用情境,即掌握了知识运用的规则、路径和方法。但无论哪种知识的“学会了”,都表现出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第一,掌握了知识的内在结构,对所学某一知识能够做到相对完整的整体把握。我们学习知识不是零散地拾取“枯枝”和“落叶”,而是能够还原成“知识树”,次第构建自己的“知识林”。我们不仅要在数学及理科学习中注重知识的内在结构,更应在语文及文科学习中关注每一个知识的内在结构。比如,在古典诗文学习中,我们应该学会古人作文“起、承、转、合”的结构技巧,从文章结构入手读懂古诗文,这便于我们对古诗文的通透理解与掌握。

第二,勘破机关、识破奥秘,把握知识的枢纽与关键。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行家里手进入问题情境,一眼便能看出问题的症结。主要原因在于专家们不会被表象所迷惑,而是能够洞悉其内里的“机枢”和“窍门”。优秀的学习者也应该这样,努力追求深度学习,探求知识的奥妙所在。比如,阅读课文不止步于浅层理解,而应寻求“文眼”“诗心”,进而把握文章的隐喻性与独特性。

第三,能够建立知识之间的自然联接,知晓知识的背景及情境性意义。知识之间具有无数交汇点,正是知识之间的交汇结成了知识网。学习总是从旧知到新知,旧知与新知都能发生关联,这种关联性越友好,就越容易激活旧知、领悟新知。不仅如此,所有知识的意义并非是唯一性的,而是在不同情境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这便是因情境的多样性而生成知识价值的丰富性。比如,我们不仅要理解词语的基本意义,还要理解词语在句子中所蕴含的意义,更要理解句子在语境中的独特意义。

至此,我们还要进一步追问:“学会了”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简单地说,是会做题,即在良好情境中(教材所设计的习题都是良好情境中的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解答问题、解决问题;即会做习题,能够顺利完成课后练习及相应的作业。

那么,“学会了”对教师的教学寄予怎样的期望呢?简而言之,教学时一定要多关注知识结构,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广泛而有机的联接,养成梳理、整理知识并使之结构化、系统化的习惯。坚持下去,会把学生教得有悟性,教得有灵光,否则,你可能教给了学生许多知识,但学生也许只是“学到了”,而且还在“学到了”的低层次上,绝非是“学会了”。

(待续)

(责任编辑:周彩珍)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课堂教学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云模型及其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