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与创新

2020-07-04杨智伟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5期
关键词: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瑰宝,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以人为承载对象具有活化的显著特征,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传承和创新发展中需要典型的情动氛围。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和创新积极作用的分析阐述,结合“情动机制”的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活化、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措施,对于新时代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创新

【中圖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和厚重的文化传承,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乃至世界领域均闪耀了璀璨的光芒。如何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活化、传承与创新不仅是每个专业工作者的基本职责,也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义务。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均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具有显著的人文性、活态性和群众性,其存在和传承需要不可或缺的社会环境和人文语境。在当前“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客观形势下,如何探索行之有效的举措,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发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宝贵的人类智慧和精神血脉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因此,笔者试以“情动机制”为视角,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与创新谈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以供业界参考借鉴。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与创新的积极作用

目前,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特别是思想认识的局限性以及资金投入方面的不足,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发展过程中正在慢慢地衰弱和消失。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步伐越来越快的背景下,我们的文化生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以往那种单纯依赖代代口授或者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同时因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在农耕时期就已经产生,尽管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品位,不过却只有一少部分能够作为文物在拍卖过程中获得巨额收入,其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无法形成一定的经济利益,给活化、传承与创新带来了难度。

另一方面,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经常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大众化效应,不能够展示其文化魅力,加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没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很多人并不重视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更谈不上加以活化和创新发展了。再者,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人性化特征,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总结出来的宝贵文化财富,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约束,在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往往简单沿袭过去的方法和手段,无法跟上新时代的要求,造成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活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过程中缺少了“情动机制”,缺少了“工匠精神”,缺少了活态应用,不是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就是单调呆板、枯燥乏味,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活化、传承、创新中缺少人文情怀和情境效果,无法在保护、利用中得到有效的发展。再加上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与创新中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意识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慢慢消亡、衰败,没有给予足够的资金扶持和财力支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投入的人、财、物不足,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的客观形势下,没有科学地健全完善“情动机制”活化、传承与创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进行及时的抢救和保护利用,没有配备足够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这些都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与创新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笔者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与创新中探索推进“情动机制”,吸收情境因素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并充分结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新起来,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众感知能力、社会传承氛围,对于向国人乃至世界各国人民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凝聚和培植中华民族的精神美德、打造人民群众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以“情动机制”为视角活化、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措施

(一)健全完善“情动机制”的智力基础和人才保障

利用“情动机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化、传承与创新,首先就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教育和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们是活化、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坚力量,是有效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基础,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业务培训和现场指导,引导和教育这些人科学应用“情动机制”来活化、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摒弃传统的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把已有的技艺、经验毫不隐瞒地教授给传承人,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能够有人继承。

(二)科学探索“情动机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应用

如前所述,传承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与创新的中坚力量和组织保障,如果没有这些传承者就谈不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和创新,就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现阶段,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在保护和发展,当今教育体制的局限性也使很多孩子小时候就没有树立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足够认识,这不仅导致活化、传承与创新的理念不先进,而且也会造成后继人才的匮乏和技术手段的缺失,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与创新失去了基本的生活氛围。所以,依托“情动机制”的方式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化、传承与创新,就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个人情感、社会情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与创新中得到升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本源。比如,各级政府及其行业主管部门可以吸收具有足够热情、业务知识和青春活力的志愿者,经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指导和培训,探索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与创新进社区、进学校、进军队、进机关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民群众、中小学生、军人官兵、机关干部中进行充分的展示,创设鲜活、生动的情境,激发他们珍视、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国情怀,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事业,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产生活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化、传承与创新。

另外,通过“情动机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化、传承与创新,各级政府及其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思想意识,还可以探索科学应用磁盘光盘、录音录像、多媒体、互联网、电子书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利用电子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式结合声音、影像的展示展演效果,创设丰富多彩的社会氛围和情景因素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灵动效应,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进入千家万户,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传播到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由传统的小众走向新时代的大众,由传统的僵化固化走向新时代的活化、人文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和发展的过程能够变得更加轻松、灵动,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保证参与体验、深度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明显增多,不断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与创新的浓郁社会氛围和良好的情感基础,不断厚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与创新的社会土壤。

三、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更好地进行活化、传承和创新不仅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客观需要。而以“情动机制”为手段,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与创新对于更加科学、合理地保护和良好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韩若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与创新——以“情动机制”为视角[J].民俗研究,2019(6).

[2]李霞.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国际公关,2019(7).

[3]贺思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意设计思考[J].风景名胜,2019(9).

[4]赵迎芳.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和保护的实践与思考[J].民俗研究,2019(6).

[5]胡俊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东路二人台为例[J].北方音乐,2014(2).

[6]刘宸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民族博览,2015(7).

作者简介:杨智伟(1980-),女,山东省沂水县,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猜你喜欢

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大别山精神在红色小镇打造中的传承与“活化”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保护与发展:民族村寨活化的空间途径
“活”化英语思维,期待会在一瞬间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