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护理干预及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2020-07-04尹丽娟宝凌云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感染率雾化病房

尹丽娟,宝凌云,李 玲,袁 媛

(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云南昆明 650034)

近年来RSV 肺炎在新生儿呈增多趋势[1],新生儿感染合胞病毒,临床症状较重,严重者威胁到患儿的生命,且RSV 传染性较强,在新生儿病房容易引起爆发和流行[2-3]。存在较大的医院感染的安全隐患,做好RSV 肺炎新生儿的护理与管理,可以促进患儿康复,缩短住院日,降低或预防RSV 的医院感染率[4-5]。文献报道的新生儿呼吸到合胞病毒感染患儿按飞沫传播隔离,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和目标性监测发现,呼吸道合胞病毒存在于患儿的大便、接触的物体表面等,故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新生儿应实行全面的隔离及护理干预。通过总结2017年、2018年新生儿科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新生儿的基本资料,探讨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和有效降低呼吸道合胞病毒医院感染率的措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RSV 肺炎4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13例,胎龄38~41 周,平均(39.2±1.5) 周,入院体重3 215~4 540 g,平均(3 550±130) g,日龄19~28 d,平均(22.5±1.8) d,剖腹产17例,顺产27例,母乳喂养26例,人工喂养18例。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RSV 肺炎39例,其中男27例,女12例,胎龄38~42 周,平均(39.1±1.3) 周,入院体重3 150~4 360 g,平均(3450±160) g,日龄18~28 d,平均(20.5±2.1) d;剖腹产17例,顺产22例,母乳喂养21例,人工喂养18例。

1.2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诊断标准

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绍肖梅等主编的《实用新生儿学》第4 版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有咳嗽、流涕、打喷嚏、痰多、喘息、肺部有中小水泡音或哮鸣音,X 线胸片改变、周围血像白细胞正常或者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高,血沉正常或增高。采用直接荧光染色法进行痰液呼吸道病毒检测,证实RSV 抗原阳性[6-7]。

1.3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入院>48 h 发生的感染。

1.4 排除标准

除上述条件外,患儿伴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遗传代谢性疾病,治疗期间未达到出院标准家长自动出院者。

1.5 方法

1.5.1 对照组方法给予的新生儿常规护理及飞沫隔离措施,入院后根据症状体征做好相应的检查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及护理。

1.5.2 实验组方法护理措施的改善 实验组除新生儿护理常规外,更关注新生儿的气道管理及湿化,在进行布地奈德雾化治疗之前5~10 min 给予拍背吸痰,痰液黏稠者,给予生理盐水鼻腔置换吸痰,雾化后5~10 min 再次给予吸痰,雾化由原来的空气压缩雾化换成氧气驱动雾化,目的是改善患儿的缺氧状况,护理工作集中进行,病房湿拖由原来的每日2 次变成每日4 次。

消毒隔离措施 主动筛查,预防性隔离,对于有咳嗽、发热、鼻阻明显的患儿入院24 h 内进行主动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筛查,并预防性隔离,检验RSV 阳性者给予全方位隔离。医护人员进入病房时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严格手卫生,医生查房时最后查此类感染病人,查房记录的纸张进入隔离病房后不可再纳入其他病房,医护人员离开病房前必须流动水洗手后方可离开病房。将患儿所有接触到的用物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患儿使用过的布类物品侵泡消毒后再进行洗消毒,产生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垃圾处理,并在病房打包封袋后才能移出病房,病房空气每天用紫外线消毒30 min,紫外线消毒时遮挡好患儿,病房门尽量保持关闭状态,出院后病房终末消毒,病房地面、墙面用1:500 含氯消毒液拖地和擦拭,病房卫生死角用1:500 溶液喷洒,擦拭。治疗车以及各种台面用消毒湿纸巾擦拭。病房空气使用紫外线灯照射1 h,患儿使用的棉絮使用紫外灯照射1 h 后再用臭氧消毒1 h。

1.6 治疗与转归

RSV 肺炎新生儿全部使用抗生素和干扰素治疗,对照组患儿干扰素雾化治疗,实验组患儿干扰素肌肉注射,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照组有5例患儿给予了吸氧,观察组有6例给予了吸氧,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

1.7 评价标准

两组患儿住院天数、呼吸道合胞病毒医院感染率。

1.8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数采用() 表示,两组样本平均住院日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呼吸道合胞病毒医院感染率比较采用行X 列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在入院时体重、胎龄、入院年龄分娩方式、母乳喂养、临床症状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住院日比较见表1。

对照组和实验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率比较对照组44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6例,感染率为13.6%;分析总结对照组医院感染可能的途径并制定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后,实验组39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3例,感染率为0.77%;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住院日比较比较()Tab.1 A comparison of hospitalization day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表2 两组病人呼吸道荷包病毒医院感染率比较(n)Tab.2 A comparis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of respiratory pouch virus in the two groups (n)

3 讨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患儿临床症状,使患儿舒适。适当抬高床头,肩下垫2~3 cm 软枕或小毛巾,可以打开气道,改善患儿通气[8];间断喂养,每3 h 吃奶一次改成每2 h 吃奶一次,变成少量多次进餐,避免过饱和过饥,勤换尿裤,保持患儿舒适,适当安抚,预防患儿哭闹引起呼吸困难,患儿在饥饿状态下容易哭闹,哭闹后可能会吸入空气到腹腔,进食后腹腔气体容易上移,引起患儿呕吐、甚至窒息[9]。

气驱动雾化能减少或降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新生儿雾化时血氧饱和度降低[10]。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一般症状较重,患儿主要表现有咳嗽、发热、口吐泡沫、气促、两肺有中细湿罗音,部分患儿伴有喘息,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氧气驱动雾化效果优于空泵雾化,空泵雾化时,大量雾化微粒进入气道,导致新生儿本来已经狭窄的气道增加更多的阻力,使患儿缺氧更加严重,氧气驱动雾化过程中同时提供氧气,可以更有效改善患儿缺氧状况,改善呼吸道不适症状[11]。本研究中对照组患儿在实施雾化治疗期间,16例患儿血氧饱和度下降,住院前5 d 雾化时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观察组全程雾化期间均无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情况。

控制呼吸道合胞病毒医院感染的措施。呼吸道合胞病毒传染性较强,容易在新生儿病房发生爆发或流行[12],传统认为呼吸道合包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但呼吸道合胞病毒存在于消化道,可以进入眼睛、鼻子或口腔,可以感染呼吸道黏膜,很容易通过空气和接触气道分泌物进行传播[13]。洗手可以明显降低医院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14]。在本研究中,主动筛查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方法,呼吸道合包病毒肺炎与其他肺炎初期临床表现相似,很容易被忽略,对入院时有发热、咳嗽患儿进行主动筛查,在检验结果未明确之前进行预防性隔离,可以有效阻断传播途径。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在云南地区全年都有发病,冬季病例数多余其他季节,这与大多数的研究一致[15],故对于冬春季节的呼吸道感染的新生儿应重视预防现隔离和早期筛查,以防误诊和漏诊导致医院感染率增加。

猜你喜欢

感染率雾化病房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阜阳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病房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