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7-04凌华莲

医药前沿 2020年9期
关键词:气阴参芪症候

凌华莲

(四川电力医院药剂科 四川 成都 610011)

近年来糖尿病因饮食变化等患病人数日益增加,患者发病后通常需长期用药控制,对于患者也造成较大心理压力,而临床主要采取西药控制血糖,但也存在因疗程长、疗效不佳而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影响生活质量[1]。中医方面则提出在分型糖尿病后进行辩证加减治疗,取得不错疗效。基于此,本文为探究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选取我院2017 年4 月—2019 年5 月收治的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患者71 例进行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4 月—2019 年5 月收治的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患者71 例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男19 例,女16 例,年龄29 ~59 岁,平均年龄(43.16±5.04)岁。研究组男20 例,女16 例,年龄28 ~61 岁,平均年龄(44.51±6.52)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糖尿病诊治指南》[2](2017);糖尿病分型根据《糖尿病肾病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3]此次研究患者均了解同意。排除标准:患者伴有高血压、心、肝、肾等异常疾病;伴有精神病史或言语不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遵循基本的饮食指导,且能够做到适量运动。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取胰岛素皮下注射或口服格列喹酮(生产企业: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40258)30~60mg,一天两次。研究组在其基础治疗上给予参芪地黄汤进行治疗,组方有:黄芪30g、党参30g、牡丹皮15g、山萸肉15g、熟地黄15g、茯苓15g、泽泻10g、山药10g、甘草10g、三七3g。辩证加减:如视物模糊,可加蝉蜕、女贞子、枸杞;如失眠心肌,可加远志、茯苓;如盗汗,取龙骨、煅牡蛎;如肢体麻木,取川牛膝、威灵仙等。一天两次,早晚温服。两组持续治疗时间均为50d。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中医症候积分以及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分为显效:血糖恢复或基本恢复正常;有效:血糖改善明显;无效:用药后血糖控制不佳。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为(7.8±0.5)分,对照组为(11.4±0.5)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 <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6 20.3±0.6 7.8±0.5对照组 35 19.8±0.5 11.4±0.5 t 3.809 30.331 0.542 0.000 P

2.2 研究组显效18 例(50.00%),有效17 例(47.22%),无效1 例(2.78%),临床总有效率为97.22%(35/36),对照组显效11 例(31.43%),有效18 例(51.43%),无效6 例(17.14%),总有效率82.86%(29/3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治疗后血糖指标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血糖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血糖指标对比(±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 <0.05。

组别 n 时间 糖化血红蛋白(%)2hPG(mmol/L) FBG(mmol/L)研究组 36 治疗前 8.58±1.15 10.40±2.02 9.13±0.86治疗后 6.41±0.81* 8.53±1.66* 6.72±1.02*对照组 35 治疗前 8.60±1.14 10.38±2.04 9.15±0.87治疗后 7.56±1.05 9.72±1.86 7.75±0.80

3.讨论

糖尿病中医将其归纳为“消渴症”,推测与运动、情志不佳、饮食不节存在关联,长期以往表现发困、无力,致使气阴受损、脾胃亏虚。而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则兼具津液耗竭、疲倦乏力、经脉失养,致使五心烦热、盗汗、失眠等[4]。因此主治遵循活血祛瘀、温阳滋阴以及益气养阴等原则。而本文通过参芪地黄汤治疗后得出,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为(7.8±0.5)分,对照组为(11.4±0.5)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22%(35/36),对照组为82.86%(29/35),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研究组改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参芪地黄汤组方中,三七散瘀消肿;党参补中益气以及健脾益肺;黄芪利水消肿、攻而不伤、补而不滞;女贞子补益肝肾;茱萸滋阴涩精;泽泻清泻肾火;甘草诸药调和;同时茯苓、党参、黄芪以及山药还具有内分泌调节、免疫力增强以及抗炎、镇痛等功效[5-6]。因此,对于该症治疗具有标本兼治的效用,全方起到活血祛瘀、健脾补肾,同时还可降脂、降糖等功效。

综上,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加减参芪地黄汤治疗,可有效改善症候积分,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气阴参芪症候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UPLC-Q-TOFMS/MS法分析参芪降糖颗粒化学成分
参芪苓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年代剧”中的时间叙事与文化症候
糖网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22例
参芪养髓方治疗多发性硬化39例
加味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