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联合高效护患沟通在剖腹产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2020-07-04王转转

医药前沿 2020年9期
关键词:剖腹产护患家属

王转转

(汾阳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山西 汾阳 032200)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剖腹产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并逐渐成为了医院产科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分娩方式。虽然剖腹产属于分娩方式的一种,但改变不了其属于手术治疗的本质,因此在很多患者接受手术之前,都可能存在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等不良心理,这不但会对患者的顺利分娩产生影响,同时也容易引发各种产后并发症[1]。笔者在本文中针对心理护理联合高效护患沟通在剖宫产患者术前护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5 月—2019 年7 月来我院分娩的剖腹产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观察组年龄最大36岁,最小21 岁,平均年龄(26.4±2.6)岁;对照组年龄最大35 岁,最小20 岁,平均年龄(27.2±2.8)岁。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统计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

1.2 方法

护理人员在开展术前护理工作之时,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术前护理。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联合高效护患沟通来开展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第一时间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沟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更好的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介绍医院的环境,以此来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为后续的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医护人员以及患者接到手术通知之前,护理人员为了更好的避免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在等待的过程中产生紧张、焦躁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护理,通过对手术室环境、手术内容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解答,以此来更好的帮助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做好术前准备,避免过于紧张引发的各种应激反应[2]。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方面针对性的对沟通技巧和沟通方法进行调整,以此来更好的提升沟通的整体质量,帮助患者建立起成功手术的信心,从而更好的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知识了解程度、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知识了解程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对比

3.讨论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剖腹产的结果将会直接影响患者以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无论是患者自身,还是患者的家属,对于剖宫产手术都具有很高的重视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自身很容易在术前由于压力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进而对手术治疗的情况以及术后恢复产生影响[3]。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联合高效护患沟通的护理方式之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更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剖腹产患者术前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用心护理联合高效护患沟通的方式,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剖腹产护患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牛的剖腹产手术
碘伏湿热敷对剖腹产切口护理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