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7-04韩兵

医药前沿 2020年10期
关键词:戊酸蓝光痤疮

韩兵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 重庆 402560)

寻常性痤疮也叫青春痘,是一种与皮脂腺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该疾病的发病率高达70%~87% ,其主要发病人群为青少年,由于青春期的雄激素分泌过多以及毛囊上皮角化过度导致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出现皮脂排出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引起局部皮肤发生炎症反应,形成粉刺、丘疹、脓疱、结节性皮损等,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2]。目前对寻常性痤疮的治疗方案颇多,本文主要研究红蓝光与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收治的80 例寻常性痤疮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划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40 例,研究组男21 例,女19 例,平均年龄(16.8±1.5)岁;参照组男27 例,女13 例,平均年龄(17.5±1.6)岁。本研究经由我院医学委员会批准同意后实施。

1.2 选取与排除标准

1.2.1 选取标准 ①所选患者经相关检查后均符合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患者自愿参加且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

1.2.2 排除标准 ①近一个月口服过光敏剂或维A 酸类药物者;②哺乳期和妊娠期妇女。

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 方法

1.3.1 参照组实施红蓝光治疗 指导患者以温水洁面,使用洁净毛巾拭干,随后佩戴护目镜,调整发光板与面部皮肤的距离,控制在11cm 左右,应用寻常性痤疮治疗仪结合LEDS 作为光源,用法:红光波长为635nm,输出强度为100mW/cm,剂量设为126J/cm;蓝光波长为470nm,输出功率45mW/cm,剂量设为50J/cm,两者交替照射,每次治疗时间0.5h,每周治疗2 次,持续治疗4 周。

1.3.2 研究组实施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进行治疗 将5-氨基酮戊酸胶液敷在对本组患者的损伤皮肤表面,并在避光2h 后进行红光照射,每间隔10 天治疗1 次,共治4 次。

1.4 观 察指标

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以及6 个月后的复发情况,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三个等级,显效为患者皮肤损伤有明显减少;有效为患者皮肤损伤有可见性减少;无效为患者皮肤损伤基本无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肤干燥、红肿以及反应性痤疮三种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皮肤干燥例数+红肿例数+反应性痤疮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将本研究数据录入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以P <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0%高于参照组的75.00%,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6 个月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表 两组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以及6 个月后的复发情况比较[n(%)]

3.讨论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饮食习惯日益不规律,发展成寻常性痤疮患者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3]。据相关资料显示,寻常性痤疮属于比较顽固的病症,容易反复发作,因此,对寻常性痤疮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4-5]。本研究中,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主要是通过在痤疮部位外敷5-氨基酮戊酸胶液吸收进入细胞内增强细胞光敏性,经一定波长的光源照射进而产生光动力的作用,从而消除痤疮部位的组织细胞,起到治疗痤疮的目的。而红蓝光的穿透皮肤的能力比较差,总体治疗效果相对较差,两者对比后,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6 个月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与红蓝光相比,对寻常性痤疮患者实施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其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戊酸蓝光痤疮
柴胡桂枝汤联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基础医学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