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组中小学教室照明质量检测数据分析

2020-07-03谢竹雯

福建建筑 2020年6期
关键词:功率密度色温均匀度

谢竹雯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省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 350108)

0 引言

2019年4月,人民网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大数据》指出,我国近视患者有6亿人,占人口数量的50%。其中,中小学人数超过1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从数量上来看,小学生近视比例将近50%,初高中生近80%,大学生甚至高达90%。从趋势上来看,视力不良状况高发、低龄化,上升趋势明显。

人类80%以上的外部世界信息是经由视觉获取,考虑到青少年日常活动超过一半时间于校园进行,教室光环境质量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视觉健康。因此,科学、健康的教室照明是近视防控的重要措施,中小学校开展照明质量测评并对教室光环境加以改进非常必要。

基于此,课题组选取了某市10个中小学校作为检测对象,对19间教室照明质量进行检测。

1 照明质量检测

1.1 检测对象与仪器

被检测的10所学校共同点,是近年内有进行加固改造或装修,其教室灯具均已重新设计并安装,采用的照明光源均为LED。

检测仪器为主要为光谱辐射仪与钳形功率表。

1.2 检测内容

在工程项目验收时,照明相关检测参数通常为照度值和照明功率密度值,检测依据是现行行业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77)[1]、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现行国家标准《照明测量方法》(GB/T 5700)[3]

除了照度和照明功率密度外,照明质量其他相关参数主要包括显色指数、相关色温、色容差、照度均匀度、统一眩光值等。这些参数的技术要求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都有明确的规定:第5.3.7条“教室照明统一眩光值小于19,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60,显色指数大于80”;第4.4.1条“教室的相关色温范围宜符合3300K~5300K”;第4.4.4条“当选用发光二极管光源时,其色度应满足下列要求:长期工作或停留的房间或场所,色温不宜高于4000K,特殊显色指数R9应大于零”[2]。然而,当前工程验收检测中很少涉及以上参数。

为了较全面地反映照明质量情况,本次照明质量检测的参数主要包括照明功率密度值、照度值、照度均匀度、相关色温、一般显色指数、特殊显色指数等。另外,统一眩光值也是评价照明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次检测因受仪器的限制,未进行检测,将在后续的研究中进行。

表1 平均照度、功率密度与照度均匀度检测值

2 检测数据分析

2.1 照明功率密度、平均照度与照度均匀度

19间教室的照明功率密度值的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其最大值是6.5W/m2,最小值为3.2W/m2,平均值为4.7W/m2。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要求,教室照明功率密度的现行值≤9W/m2,目标值≤8W/m2[2],其合格率为100%。

图1 教室照明功率密度值

19间教室课桌面平均照度值的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其最大值为522lx,最小值为141lx,平均值为321lx,数据波动性较大。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要求,教室课桌面照度标准值为300lx,设计照度与照度标准值的偏差不应超过±10%,即当照度在270lx~330lx区间时为合格[2]。此见,被检测的教室照度低于270lx的有7间,照度在270lx~330lx的有3间,照度高于330lx的有9间,合格率仅为16%。

图2 教室平均照度值

被检测的19间教室照度均匀度的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最大值是0.91,最小值0.56,平均值为0.75。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要求,教室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6。照度均匀度大于等于0.6的有16间,小于0.6[2]的有3间,合格率为84%。

2.2 相关色温

被检测的19间教室相关色温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最大值是6400K,最小值是4604K,平均值为5513K。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要求,教室的相关色温宜在3300K~5300K之间;当选用发光二极管灯光源(LED)时,色温不宜高于4000K[2]。对照国标,被检测教室的相关色温在3300K~5300K之间的有8间,合格率为47.4%。如果考虑照明光源为LED,相关色温小于4000K的教室0间,表明了受检测的19间教室均不满足国标要求。同时,因标准对相关色温的要求为“宜”,所以该项检测数据不能判定相关色温为不合格。

图3 相关色温

2.3 显色指数

受检测的19间教室一般显色指数(Ra)检测结果如图4所示,最大值是95,最小值是69,平均值是82。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要求,教室的一般显色指数不应小于80[2]。而被检测教室的一般显色指数大于80的教室只有11间,合格率为58%。

图4 一般显色指数

被检测的19间教室的特殊显色指数(R9)检测结果如图5所示,最大值是92,最小值是-33,平均值是28。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要求,采用LED作为照明光源时,教室的特殊显色指数应大于0[2]。此见,被检测的教室特殊显色指数大于0的教室只有11间,合格率为58%。

图5 特殊显色指数

2.4 检测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被测的19间中小学教室的照明数量和质量检测结果(表1):照明功率密度值合格率为100%,平均照度合格率为16%,照度均匀度合格率为84%,一般显色指数合格率为58%,特殊显色指数合格率为58%。

根据市场调研分析,LED光源的光效约是荧光灯的1.1~1.5倍,所以,同样的照度要求采用LED光源时,功率密度较采用荧光灯光源容易满足标准要求。

照度的合格率较低,是因为根据国标要求取值在标准要求值的±10%范围。如果本次检测教室平均照度大于300lx即判定为合格,合格率则为63%,大幅提高。本次实验检测方法,是将照度测量区域分成正方形网格,在网格中心点测量照度。平均照度的算法是将所有网格照度检测值的和除以检测点数,所以网格的大小及位置选择、教室的实际尺寸等因素会影响检测值。如果增加教室边沿部分区域的测量点,则可能测到更小的照度,进而影响照度均匀度[4]。同样的检测方法,教室5、6、9、11、18等功率密度同为5.0(W/m2),但是照度分别为439lx、156lx、302lx、293lx、455lx,相差极大,所以有必要对产生原因进一步分析。

3 原因分析

3.1 施工图阶段

经过图审合格的电气施工图,照明功率密度值、照度值、显色指数、色温等参数的数值在图纸上都有体现,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设计师进行电气施工图设计时,都会计算照明功率密度值与照度值的具体数值,并在图纸上标明。所以,设计阶段,这两项参数不会出现问题。但对于其他参数,施工图上一般只体现标准的要求,比如显色指数≥80、色温≤4000K等,而不是具体的数值,不利于后期施工的把控。

另外,对于相关色温,因检测的教室照明光源均采用LED,所以标准要求相关色温不宜高于4000K,19间教室无一间符合要求。通过市场调研,普遍反应工作或学习场所采用偏白光也即相关色温5000K以上的光源,注意力会相对集中。针对相关色温,笔者进行过相关实验,将一间10人间办公室的光源相关色温由6000K更换为4000K,更换初期,10人均反映不适应,经过两个月后,办公室工作人员10人中,有8人反映相关色温4000K的光源比原来的6000K光源更舒适。当然,对于相关色温参数,这项实验无法完全论证,仅能作为参考,笔者将在后续的研究中进行更全面、更合理的实验以论证分析。

3.2 施工阶段

在施工环节中,因照明系统施工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所以施工质量一般不对照明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该环节存在的关键问题是未把好照明产品质量关。目前,工程项目采用的照明光源基本为LED光源。LED光源产品质量参次不齐,单纯从外观上无法判定产品的优劣。在施工过程如果未严格按标准要求来核查各类照明产品的检测报告,或者未对进场光源的光通量、显色指数、色温等进行抽检,则无法控制质量。

3.3 验收阶段

在验收过程,一般仅对照度值或功率密度值进行检测,仅少数项目有对照明质量其余参数进行检测。这个也是造成较多教室照明质量参数不合格的重要原因之一[5]。

3.4 运行阶段

在运行的过程,学校工作人员仅对灯具的损坏进行维护,对照明质量的参数未进行定期的相关检测与评价,无法及时发现教室照明存在的问题[6]。

4 结语

目前中小学教室照明质量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政府将监测和评价机制落到实处,严格把控照明设计、图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提高新建教室的照明质量。通过对各中小学教室的照明质量参数进行检测与评价,对不合格的教室进行相应的改造,使之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猜你喜欢

功率密度色温均匀度
高功率密度电机在多电/全电飞机中的应用研究
点状远红外发射源及其组合的辐照特性
学生台灯色温 不宜超过4000K
均匀度控制不佳可致肉种鸡晚产
洛伦兹力磁轴承磁密均匀度设计与分析
基于DALI协议的色温可调节LED照明控制器
微波辐射参敛测试系统低功率密度测试为法研究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愈创维林那敏片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
复方丹参片中冰片的含量均匀度研究
选择合适的色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