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制《晋商文化地图集》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及技术设想

2020-07-02郭婧筠

经纬天地 2020年1期
关键词:票号晋商山西

郭婧筠

(1.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2.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院第三测绘院,山西 太原 030001)

0.引言

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自古以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1]。研究有代表性的地方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效益,既有助于传统文化复兴,实现文化自信,又有助于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加速和完善地方文化建设,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山西省经济建设相对落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制造业能力相对薄弱,转型综改正在进行,文化强省正在建设,发掘、传承、发扬商业文化精髓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感。在汗牛充栋的历史资料中发掘和研究山西地方特色文化,称雄500年时空的晋商无疑是出色的切入点,因此《晋商文化地图集》将为地方特色文化的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

1.晋商文化地图集—一个直观展示晋商兴衰的地图集

不同于历史中更早发迹的山西商人,“晋商”作为商帮形式的出现,除地域上发源于山西之外,更特指在时间上崛起于明洪武年间“开中法”之后,一直活跃到清末民初,有着相似价值取向和精神特质的经商人士群体[2]。“晋商”西至欧洲、东渡扶桑、南下东南亚、北上贝加尔湖,是国内十大商帮之首,曾在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为传统的晋商文化赋予面向未来的新使命,作为地图人责无旁贷。党的十九大以来,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求也在对晋商的研究提出更高要求。

编制《晋商文化地图集》,能直观展示晋商的崛起、兴盛和衰亡。展示商业贸易活动和地方、国家、社会的关系,有利于对今天有关部门在商贸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城镇规划、旅游开发等方面提供参考。

编制《晋商文化地图集》,可以体现晋商经营理念、价值观,展示传统文化对晋商的深刻影响。晋商的成功在于他们有着出色的人才培养机制、科学的内部管理模式、灵活有效的信息获取、诚信为本的商业理念、勇于开拓的冒险精神、义在利先的道德品质[3]。这些精神对企业家的自身修养以及行业的自我规范和良性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编制《晋商文化地图集》,能够直观展示山西票号发展的兴亡,及在我国金融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晋商票号开我国现代金融业先河,通过对山西票号的分号数量、业务情况、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展示,为当代学者在研究我国近代金融史时提供有力的参考。另外山西票号的衰亡也能对当代商业,特别是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编制《晋商文化地图集》,能直观展示晋商对国家和地方政治、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晋商通过雄厚财力对政治的高度参与是其壮大和衰亡的重要因素,这对如今官商关系的处理提供了参考[4]。同时发达的商业势必会促进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发展演变,这对我国近代文娱行业的研究以及当代文娱行业发展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编制《晋商文化地图集》,能系统展示晋商所建立遍布全国的山西会馆,以及影响深远的晋商老宅。山西会馆的功能包括联络、贸易、住宿、庆典、祭祀等多方面的民间活动,极具精神内涵和研究价值。另外宏大雄伟的会馆建筑以及特色鲜明风格浓郁的晋商民居建筑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对当时乃至当代的雕塑、选址、建筑领域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编制《晋商文化地图集》,直观地展示晋商发展过程中对城镇化的影响。总结商业活动对带动城镇繁荣的内在规律,可以为当今的城镇化建设和城镇规划提供参考[5]。

编制《晋商文化地图集》,直观地对山西地方风俗进行古今对比。晋商在历史上衰亡的消极影响,不仅仅在于一批极具地方精神风貌特色的经商从业者消失,更重要的是支持先贤闯下五百年赫赫声名的宝贵精神财富也受到影响,同时正式宣告了近代以来山西经济地位的失落。这方面的展示能对山西本地的商业文化健康有序发展、商业精神建设返本还原提供宝贵精神食粮,为重振山西地方经济发挥重要价值。

2.《晋商文化地图集》可行性分析

2.1 政策基础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大发展提到了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强调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地位。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一项党和国家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关涉民族尊严、国家安全、文化自信和人民幸福。山西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提出建设文化强省,把文化旅游业作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强化政策举措,深化改革创新。编制《晋商文化地图集》对推动地方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强省、转型综改都将有重要助益。

2.2 资料情况

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海内外有识之士就对明清晋商不断研究、挖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学术界和社会上对晋商的研究更加重视。目前,资料来源众多,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有关专题网站;专业学术刊物;地方及国家公共数字资源;地方志等文献、著作;必要情况下的实地走访等。这些资源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入手,有大量史料支撑,为《晋商文化地图集》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信息。

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有:《晋商学》《晋商兴衰史》《山西票号史料》《中国晋商研究》《明清山西商人研究》《剑桥中国明代史》《晋商文化旅游区志》《中国近代经济史》《茶叶之路—欧亚商道兴衰三百年》《山西省历史地图集》和《山西省近现代史地图集》等近百册文献资料、学术著作。

2.3 技术手段

目前,地图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纸质地图集;另一种是电子地图集。他们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优势也各有不同,电子地图集传播更快捷,阅读成本更低,更适合广泛传播,但其受限于电子设备屏幕尺寸,不能给人带来宏观把控感和直观体验;而纸质地图集不仅表达更直观,更属于一种文创产品,具有生命力,更容易方便理解。

《晋商文化地图集》的纸质地图集,要做到内容表达方式上有突破和创新,新颖且明晰,保证做到在晋商文化研究领域有重要研究价值;设计方面有艺术性,力求整本图集达到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完美结合。在制作方面主要采用的软件及其任务如下:基础数据的整理与选取要利用ArcGIS;设计版面与基础地理底图以及专题地图编辑利用Adobe illustrator、Coreldraw等平面设计软件。

《晋商文化地图集》的电子地图集,在提取现有基础地理数据的基础上,叠加专题数据、影像数据等,通过ArcGIS桌面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集成,进行检查、修改,制作成电子地图集。分析处理后,通过ArcGIS Server发布地图服务,然后采用Java+HTML+CSS+JavaScript+Oracle数据库进行集成开发,实现个性化智能制图服务与在线信息应用服务功能,使得晋商文化地图集在新媒体支持下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其主要制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电子地图集制作流程

晋商文化电子地图集数据库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晋商文化电子地图集数据库结构

3.编制大纲

《晋商文化地图集》整本图集分三个图组,具体安排如下:

3.1 序图图组

这一图组包括明、清时期人口、水系、农粮、矿产、林业五个主题,共10幅地图。

3.2 晋商贸易图组

这一图组包括5个主题,64幅地图。

总图:共4幅,明、清两代晋商商路、晋商商贸活动扩展区域类型图。此处仅举例清代东亚地区晋商商路图(如图3所示):

图3 清代晋商商路图(仅东亚地区)

3.2.1 晋商传统贸易概况

(1)盐业、粮食共10幅,展示山西明清两代盐业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轮作形式与种植区、外来作物传播、土地垦殖率;明代山西、大同两镇屯田等情况;以上各种商品行销路线图,并配合文字描述“开中法”历史背景、晋商对明边镇、清蒙古的重要性等。

(2)煤、铁矿:共2幅,山西明清时期矿冶业、煤炭开采。

(3)制造业:共6幅,山西明、清时期手工业种类与分布概览;纺织业、铁器等种类与分布。

(4)茶:共2幅,明、清时期晋商茶叶贸易区及行销路线。

(5)畜牧业:共2幅,山西明、清时期牧场分布、畜牧种类及主要贸易路线。

3.2.2 晋商票号

(1)票号分布图:共2幅,山西境内票号分布详图及山西境外票号分布总图。

(2)晋商票号四大集团:共4幅,祁、谷、太、平四大集团总号与分号的分布、数量及经营年数等详情各一幅。

(3)晋商票号与近现代工商业:1幅,晋商票号放贷、投资项目分布及金额概览。

3.2.3 晋商八大市场

(1)展示明代北部边镇、清代的杀虎口、张库商道地区三大贸易市场的边堡、关隘、各边贸路线、山西会馆、晋商商号分布及贸易种类,共3幅。

(2)展示明清时期晋商贸易最主要的八大市场及相关贸易情况。对北京、汉口、恰克图、张家口、天津等重要的晋商贸易市场地区山西会馆、晋商商号分布及贸易种类进行展示,共5幅。

3.2.4 战争对晋商的影响

(1)明、清两代战争与晋商:共5幅,总结和展示明、清时期的对内、对外战争;明、清时期晋商商业贸易区域、贸易路线、商业资本受战争的积极与消极影响;附表说明清政府历次战败割地赔款向晋商借款及还款情况;俄国革命对晋商资产的劫掠主要表示晋商商号在俄国的分布及损失。

(2)民国战争与晋商:共2幅,有民国初期军阀割据态势及内战概览、外敌侵华战争概览两个主题,展示各处战争地域分布、晋商商业活动分布、贸易路线。

这一部分内容,还需用文字说明战争对商路阻断、商贸经营的负面影响,以及战略物资需求对晋商发展的正面影响。

3.2.5 晋商与城镇化

明清时期晋商贸易活动对各地城镇化发展起到的影响,共16幅,选择代表性的3个区域为主题:晋北地区商业城镇、黄河沿岸主要商贸城镇、晋商贸易活动而带动发展国内外城镇。这是清代因中俄边贸兴盛一时的恰克图口岸全景(如图4所示):

图4 清代中俄边贸口岸恰克图口岸全景图

(1)晋北:大同、归化城、包头、宁武、杀虎口;

(2)黄河沿岸:河口、河曲、保德、黑峪口、碛口、孟门、壶口、风陵渡;

(3)晋商带动国内外城镇:恰克图、汉口、张家口。以上十六个城镇城区图各一幅,并运用文字、图片介绍晋商对其影响。

3.3 晋商文化图组

这一图组包括3个主题,20幅地图。

3.3.1 晋商代表家族、商号、民居及会馆建筑

本主题共15幅,分别展示晋商有代表性的家族及人物、代表商号、代表性的晋商老宅、代表性的山西会馆的分布情况、相关数据等内容。附以文字、图片主要介绍代表性的晋商家族及人物、商号经营范围以及经营理念、商风、家风等。另外还展示特色晋商民居建筑、山西会馆各地分布及数量等,结合文字和图片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会馆历史、用途、建筑及艺术成就。这是天下闻名的灵石王家大院(如图5所示):

图5 王家大院局部鸟瞰图

3.3.2 戏曲

本主题共4幅,清代戏曲剧种形成图,四大梆子、秧歌道情流布图,其他戏曲剧种流布图,清代山西戏台分布图。文字图片主要介绍晋商对戏曲的影响,反映晋商促进民间艺术发展、带动各种艺术交流的情况。

3.3.3 社会风尚

本主题共1幅,将关于山西境内明、清两代初期和末期、民国、当代等不同时期民风随商业发展而变化的史料进行对比展示,包括消费、婚俗、饮食、武术等。

3.4 晋商衰落的影响

这一图组包括2个主题,10幅地图。本图组主要以文字、图片介绍晋商兴盛和衰亡后在经济以及文化领域的影响力变化。

3.4.1 经济影响力

展示明前期、明后期、清前期、清后期、民国、当代山西省在经济发展中的成就、以及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对比。

3.4.2 文化影响力

展示明朝、清朝、民国、当代山西省在文化方面等的成就、现状以及对国内文化领域影响力的对比。

综上所述,晋商文化地图集编制大纲结构(如图6所示):

图6 晋商文化地图集编制大纲结构

4.结束语

一切商业活动的发生都关乎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商业发展的荣辱兴衰和国家强弱胜败紧密相连。《清实录》二十八年记载康熙曾言:“今朕行历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而土著者盖寡。”清末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中有言:“鄙人在海外十余年,对于外人批评吾国商业能力,常无辞以对,独至此,有历史、有基础,能继续发达之山西商业,鄙人常夸于世界人之前。”足见当日山西经商风气之盛,再看今日山西,箕裘克绍,励志前行。在当前国内外局势下,《晋商文化地图集》项目的开展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本项目是在晋商研究中首次全面运用地图制图技术,将大量详实可考的文献资料数据化、地图化。待项目完成之后,以其直观、系统、全面性的特点必将成为研究晋商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猜你喜欢

票号晋商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票号的固执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浙商理念挖掘开发晋商资源
山西票号的固执
荣欣堂:传承晋商饮食文化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传承晋商精神 再创时代品牌
晋商自主品牌|晋善晋美酒业
山西叹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