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2020-06-30杭小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3期
关键词:淋巴上肢水肿

杭小平

(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江苏 南通 226361)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乳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了女性的身心健康[1]。现今,乳腺癌患者主要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彻底清除病灶,有效预防术后病灶转移与复发[2]。然而,在乳腺癌手术治疗后,患者易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的症状,必须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现选取160例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实施效果,报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60例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80例。纳入标准:经检查确诊为乳腺癌,行手术治疗;知晓研究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精神疾病与意识障碍;合并其他器质性病变;乳腺癌转移或者复发。对照组患者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为63岁,平均为(50.12±4.73)岁。实验组患者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为65岁,平均为(50.57±4.59)岁。两组上述数据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即给予患者向心性按摩、患肢爬墙练习、摸耳练习等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皮肤护理:对患者皮肤进行清洁,1~2次/天,操作宜轻柔,以免损伤皮肤,清洁后涂抹温和无刺激的润肤露,以免引起皮肤感染。(2)淋巴按摩护理:若患者水肿症状严重,需对周围正常淋巴予以按摩,促进淋巴回流,具体手法如下:并拢食指、中指、无名指,之后旋转按摩患者颈部、锁骨、腋窝、肘窝、胸部、背部、腹股沟,然后沿着手术切口按摩瘢痕组织,沿着浅表淋巴管走向,由患侧肢体远心端向近心端予以推进式按摩,保持力度适宜,以不引起局部皮肤发红为准。(3)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对于水肿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垫棉质袖套垫,对其皮肤与血管神经予以保护,由手腕处至肩部缠上弹性绷带,每天至少1h。(4)健康宣教:向患者全面普及有关淋巴水肿的知识,如护理方法、预防措施、饮食搭配等,并叮嘱患者穿着棉质宽松的衣服,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患肢功能锻炼,以此加快患肢功能恢复。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上肢功能、上肢周径差值以及上肢淋巴水肿、感染发生率。上肢功能评定标准:患者上举相差不足5cm,可旋转360°,外展180°,判定为优;患者上举相差5~10cm,可旋转300°,外展150°,判定为良;患者上举相差不小于20cm,可旋转270°,外展90°,判定为差,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文研究数据输入软件SPSS 20.0中进行统计检验,在P<0.05时,表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上肢功能比较

在上肢功能方面,实验组优良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的87.50%,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上肢功能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上肢周径差值比较

在上肢周径差值上,实验组数据为(1.14±0.21)cm,对照组数据为(2.51±0.57)cm,比较差异显著(t=8.94,P<0.05)。

2.3 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感染发生率

对于上肢淋巴水肿、感染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数据分别为2.50%、1.25%,均低于对照组的11.25%、8.75%,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感染发生率[n(%)]

3 讨 论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因腋窝淋巴系统受损引起,对患者术后恢复与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3]。所以,在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中,必须给予有效护理,预防上肢淋巴水肿,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综合护理干预作为一种全面、系统的护理方式,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灵活性,能够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恰当的护理措施,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4]。在综合护理干预中,通过饮食护理、淋巴按摩护理、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健康宣教等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还可以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减少感染,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深入探究与借鉴应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上肢功能方面,实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上肢周径差值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于上肢淋巴水肿、感染发生率而言,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此结果与相关报道[5]的研究结果十分接近,由此可以证实,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十分显著,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上肢功能,实施价值非常高。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上肢功能,还可以减少上肢淋巴水肿、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淋巴上肢水肿
不同部位的水肿,可能是不同疾病的征兆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不同数学模型多b值DWI在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血管侵犯中的能力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淋巴水肿的预防与照顾——乳癌康复者的隐忧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