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约束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的优化

2020-06-29刘清全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职核心素养

摘要:当前,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作为教师认可、教育部门倡导的教学观念,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极大的约束性。对此,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如何开展、如何优化也成为了一线教师研究的重中之重。对此,本文将在核心素养的约束下,针对如何优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

1 以教学内容的创新为基础

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十分枯燥无味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所以,在计算机知识的讲解中,老师要将枯燥的学习内容进行创新,让这些知识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有趣,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目的。教师在对授课内容进行创新改良的时候,要注意授课内容要有着良好的弓丨导作用,要将学生的好奇心理充分激发出来,让中职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产生好奇心,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 利用虚拟技术促进教学方式的优化

在计算机技术日臻完善的大背景下,计算机的利用率也呈现逐年走高的趋势。就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工作而言,其目的性也愈加明确,即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加实用的计算机复合型人才。而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为了有效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适当地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不仅可以使教学成本有效缩减,也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能力。虚拟现实技术通俗来讲是一项兼容性的课题,它有效将人类工程与人类心理学、传感技术、图形技术、智能化综合型技术等方面进行有机融合。分解来说,虚拟现实技术主要有贴合情境体验、虚拟仿真体验等。也就是说,计算机的虚拟现实技术是指在用户与计算机之间存在着一个虚拟化的人力界面,同时这也是计算机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关键因素,即通过海量数据在虚拟技术中的有效运用,进而营造出与真实状况较为相近的虚拟环境。比如,计算机专业中的网络搭建和多系统安装的相关知识,都可以通过对虚拟化的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效创设,从而达到教学效果。通过虚拟技术的依托,可以有效的使教学的理论内容与教学的实践内容有效结合,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立体化,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提升虚拟系统的兼容能力,进而高效的对多元化的系统进行搭建。此外,对构造性的局域网络可能会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有效解决。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引领下,教师可以有效为学生创设构建一个具有个性化的教学区域,相应的也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富有生趣的教学环境,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 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3.1 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基础,优化教学目标

基于问题的学习通过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指导经验。在目标上,它旨在帮助学生(1)构建广泛而灵活的知识库;(2)培养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自我导向的终身学习技能;(4)成为有效的合作者;(5)提高学习的内在动力。一是,构建广泛而灵活的知识不仅仅只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某个学科领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整合多个跨学科领域信息的能力。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可以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流利地检索和应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了培养学生灵活使用知识的能力,应当将学习与情境相结合。当学生能够将新知识与他们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时,就可以更好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之中。二是,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应用适当的推理策略和元认知技能的能力。例如,假设演绎推理是解决医学问题的适当策略,而类似或基于案例的推理可能更适合于许多包括建筑等领域在内的设计领域。元认知技能指的是规划一个人的问题解决,监督一个人的进步,以及评估一个人的目标是否得到满足的执行控制过程。

3.2 将相关技能转化为教学问题

将知识点和技能点分解之后,就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问题的设计。以一对一为例,所谓的一对一,就是指根据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设计出一个问题进行学习。这样的设计通常是用于那些相对较为独立的知识或技能之上的,例如在文字处理软件应用这一单元中,“启动和退出”“建立空白文档”“光标的概念”等内容就适宜以一个问题的形式进行设计。在进行教学时,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问题良好的学习模型向学生单独提出,也可以通过问题不良的学习模型,作为一个大型项目中的子问题或隐问题(这里的隐问题,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行发现的问题,是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前提条件)由学生自行解决。这样的问题在设计和使用时较为灵活,可以作为基于问题学习中常用的一种问题形式。例如,在 Microsoft Word 中,如何绘制一个竖排文本框,段落符号与换行符的区别,这些都是一对一的问题。 以此类推,所谓的多对一,就是指多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对应设计出一个问题。在多对一的设计中,知识点和技能点通常是那些较为分散、琐碎的内容,或者是知识或技能大点的附属内容。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整体性,将多个知识点和技能点统筹设计成为一个问题进行教学。例如,在文字处理软件应用这一单元中,关于“打印”功能的一系列技能就可以设计为一个问题,学生在进行“打印”功能的探索时会自然地注意到其中不同功能的细微差异,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日常工作生活中当中对细节的整体把握。例如,Microsoft Word 中的插入符号功能的使用,就是一个多对一问题。

4 注重课程评价的优化

4.1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课程评价主体的选择可以是各个领域与该课程相关的人员,包括教育管理部门的专家、相关的行政人员及相关的课程理论工作者、课程决策与管理人员,以及包括对课程内容进行计划、安排、实施的教师,接受课程教育的学生等。这么多可供选择的评价主体,依赖于所采用的评价组织机制。为了获取真实、详尽的课程评价信息,建议要体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特性,要有参加课程实践的相关老师、学生,也要有专业负责评价课程的教学监督、课程专家、行业单位人员,还要有毕业生等,来共同参与建设课程评价机制。

4.2 评价方式要科学化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具有复杂性,所以评价方式应由量化、质性相结合。除此之外,课程、老师和同学等几个评价对象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它们的评价方式要运用不一样的、合适的评价方式。最后,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不要限制在某一种评价方法,而是根据课程评价中评价对象的自身特点,综合使用多种评价方式,从而为改革课程的方向提供可靠的依据。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时,既要以教学内容的创新为基础,又要利用虚拟技术促进教学方式的优化;既要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又要注重课程评价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刘敏敏. 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 信息记录材料, 2018, v.19(03):170-171.

[2]林海霞. "线上+線下"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11):218-219.

[3]王英英. 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中的开展策略[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21).

作者简介:刘清全(1986.7-),男,汉族,湖北黄石市人,本科,工程师,湖北城市职业学校,研究方向:计算机平面设计方向。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职核心素养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浅谈基于计算机竞赛模式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关于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思考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