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为“天才少年”张霁

2020-06-28陈全忠

下一代英才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天才少年华为导师

陈全忠

华为“天才少年”项目,是任正非发起的用顶级挑战和顶级薪酬吸引顶尖人才的项目。任正非曾在华为EMT (经营管理团队)内部讲话中提及,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鳅一样,钻活我们的组织,激活我们的队伍”。

目前,全球只有4人入选此计划,并获得顶级薪酬,张霁就是其中一位。当一些应届毕业生还在为工作发愁的时候,他一毕业就已经拿到了华为“天才少年”最高一档年薪201万元的Offer。令人惊讶的是,张霁本科就读的高校即非“985”也非“211”等重点大学,而是一家普通三本院校,他是如何逆袭成功的呢?

高考成绩不理想

张霁出生于湖北省咸宁市的一个小县城,父亲是中学老师,母亲是幼儿园老师。现实中很多家长,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时时刻刻、每分每秒都用在学习上。如果在家里,他们寸步不离看着;如果在上班,他们通过监控随时观察。他们生怕孩子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也担心孩子在玩耍。对此,张霁的爸爸妈妈看得很透彻,在张霁很小的时候,他们就跟他说:“你该玩的时候开心玩,该学的时候认真学。”

但放养的结果是,张霁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考入了武昌理工学院。武昌理工学院只是一个普通的三本院校。高考结束的那年暑假,张霁心里没有一点压力,考了驾照,还出去旅游了一次。

张霁的爸爸并没有多说什么,他觉得儿子已经尽力了。何况人生是长跑,起点落后并不意味着什么。只要做好人生的规划,后半程照样可以奋起直追。所以,送儿子去上大学的那一天,张爸爸特意和儿子深谈了一次,问他上了大学后有什么想法。无论是什么事,做还是不做,张霁的爸爸妈妈都不会替他作决定,而是让他自己作选择。

张霁说:“现在上的学校毕业后就业前景并不是特别理想,我想考研读博,继续深造!”这和张霁爸爸的想法不谋而合。但这个决定是儿子自己作出的,他感到特别欣慰。他提醒张霁说:“考研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你一定要作个清晰的规划,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四年规划,成为最好的自己

大一开学后不久,张霁就制订了四年规划,为毕业后考研继续深造作准备。他在规划的清单上写下了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竞选班级干部、拿到校级一等奖学金等目标。在这些目标的驱使下,他要求自己坐在第一排,上课时认真听讲、做笔记;空闲时,就抱着书本去学校图书馆自习。平时每天早上,他会给自己制订一个一天需要完成任务的计划,争取一日事一日毕。如果当天的事情没有完成,他一定不会休息。如果有一天他起床晚了,他即使熬夜,也一定要补回这个时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学期间,张霁的各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规划清单一一完成,不仅顺利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还获得全国ITAT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证书,成为老师与同学眼中的“超级学霸”。

张霁曾经在日记本上写道:“在日升与日落之间往复着如此平凡的每一天,我其实并不知道某时某刻将会有怎样的事情发生。没有穿梭在耀眼的星光舞台,没有踏上惊心动魄的旅途,于是,大多数时候我以为我过着普通的日子。但事实上只是我当时以为的普通的一天或者一年,在时隔多年后回想起,原来就是在过去那样普普通通的一天里决定了未来的际遇。”

坚持成就卓越

对未来真正的慷慨,在于把一切都献给现在。蜗牛能够登顶金字塔,那是因为它有坚强的意志,且能够坚持不懈。张霁就是凭借本科四年的意志和毅力,如愿以偿进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继续攻读研究生。

优秀是一种习惯。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张霁如同本科阶段一样,快马加鞭,奋发图强,虽然身边的很多同学本科毕业于一流名校,高手如林,但是他依然能够保持各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并且成功当选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13届学生会副主席。

这时候,他有了一个新的目标,那就是考上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他了解到周可教授正在筹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这将是湖北唯一、全国为数不多的国家实验室,在这里有一流的实验设备和完善的科研平台。因此,成为周可老师的研究生,是张霁奋斗的方向。

有志者事竟成

张霁的座右铭是:很多人都比你更努力,你还有什么理由不上进。因此,他始终把自己定位为努力型的人。张霁刻苦学习,精心准备,终于圆梦。面试的时候,导师周可对这个学生印象也非常深刻,因为张霁身上有一种“求知的主动和创新的热忱”,对于新的知识,他有一种强烈的渴求,一旦发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它。

当然,生活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博士期间,张霁遇见的最大的困难是第一次发表论文。他费了很大精力写好了论文后,却连续被拒了5次。但他没有放弃,按照评审的意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最终他的论文被接收了。

因导师周可和腾讯公司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张霁被派往腾讯公司总部实习。四年的博士生涯,张霁几乎都是在腾讯公司度过的。实习期间,他获得国内国际专利7项,研究成果获得腾讯公司2016、2017年度杰出贡献奖,2019年度卓越运营奖,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遇到项目进展不顺利的时候,他一般会停下来去找一些相关的文献来读,然后做成PPT,讲给导师或项目团队的同学听,再听取他们的意见,商讨改进方案。

2019年10月,张霁有了一个出国半年的机会,到美国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研究所访问。在那里,他认识了德国导师Sebastian Shelter。德国导师非常严谨,对于张霁的论文,会一字一句地帮他修改,还告诉张霁为什么要这样改,并经常资助张霁参加国外一些有趣的研讨会,提高张霁的学术能力和社交能力。毕业前,德国导师鼓励张霁独立撰写论文,这篇论文顺利被ATC(Altair 技术大会)接收,并获得评审人高度评价。

由于科研项目比较多,临近毕业,张霁没有刻意去找工作,甚至没有主动投递简历,都是企业或者高校联系他。毕业前,他已经拿到了腾讯、IBM、阿里巴巴、深信服以及两个初创公司的录用通知,其中最高的年薪超过360万元人民币。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接触到华为后,他还是决定去应聘“天才计划”。选择华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帮助华为渡过当前难关,让世界刮目相看。

华为公司“天才少年”的招聘标准非常严格,一般需要经历7个流程:简历筛选、笔试、初面、主管面试、若干部长面试、總裁面试、HR面试。看似简单,实则每一关都关乎成败。哪怕你扛过了前几轮,如果最终没有见到部门最高负责人,或者华为总裁,那么,有可能你只是优秀博士,而非“天才少年”。其中,华为最看重的是科研方向、科研能力以及重新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能力。

张霁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科研能力拿到了华为“天才计划”最高档的年薪201万元,2020年5月底入职华为公司,成为华为上海研究所的一员。拥有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后,张霁内心却很平静:“我并不是什么‘天才少年,除去‘天才少年的光环,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从高中的“废柴少年”,到华为的“天才少年”,张霁可谓是十年长跑,一朝夺冠。但他的脱颖而出,并不是靠撞大运,而是日积月累的水到渠成。

张霁最喜欢的歌手是王力宏和周杰伦,喜欢他们创作的中国风歌曲,能让世界了解中国,热爱中国。他希望以后在研究和工作当中可以像他们一样,让世界刮起科研的“中国风”,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猜你喜欢

天才少年华为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分数就是王道:一个天才少年如此陨落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江山如此多娇——天才少年的传世名画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V eraW an g
导师榜
相信自己,“向着明亮那方”前进——《读天才少年维克多》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