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德育创新实践与评价研究

2020-06-28孙连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德育创新农村

孙连波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没有创新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键词:农村  德育  创新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和学习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他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杨庄小学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在德育实施方面面临着如下问题:留守学生、半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占比较多。大部分家长与学生陪伴较少、交流较少,或者在交流时缺乏方式方法。农村小学德育水平虽在不断提高,但是与逐渐提升的物质水平相比,德育水平还有待提升,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农村学校教育的现实是:首先,德育方式过于单一。理论与实践相差甚远,教育方式普遍比较老旧,不能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德育教育的目的性、时代性与现实性,而往往只是空洞的说教,难以与学生思想产生共鸣,而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其次,德育氛围并不浓厚。在广大农村,社会、家庭还普遍存在对德育教育的不重视,往往只注重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最后,农村德育体系尚未完善。严重缺乏专题性的研究和系统性的规划,对学生的人生成长缺乏规划指导,没有站在学生人生中进行指导。因此,如何进行德育创新并促进小学德育教育的健康发展,就成为农村学校必然面临的选择!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没有创新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形势下,学校承担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学生德育也必须面对新形势、探索新路子,才能更进一步,否则,难以迈出新步伐。转变德育观念是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的前提和准备,也是其创新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认清情况,更新理念,实现德育实践的创新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渠道,教书育人是其主作用,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计划、开展德育活动。学校各年级、各班级要以育人为主要方向,切实利用好一切有利因素,创建学校德育基地。以教学为基础,将德育做到最好。学校建立健全各项德育机制,建立家、校长期联络机制。一方面,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学生的品德发展情况,以学校工作重点为依据,确立家庭教育方向,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两种德育模式互补互促,通过研学、法制教育等途径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互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通过子女成长影响家庭的价值观,以家访为突破口,实现学校德育对家庭环境的辐射。

(二)运用新方式,选择新路径,实现德育评价的创新

转变以往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形成多元、开放、整体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采用过程式评价,根据分层次的德育目标,采用多元的评价主体,将评价视角从终结性评价转向学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强调评价者和学生的双向沟通互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评和他评结合起来,强化德育目标的层次性,纠正学校德育目标递进层次不明确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增加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和学生的认可度,进而促进学生道德健康发展,提升学校德育成效。

三、研究的主要目标

本文旨在研究如何进行德育创新并促进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健康发展。通过实际调查研究,更新德育理念,通过案例剖析,通过家校共育等途径,寻求更适合农村小学的德育。

四、文献综述或理论支撑

(一)国外研究综述

1.对道德观念的研究

19 世纪末期,英国的巴恩斯(E.Barenes) 发表的题为《儿童心目中的惩罚》的研究报告,用问卷法研究了关于惩罚观念发展的问题;美国的夏伦勃格(M.Schallengberger) 发表了题为《儿童的公正观念》的文章,中小学生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的发展现状及二者的相关研究报道了关于儿童公正观念发展的研究。21世纪20年代后期,英国心理学家麦考莱(Maoaulay)和瓦金斯(Watins)进行了一项关于环境与儿童道德价值观关系的研究;几年后,哈桑 (Hartshorne)、梅(May)以及马勒(Maller)对儿童品德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儿童的诚实与欺骗的道德品质。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皮亚杰有关儿童道德观念的研究。

2.对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研究

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曾做过不少的研究,并出版过专著《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1930 年法文版,1932年英文版)。他从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的趋势,揭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趋势。全书贯穿着一个单一的发展线,就是儿童的品德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研究,虽沿用皮亚杰的方法,但目的却不像皮亚杰那样旨在了解儿童对行为是非的道德判断,而是借助道德两难的问题情境,希望了解儿童做出行为是非道德判断后如何说明其判断的理由。换言之,科尔伯格的研究目的不在于了解儿童对行为是非的认知行为表现,而在于探讨儿童对道德判断的内在认知心理历程。

(二)国内研究综述

1988年以后,国家教育部分別颁布了《小学德育纲要》(1988年)、《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988年)、《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等德育纲领性文件,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贯彻执行《小学德育纲要》等纲领性文件的活动。 2001年,国家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梁漱溟和杨贤江等对行为习惯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提到“习惯使人的性情、气质和社会的礼俗、制度联系起来,成为个体和社会群体相互联系的桥梁”。 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提到行为习惯对德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涂尔干文集(第三卷)道德教育[M].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金丽馥,夏中洁.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解决办法[M].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411-1415.

[3]王保良.德育素质教育的灵魂[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4):20-21.

[4]项贤明.人口空间位移背景下的教育问题[J].教育研究,1998(4).

猜你喜欢

德育创新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