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基础应用研究

2020-06-28李志勇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3期
关键词:双镜净率保胆

李志勇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1)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及推广,主要用于治疗胆囊结石疾病,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是同样也存在缺点,即术后复发率高;以收治的78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2017年08月~2019年03月收治的78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39例;本次纳入研究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认知功能正常,排除合并感染及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者。其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38~69岁,平均(51.02±1.35)岁;胆固醇结石共35例、胆色素结石共30例、混合型结石共13例。

1.2 方法

对照组方法--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观察组方法--给予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先实施全麻,再对皮肤消毒,建立气腹,于脐上和剑突下各开一孔,置入Trocar,切开胆囊底部,待胆汁吸净后采用纤维胆道镜观察,有利于判断结石大小及数目,其次采用取石网将结石取出,再利用胆道镜、抓钳等工具取出胆囊息肉,待结石与息肉清除干净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胆囊腔,最后选择可吸收缝线缝合,置管引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取净率、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1.00软件分析;以P<0.05表示统计学存在对比价值。

2 结 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取净率及复发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取净率、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生与饮食习惯、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女性激素等因素具有密切相关联系,均可增加胆囊结石发生几率[1];其中患者可伴有饱餐感、恶心、呕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尤其是在食用油腻食物后上腹部可出现疼痛感,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能够发展为胆囊炎、胆囊穿孔等,可为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此在临床上尽早实施有效治疗十分重要,对控制病情发展及改善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采用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能够在取出结石的同时保全肝胆系统的完整性及胆囊功能,且安全性高,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为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及推广;但是经临床调查发现以上手术治疗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本文认为与胆囊结石形成及肝胆功能具有一定相关性,因为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保留了胆囊原有结构及功能,且手术治疗中并未祛除结石形成因素及阻断结石形成机制,从而引起结石复发;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看出观察组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应用于胆囊结石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保留胆囊功能,且术后恢复快,值得应用及推广。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住院时间(d)观察组 39 52.32±3.5222.32±1.45 26.89±1.85 4.18±1.05对照组 39 74.52±5.6535.25±2.41 30.85±2.85 8.65±1.85 t - 20.827 28.710 7.278 13.123 P - 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取净率、复发率比较[n(%)]

猜你喜欢

双镜净率保胆
采棉机采净率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分析*
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马铃薯表皮脱净率测定方法的研究
南疆喷施脱叶剂对棉花脱叶效果和采净率的影响
A股市场“黄金”遍地,还需慧眼识珠
双镜联合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探讨
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治疗胆石症引起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评价
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59例疗效分析
七律:遂川扶贫有感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