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十大案例揭晓

2020-06-28

环境与生活 2020年5期
关键词:能源需求吸烟者损害赔偿

据人民网报道,近日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十大典型案例”评选结果揭晓。

自2018年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以来,全国共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945件,涉及金额超过29亿元,形成了一批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做法。经过地方推荐、专家评审、公众投票,综合考虑案件的代表性、典型性,生态环境部最终确定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十大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分别为:山东济南章丘区6企业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贵州息烽大鹰田2企业违法倾倒废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浙江诸暨某企业大气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天津经开区某企业非法倾倒废切削液和废矿物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江苏苏州高新区某企业渗排电镀废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湖南郴州屋场坪锡矿“11·16”尾矿库水毁灾害事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深圳某企业电镀液渗漏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安徽池州月亮湖某企业水污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上海奉贤区张某等5人非法倾倒垃圾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重庆两江新区某企业违法倾倒混凝土泥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

此次发布的10个典型案例,涉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包括赔偿磋商涉及多个赔偿义务人的程序、第三方调解组织主持磋商、赔偿磋商与环境公益诉讼的衔接、简易案件的损害赔偿磋商、磋商不成提起诉讼等主要内容。

疫情将致全球碳排放量破纪录降8%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报告称,新冠肺炎导致全球经济滑坡,继而引发能源需求和相关碳排放量下降,甚至在疫情消退后,还可能改变世界能源的获取方式。

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比上一年下降6%。最大的变化或将发生在发达国家,如美国下降9%,欧盟下降11%。

国际能源署先前进行了100 天的研究,分析在疫情影响下的能源需求,发现2020 年全球能源需求下降6%,是二战以来降幅最大的一年。细看每个区域的能源需求,美国能源需求下降 9%、欧洲降幅更达 11%。

这或许有助于降低全球的碳排放。截至4月30日,国际能源署估计今年的全球碳排放量将下降8%。根据巴黎协议目标,各国得在本世纪结束前,将全球平均温度升幅控制在摄氏1.5 度到2 度,各国每年得将二氧化碳排放量降7.6%。

各国的天空变得干净许多,欧洲的二氧化氮和PM2.5 浓度分别下降37% 和10%。在中国,在最严格的封锁期间,北京二氧化氮和PM2.5的浓度分别下降了25%和40%,湖北省的降幅更大。与同期相比,欧洲因空气污染死亡的人数减少了11000人。

世卫组织:吸烟者新冠肺炎病亡风险更高

关于烟草和新冠病毒之间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5月11日发表了基于目前研究的最新声明,表示吸烟者发展为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更高,且目前没有足够信息证实烟草或尼古丁对预防或治疗新冠病毒有关联。

吸烟是许多呼吸道感染的已知危险因素,还会增加呼吸道疾病的严重程度。据澎湃新闻报道,世卫组织于4月29日召集公共卫生专家所做的研究综述发现,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更有可能患重症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主要侵袭肺部,而吸烟造成肺功能损害,使人体更难抵抗病毒和其他疾病。

猜你喜欢

能源需求吸烟者损害赔偿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优先审理模式之反思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世界如何才能满足其清洁能源需求
吸烟者更易腰腹肥胖
吸烟显著增加患2型糖尿病风险
我国从2018年起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创新与实践
一种节能电梯的设计
基于组合模型的能源需求预测
No Smoking请勿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