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幼儿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劳动教育

2020-06-27蔡涛孙璇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育者家园劳动

蔡涛 孙璇

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秉持着“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让幼儿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劳动教育。

首先,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劳動价值观,并将其“物化”为教育者自身的生活行为和教育行为。幼儿园中,教师与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形影不离”。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最初的劳动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如教师的勤劳工作,桌面消毒、准备餐点、整理床铺等本职保育工作的出色完成,就是在幼儿面前“榜样示范”了劳动价值。除此之外,教师的“物化”还体现在有设计的教育活动中,如带领幼儿共同参加“劳动日”“种植区”等活动。幼儿通过“观看”教师的劳动,并力所能及地参与,形成了最初的劳动意识。

其次,通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与能力。第一,通过“家长课堂”“家长进课堂”“家园云分享”等方式,明确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帮助家长树立劳动意识;通过家长参与设计、组织班级中的劳动教育活动,如邀请家长参与组织“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等教育活动,让家长体验劳动教育。第二,指导家长关注幼儿生活中的劳动,搭建“家庭劳动小能手秀”展示平台,支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劳动经验;通过班级群,家长们“云分享”在家中是如何为幼儿树立劳动榜样的,如家中的劳动游戏或小妙招、家庭劳动计划等。通过多种方式,为家长之间、家园之间搭建互动平台,最终形成家园同一理念、同一目标、同一行动的生活中的劳动教育。

猜你喜欢

教育者家园劳动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寻找失落的家园
热爱劳动
绿家园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