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持续时间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研究

2020-06-26张佩方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流涕鼻塞嗅觉

张佩方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51347)

慢性鼻窦炎是临床耳鼻科较常见的疾病,临床多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1]。在本文中,笔者选取我院近年来接收治疗的2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用于研究,重点分析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持续时间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旨在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2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样本。男110例、女90例,年龄22~58岁,平均(33.0±4.5)岁,病程六个月以上,平均(12.0±2.0)月。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头疼、嗅觉减退等症状,鼻窦CT检查显示患者鼻窦黏膜肥厚,部分患者已出现窦腔密度增高[2]。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克拉霉素( 国药准字H10970032,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每日一次,每次0.25g,连续治疗一个月时进行鼻窦CT检查并记录,之后继续连续治疗三个月。

1.3 评判标准

记录分析所有患者在治疗一个月和治疗三个月后的鼻塞、流涕、头疼、嗅觉改善和Lund鼻窦CT量化评分、评估。其中鼻塞、流涕、头疼、嗅觉改善等评分采用症状量化打分的形式,满分为10分,0~3分为轻度、3~7分为中度、7~10分为重度,分值大于5分说明已经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Lund鼻窦CT量化评估针对上颌窦、前组筛窦、后组筛窦、蝶窦、额窦、窦口鼻道复合体等,治疗后总分在2分以下为显著,治疗后总分在2分以上为有效,治疗后评分没有变化为无效[3]。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不同时期症状临床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检验,若P<0.05,则表明效果差异显著。

2 结 果

结果显示,治疗一个月患者鼻塞、流涕、头疼、嗅觉改善症状降低程度显著低于治疗三个月。对比数据见表1。同时,所有患者在治疗一个月时Lund鼻窦CT量化评估平均评分为5.5分,治疗三个月为2分。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一个月、三个月时鼻塞、鼻涕、头疼、嗅觉改善平均评分

综合考虑,患者在治疗一个月时显著50例、有效86例、无效64例,治疗有效率为68%;在治疗三个月时显著152例、有效42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8%。

由此可见,用药三个月患者在鼻塞、鼻涕、头疼、嗅觉改善和Lund鼻窦CT量化评分、评估上和治疗有效率均优于用药一个月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用药持续时间与疗效关系显著[4]。

3 结 论

过去,在治疗慢性鼻窦炎(CRS)病症时常使用头孢和阿莫西林等抗生素,但经临床观察研究发现,短期抗生素治疗对CRS使无效的,CRS是慢性炎性反应,患者无头疼、发热、白细胞升高的临床特征,无致病菌直接参与,也就是说细菌感染病不在CRS发病因素中[5]。故治疗CRS的主要方向应为抗炎而非抗感染。鼻黏膜慢性炎症是一个周期在12周以上、非常缓慢的发展和修复的过程,大环内酯类主要作为抗炎药物使用的原则是不少于12周,且低剂量使用可维持较长的时间,即有较好的抗炎症持续性,从而在保证药效和患者耐受性的同时大大降低治疗费用,利于长期使用。

本次研究发现,使用克拉霉素可减少鼻腔的分泌物,减轻慢性鼻窦炎的感染症状,用药三个月患者在鼻塞、鼻涕、头疼、嗅觉改善和Lund鼻窦CT量化评分、评估上和治疗有效率均优于用药一个月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用药持续时长与疗效间高度相关。因此,长期使用在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流涕鼻塞嗅觉
鼻腔冲洗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塞、流涕的改善效果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超强嗅觉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冬天吃红色食品不易感冒
顺山倒
让你的嗅觉降降温吧!
9种处理宝宝鼻塞的好方法
易感冒者多拍拍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