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关注人文主题,聚焦语文要素,实施单元教学

2020-06-25薛峰,陈祳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要素文本目标

表1 2020年“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学科及评选主题

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市级评选活动时,要完成“四个一”,即:①教师本人选好教学内容后要写一份教案;②写一份简要的教学说明;③上一堂课;④参加一次体现教师专业能力的考核。市评选委员会将组织评委深入参评教师所在学校,根据教案、教学说明、上课实况和考核情况,围绕评选主题,对参评教师进行教学综合评估。

为帮助广大参赛教师进一步理解评选主题的内涵,准确把握参赛要求,特刊登各学科对于评选主题的说明,供广大教师研读、探讨。

为了更好体现教学评选活动的公平公正,2020 年的评选仍采用“专家独立评审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学科评审组推荐与总评委集体投票相结合”的评选方法(其中,“专家独立评审”是指学科评审组讨论前,各位专家在规定时间内运用网络独立完成评审)。

在参赛课评选中,对有违师德的表现或教学基本要求偏离课程标准的教师,实施“一票否决”。各学科获奖教师名单将在“上海教研”微信公众号上公示。

“关注人文主题,聚焦语文要素,实施单元教学”是2020 年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小学语文学科的评选主题。

一、主题概述

“关注人文主题”是指教师应关心、重视教材所提供的人文主题,正确认识并充分挖掘人文主题的内涵,使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升思想文化修养,满足精神成长的需求。

“聚焦语文要素”是指教师应以“语文要素”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着力引导学生学习、掌握阅读与表达的知识、策略等,并在循环往复的不断运用中内化为能力,形成习惯。

“实施单元教学”是指以一个单元为整体,开展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活动。具体包括在单元教材教法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和单元作业,进行单元评价,同时提供单元学习的配套资源。

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单元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体现“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有机联系;应基于单元视域进行单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以形成有重点的、连贯的教学活动序列。

二、实施要点

开展“关注人文主题,聚焦语文要素,实施单元教学”的主题研究与教学实践,需要明晰“任务”“文本”“策略”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一个单元为例,任务是指要学生做什么;文本指文本类型,是完成任务的对象;策略是指为了达成目标所选择的方法或手段。策略的选择同时受到任务、文本两个因素的制约。在单元教学中,首先,要精准解读单元语文要素,以明确单元学习任务;其次,要以单元学习任务为导向,建立起单元文本之间的联系,确定恰当的、行之有效的阅读与表达策略;最后,确定完成任务的步骤或程序,并通过反复的、循序渐进的练习进行巩固,逐步内化为阅读与表达的能力。具体实施要点如下。

(一)解析单元语文要素,明确内涵

统编教材语文要素的表述比较概括,但内涵较为丰富,教师应对其内涵作深入解读,一般路径为:解释关键词,勾连读写技能,明确结果表征,从而明晰单元学习任务。例如,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教师首先需要对关键词“难懂的词语”“多种方法”作出解释,明确“难懂的词语”是指什么,“多种方法”指哪些方法。此外,教师还要联系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对评估学生“理解了难懂的词语”的具体表征有哪些给出清晰的描述。又如,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为“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教师需要对“信息”“内容”“要点”的具体所指,以及根据哪些要求,怎样梳理信息,评估学生“把握了内容要点”的具体表征是什么等了然于心。对语文要素的内涵进行正确的解读是有效落实语文要素的前提。

同时,教师应立足课程整体,准确把握小学各年级语文要素学习的内在逻辑关系,明确同一学习内容的不同训练要求,在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既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按照知识内容由简到繁、能力培养由单一到综合、情感体验由浅入深的规律实施教学。

(二)立足单元视域,加强整体规划

1.彰显单元目标的统领性

单元教学不是单课教学的累加,而是立足单元,以单元目标统领单元教学全过程,统筹设计教学过程、作业过程、评价内容和教学资源,开展有重点的、连贯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例如,单元目标要分解、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特别是要围绕单元重点目标来确定每节课的重点目标。教学过程则需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如,作业设计要在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其中可以检测的内容确立为单元作业目标,根据单元作业目标,再确定每课时的作业目标,并依据作业目标拟定题目。

2.把握单元文本特点和文本间的联系

教师要站在学习“一类课文”(指文体相同、结构或语言风格相似的文章)的角度,思考并设计单元中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活动。教师需对单元内的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寻找文本特点和文本之间的联系,确定与文本类型相匹配的阅读与表达策略。例如,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教师在教学这一单元时,就要思考:这个单元的课文属于哪一类?为了达到“理解课文的意思”的目的,该边读边思考哪些问题?学生今后能不能通过思考同样的问题来理解这类课文的意思?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阅读一类课文时必须要思考哪些问题,以及获取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使学生在思考、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相关的语文技能等。

3.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

单元教学设计须围绕单元目标,创设必要的学习经历,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具体而言,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精读课学得相关的语文知识、读写思考的路径与方法;通过略读课复习、巩固精读课所学;通过课外阅读、综合实践活动等迁移运用课内所学方法。同时,辅之以必要的作业训练、评价检测,习得相关的语文知识、思考的路径与方法。

4.体现单元板块安排的灵活性

依据单元内各个板块内容的功能价值,灵活多样地安排单元教学顺序,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以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的说明文习作单元为例,单元学习伊始,教师可先布置单元习作任务,借助单元习作中的表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确定介绍对象。学生学习精读课文《太阳》后,教师可安排“初试身手”第一题的练习,引导学生围绕自己要介绍的对象,练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进行说明。学生学习精读课文《松鼠》后,教师可根据两篇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抓特点分段介绍、分条记录相关信息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列出自己的习作提纲,并根据提纲进行观察,搜集、梳理和重组资料,根据给定的情境,完成初稿,并对照习作例文修改,进而完成习作。

总之,“关注人文主题,聚焦语文要素,实施单元教学”要立足单元视域进行整体设计,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系统地安排单元各部分学习内容“学”与“习”,使之形成一定的内在关联,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使单元各部分学习活动能够协同一致地服务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三、评选内容和标准

本次评选活动包括笔试、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答辩等环节。

笔试旨在检测教师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和对“单元教学”“学习经历”的认识,其分数权重占整个活动得分的20%。

本次评选活动要求参评教师上阅读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既要考虑教材因素,更要考虑学生的需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其中需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设计中的主要板块和作业设计等作具体的说明,相关说明应体现对活动主题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实施应以教学设计为基础,但不是教学设计的再现,而是要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反映,及时调整已有的教学思路。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容量与节奏,尤其是学生的思维容量,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要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要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并且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炼经验。以上两个部分内容的分数权重占整个活动得分的75%。

答辩一般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后,时间为20—30 分钟。答辩的内容主要有两点:①教学反思,即对已上的课作出自我评价;②问题探讨,即从这堂课所呈现出的一些问题,如文本理解、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教学策略的教学,某一环节展开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问题等。一般由评委提问,参评者依据问题作出相应的回答。答辩分数权重占整个活动得分的5%。

教学评选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评出等第,更重要的是促进教师深入思考教学中的问题,提炼汇聚已有经验,探索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立德树人的有效策略,促进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猜你喜欢

要素文本目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