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0-06-24肖端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误差率周转药方

肖端飞

(云南省勐海县人民医院药剂科,云南 西双版纳 666200)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门诊药方的管理中使用着粗略估计的库存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弊端,比如药品盘点率的误差较大、药品使用效率不高和药品周转率等,大大的影响了门诊药方的工作效率。随着我国医院息系统进步和广泛应用,门诊药方中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提高了门诊药方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了平均药品的周转时间,降低了药品盘点的误差率。基于此,本文对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现做出如下报道[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应用HIS系统在门诊药房中实施药品库存管理模式,2018年1月前为实施前组,2018年1月之后为实施后组,比较两组的药品盘点误差率和平均药品的周转时间。其中药剂师5名,财务管理人员2名,药品的种数为100。

1.2 方法

①药品实库存管理前的准备工作。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包括药品编码、操作规范和账目核对。工作人员对于100中药品应该进行统一的汇总并进行记录,之后将药品的摆放顺序和编码进行确定,定期与药品仓库和药剂部门核对账物相符的情况[2]。

②管理实施。完善药房管理制度,比如盘点制度、领药制度、退药制度和药品调转制度等,保证每个环节都有据可依。完善门诊药房信息管理系统,要保证药剂部门与医院计算机部门的信息一致。

③工作人员的管理。培养工作人员的“盈亏”概念,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减少工作中的错误。

1.3 观察指标

比较药品实库存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的药品盘点误差率;比较药品实库存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的平均药品周转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在SPSS20.0软件中录入本次的研究数据,药品盘点误差率的计数资料用百分号表示,通过卡方检验;平均药品周转时间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通过t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的药品盘点误差率

经管理,实施前组盘点后出现盘点错误的药品种类为15种,药品盘点误差率为15.00%;实施后组盘点后出现盘点错误的药品种类为2种,药品盘点误差率为2.00%,实施后组的药品盘点误差率明显低于实施前组的药品盘点误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865,P=0.000)。

2.2 比较两组的平均药品周转时间

经管理,实施后组平均药品的周转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前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平均药品周转时间对比[n(±s)]

表1 两组的平均药品周转时间对比[n(±s)]

组别 药品种数 平均药品周转时间实施前组 100 24.58±10.47实施后组 100 11.07±4.59 t/11.818 P/0.000

3 讨 论

经研究,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在门诊药方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门诊药房中的账物相符率,提高了领药效率和工作效率,缩短了平均药品的周转时间,提高药品周转效率,减少调剂差错,降低了盘点误差率,对于药品有效期的管理更加清晰明了,此外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药方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将药品库存中的信息与实物保持一致。

本次研究采用了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通过门诊药房工作人员的管理、药品相关数据的维护、药品实库存管理的前期准备和药品实库存管理的实施等,大大的缩短了每次药物的盘点时间,完善药品管理的制度,对各种疾病的治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前组的药品盘点误差率显著高于实施后组(P<0.05),而实施后组的平均药品的周转时间跟实施前组相比明显更短(P<0.05)。说明应用科学的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缩短药品平均周转时间。

综上所述,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误差率周转药方
周转性材料租赁参考价格
张老师的“药方”
生化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方式及应用意义
降低评吸人员单料烟感官评分误差率探讨
重楼:梁春宏的脱贫“药方”
弩药方提取工艺的优化
基于SolidWorks周转轮系装配与运动仿真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电工仪表测量中容易忽略的几个问题
秸秆还田的土壤有机碳周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