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

2020-06-24茜,路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针对性骨科手术室

丁 茜,路 璐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

众所周知,操作复杂以及创伤面积较大是骨科手术的主要特征,因此其对比其它类型手术的院内感染几率相对较高,所以患者预后效果不甚理想。由此可见,需要给予患者术后护理高度关注和重视,由各个环节预防患者出现院内感染情况,旨在最大限度提升预后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出的120例典型骨科手术患者被依照病历号码单双数拆分为两个对比小组,旨在通过研究过程和患者数据就常规护理管理干预和手术室护理管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对比。本次研究中以所有患者的年龄为计算依据得出(46.8±10.9)岁是其年龄均数。研究人员就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开展对比分析后发现其不具有对比意义,P>0.05。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与常规护理管理措施相对应,手术室护理管理干预措施则给予观察组患者,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第一,术前管理干预。护理人员首先要评估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并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数据,确保患者身体状况可满足手术的具体需求,进而由根本降低患者术后出现院内感染的几率。此外,绝大多数患者存在恐惧和焦虑的不良情绪,于手术治疗预后效果的提升十分不利,所以说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与患者的主动沟通和交流做到对其不良情绪的了解和掌握,然后结合不良情绪采取针对性的排解对策,旨在最大限度降低患者不良心理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为后续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术中管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严格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患者规范性的手术过程护理干预,在此过程中确保各项护理操作的无菌性。

第三,术后管理干预。就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管理干预而言,其主要内容为切口管理和一般护理,就一般护理工作而言护理人员可严格依照护理流程开展,对于切口管理则应当相应的提高重视,以患者切口的具体状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

第四,针对性管理干预。因患者病情种类和严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其接受手术治疗的方式方法也存在一定区别,造成患者术后感染因素之间的不同。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以患者的实际症状和主要感染因素为依据就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进行应用,由此可进一步提升护理管理干预的有效性。

2 结 果

研究人员所统计的两组患者数据显示,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两个小组内均有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症状,存在区别的是两个小组内院内感染患者的例数,P<0.05。研究人员将所有患者的感染数据整理至下表:

表1 对比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具体状况[n(%)]

3 讨 论

就手术室而言,其是各医院内感染因素最多的场所,再加上其具有职能要求相对特殊的特征,所以一般情况下对比其它科室其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该科室的护理人员要更加关注和重视院内感染情况的有效控制,严格依照具体的规章制度执行各项护理工作,不仅需要确保护理操作的无菌性,还需保证各项护理工作的规范性。

实际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工作时,需要持续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理念,并就更加科学且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进行应用,进而做到院内感染控制率的有效提升。在开展各项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就人性化护理理念进行落实,强化护患交流及沟通,并通过沟通过程就患者不良情绪进行排解。此外,护理人员将具体操作流程作为依据进行各项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满足无菌操作的具体要求,进而由根本降低院内感染情况的发生几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给予骨科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策,对比接受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而言,其院内感染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见,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应用于骨科手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总之,手术室护理干预是一项可切实降低骨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措施,可考虑将其在大范围进行积极的推广和应用,于患者预后质量的提升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针对性骨科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