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对偏头痛眩晕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20-06-2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程序化偏头痛个性化

张 珊

(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 西安 710016)

偏头痛眩晕患者会出现视线旋转、站立不稳以及偏头痛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对于偏头痛患者,相应的治疗是改善其临床症状的一部分,积极有效的护理工作也有利于辅助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1]。本文重点分析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对偏头痛眩晕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偏头痛眩晕患者81例作为此次项目研究对象(2017年1月~2019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性别:男、女性患者的比例分别为22例、18例;年龄范围:下限值为2 7 岁,上限值为6 8 岁,年龄平均值(36.53±4.66)岁。观察组41例,性别:男、女性患者的比例分别为20例、21例;年龄范围:下限值为30岁,上限值为65岁,年龄平均值(35.99±4.8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已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

(1)纳入标准:①均为偏头痛眩晕患者;②患者整个治疗阶段、护理阶段依从性良好;③神志清,意识清楚;④患者及家属同意治疗并愿意配合调查研究。

(2)排除标准:①依从性极差者;②合并精神疾病者;③合并严重视力及听力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对筛选进入对照组的共40例偏头痛眩晕患者开展目前常规的护理工作,包括用药护理、疾病知识宣教等。

观察组:开展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1)环境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注意动作轻柔,注意做到护理四轻。(2)症状护理:对患者的头痛情况、生命体征进行持续密切监测,(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地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通过健康教育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及家属的不良情绪,使患者及家属保持稳定、良好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避免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对治疗、护理工作产生不良影响。(4)饮食护理: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有助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嘱咐患者少食多餐,并进行口腔护理,保证口腔清洁。

1.3 观察指标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显效:患者偏头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无恶心呕吐。有效:经过临床治疗患者的疼痛症状基本被控制,其发作时间、频率有比治疗前要降低;无效:患者及时接受治疗其临床症状等均未得到明显新的改善。总有效率的计算方式为显效率+有效率的总和。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纳入的81例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收集,特别是临床疗效的相关数据,将数据进行整理后应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表1)

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0.24%,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5.0%,对比可见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n(%),(±s)]

表1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n(%),(±s)]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对照组 40 11(27.5) 15(37.5) 14(35.0) 26(65.0)观察组 41 25(60.98) 12(29.27) 4(9.76) 37(90.24)x2值 7.004 P值 <0.05

3 讨 论

数据显示,2 6%-3 3%的偏头痛患者会发生眩晕,27%-72%会有头晕发作。目前认为偏头痛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与扩布性抑制、中枢对前庭冲动传入的抑制性去除、神经递质系统作用等有关。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的困扰,其身心状态都会出现明显异常,这种情况下不仅仅需要有效的治疗,相应的护理干预也十分重要。

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重视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程序化的护理干预工作,其从环境、心理、症状、饮食开展护理,大大改善了患者的身心状态,有利于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0.24%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发现,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极大程度的改善了患者的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偏头痛性眩晕患者采用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程序化偏头痛个性化
基于Houdini的VEX程序化建模高效搭建数字孪生虚拟工厂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中国程序化广告技术生态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
程序化护理操作管理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