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措施对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效果分析

2020-06-2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儿科病房概率

韩 琼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楚雄 675005)

儿科院内感染是指患儿在进入医院治疗之后所产生的感染症状,儿科的疾病患者年龄较小,身体各项机能发育水平都处于不完善的状态,面对不良性因素的免疫能力相对较弱。这也是导致儿科院内感染发生概率较大的主要原因,而在医院内部存有较多的感染因素,为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提高患儿院内临床治疗效率和质量,需要采取优质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对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楚雄州人民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儿200进行研究,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包含患儿100例,患儿年龄为0.5-13岁,平均年龄为(7.45±2.25)岁;实验组包含患儿100例,患儿年龄为1.25-12岁,平均年龄为(7.85±2.55)岁。本次研究均已取得患儿家属的同意。

1.2 方法

首先,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为患儿安排病房,对病房进行消毒与清洁,根据患儿病情将临床治疗注意事项告知家属和患儿,并根据主治医生要求对患儿饮食、作息进行指导,根据治疗方案为患儿采取药物给予,保证护理的规范性。

其次,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具体操作如下:

(1)安排具备护理专业素养的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强化护理人员院内感染防护意识,要求对各项护理工作进行精细、严格的规范执行,并将具体幼儿的护理工作落实于具体护理人员身上。

(2)要求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属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对患儿的病情及变化进行掌握。为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儿消除害怕、焦虑等不良情绪,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让患者家属保持耐心,了解患儿疾病治疗注意事项[1]。

(3)根据患儿疾病情况,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并利用具备趣味性的教育资源,让患儿对其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合理控制患儿病房的人员数量,避免细菌滋生,患儿不可串病房,患儿接触的食物均要进行消毒处理,让患儿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规避交叉感染[2]。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好两组患儿住院期间感染情况,并进行分析对比;(2)对两组患儿家长护理知识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记录数据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院内感染问题分析

对比表1 数据,实验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概率为2.00%,低于对照组发生概率5.00%,P<0.05。

表1 两组儿者院内感染发生概率对比

3 讨 论

针对患儿年龄及生理特点,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充分体现关爱儿童的理念,而且更加容易与患儿家长沟通,降低医患风险,对患儿情绪安抚及后续的治疗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并且对改善患儿病情具有一定的帮助。经过本文研究,采用优质护理措施的实验组患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患儿及家长对疾病健康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家长护理满意度也得以提升,因而值得在儿科护理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儿科病房概率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换病房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