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2020-06-24刘瑞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心血管年龄情况

刘瑞超

(迁西县人民医院,河北 唐山 0064300)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心律失常患者是十分常见的,该疾病类型也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疾病类型。对于心律失常患者而言,其通常的症状多为头晕、心跳感强烈、乏力等,同时伴随有心悸、心慌等表现,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一般来说,在临床治疗心律失常患者时,医护人员通常的做法是最大限度的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缓解患者的症状表现,减轻患者痛苦。现阶段,采用胺碘酮来治疗心律失常患者,不仅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良表现,而且疗效也十分明显,所以本文将基于此来开展相关研究,现对此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所收治的120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分配至对照组与观察组中,每组60例。在观察组中,女性患者数量为27例,男性患者数量为33例,年龄分布在37~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1±11.24)岁。在对照组中,女性患者数量为28例,男性患者数量为32例,年龄分布在34~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4±10.38)岁。此外,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后发现,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中的60例患者治疗方法是采用心律平,每天口服3次,每次0.1g。在观察组中,对其中60例患者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方法为:在入院时,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将90~140+0.9%氯化钠溶液250滴入至患者体内。

1.3 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患者的室性早搏好转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率进行分析与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使用SPSS.0统计学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使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室性早搏好转情况

在治疗开始前,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中患者的室性早搏情况,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中患者的室性早搏情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室性早搏情况对比(±s,次)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室性早搏情况对比(±s,次)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后室性早搏情况观察组 60 6047±700 701±301*对照组 60 5901±622 610±311组别 n 治疗前室性早搏情况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中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结果表明对照组中患者的不良反应率高于观察组中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心律失常作为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很多患者深受其害,而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也随着患者年龄的上涨不断增加,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都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总结多年临床治疗经验后发现,患者在发病初期,均会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症状。其中,之所以会出现此类症状,主要是由于患者年龄大,并伴随有其它心血管疾病,由此导致患者心房的容积增大,从而引发室性期前收缩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形成极大的负面作用。为了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缓解其心律失常症状,决定使用更为安全、有效的胺碘酮来对心律失常患者开展相关治疗。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选择12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方式将各60例患者分配到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并且分别使用胺碘酮以及心律平来对其中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以及室性早搏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使用胺碘酮来对存在心律失常症状的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减轻其不良反应,同时也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临床治疗更为有效、安全,临床推广应用潜力十分显著。

猜你喜欢

心血管年龄情况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变小的年龄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年龄歧视
算年龄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