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焦虑情绪及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2020-06-2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依从性研究组骨折

李 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际病房,四川 成都 61003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收治的患者共108例,就诊时间为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54例。其中参照组年龄最小为61岁,最大为79岁,平均年龄为(70.13±3.11)岁。研究组年龄最小为60岁,最大为80岁,平均年龄为(70.71±3.25)岁。两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该组患者传统常规护理: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呼吸和血压等,为患者补充充足的营养,叮嘱患者相应的注意事项。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则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①认知护理:大多数老年患者对自身疾病存在认知错误,在治疗的过程中依从性较低,对治疗效果产生了影响,在这样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认知进行干预,通过教育等方式使患者能够正确增加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改变穿着错误的观念,提高患者在治疗中额依从性。②不良情绪:骨折对患者的正常活动造成了影响,并且会伴随严重的疼痛,在这样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注重倾听患者的想法,对患者给予相应的支持,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患者家属也要对患者给予相应的支持,为患者建立信心。

1.3 观察指标

应用焦虑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情况进行评估,100分制,分数越低,患者的情况越好;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肺栓塞、切口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的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SPSS18.0统计处理,以%表示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表示焦虑情绪等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情绪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情绪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情绪对比[n ()]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情绪对比[n ()]

组别 例数 护理前(分) 护理后(分)研究组 54 56.42±2.19 35.47±2.64参照组 54 55.28±2.64 43.19±2.81 t/2.229 13.431 P/0.028 0.000

2.2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2.96%)显著高于研究组(1.86%),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 论

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老年患者的骨密度变化,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更加容易骨折。骨折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就是手术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经常会出现焦虑和恐惧等情绪,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因此,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

常规护理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在应用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能够对患者心理进行有效的护理,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情绪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2.96%)显著高于研究组(1.86%),(P<0.05),说明,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依从性研究组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