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三维重建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

2020-06-24陈洪斌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髋臼三维重建倾角

陈洪斌

(杭州市富阳区妇幼保健院,浙江 杭州 311400)

伴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持续性发展,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不断提高[1]。近些年关于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研究不断增多,关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骨性改变主要是以髋臼、股骨近端的改变为主,普通的X线虽然可以粗略的体现骨性病变的表现,但是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多方位、多角度的实现观察,这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支持[2]。对此,本文以临床研究方式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期间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6月起始,到2019年6月截至选取我院接受诊治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80例作为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儿均通过X线片明确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并预行手术治疗。80例患儿均为单髋,左侧46例,右侧34例,年龄3到12岁,平均(6.5±1.2)岁。所有患儿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

1.2 方法

应用西门子SIEMENS SOMATOM Scope16排螺旋CT机以及独立工作站进行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发、三维表面遮盖法、容积重建技术等实现三维观察与数据的测量。应用Pemberton或实行Chiari骨盆截骨、股骨近端旋转的截骨实行治疗,分别在手术治疗前实行对股骨头、髋臼以及投臼的相关性实行三维观察,测量股骨颈前倾角。

扫描与图像重建方法:采取仰卧位,双脚并拢。双髋关节层厚3mm、层距2mm、螺距1.25,管电压140KV,电流100mA,双股骨内、外踝部位的层厚4mm,层距4mm。扫描之后将获得的绒技术局传输到独立工作站中,应用MPR、SSD以及VRT实现数据重建,由两名医师完成阅片,计算股骨颈前倾角(FNA)与髋臼(AI)指数。

1.3 观察指标

回顾性总结并正常患儿与脱位患儿的AI、FNA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SPSS19软件实现数据的分组处理、录入以及统计分析,在数据资料录入之后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式进行分组记录,并应用连续性或离散型的变量实现对数据的录入,定性的数据不需要分类变量。数据检验期间所有均数采用t值进行检验,百分制数据采用x2值进行检验,在数据对比差异中P值<0.05时证明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

2 结 果

80例患儿均接受FNA与AI测量,其中正常髋31个,患髋49。80例患者的前倾角均有一定程度提升,最小40°、最大90°,平均(43.56±11.54)°,和术中所见相符。测量的正常髋前倾角、脱臼指数与患髋数据差异显著,数据差异较大,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空洞表现对比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80例患者的前倾角均有一定程度提升,最小40°、最大90°,平均(43.56±11.54)°,和术中所见相符。测量的正常髋前倾角、脱臼指数与患髋数据差异显著,数据差异较大,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研究结果充分证明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方式可以准确的显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现象,检查精确度较高,可以提供一个真实的三维立体影像,诊断价值较高,可以作为常规检查方案。

综上所述,螺旋CT三维重建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应用价值突出,可以全面、详细的显示髋关节的病理形态与发育状况,更加精确的测量AI与FNA,可以提供一个真实的三维立体影像,对于手术治疗的方案以及入路的选择有着较高的指导性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猜你喜欢

髋臼三维重建倾角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容程度对Perthes病患儿术后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三维重建的飞机机动动作库设计与可视化
车轮外倾角和前束角匹配研究
系列长篇科幻故事,《月球少年》之八:地球轴倾角的改邪归正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液体摆环形电阻式倾角测量仪的设计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缺损的处理策略
互联网全息位置地图迭加协议与建模制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