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瓣开颅显微镜术式与神经外科锁孔术对颅内肿瘤患者的疗效对比

2020-06-2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锁孔骨瓣开颅

张 牛

(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颅内肿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骨瓣开颅显微镜手术与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均适用于此种疾病的治疗[1]。本文研究主要对上述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为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0名颅内肿瘤患者。研究期间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中60名患者编入实验组,60名患者编入对照组。实验组男性例数34例,女性例数26例,平均年龄为(66.7±9.6)岁。对照组男性例数33例,女性例数27例,平均年龄为(66.8±9.7)岁。经检验,实验组、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骨瓣开颅术式。患者在手术前接受心电检查、心率检查等常规项目检查。根据患者肿瘤所处部位制定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法。手术治疗遵循常规骨瓣术式。

实验组采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医护人员在手术治疗实施前,为患者提供降低颅内压治疗,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肿瘤所在位置制定手术方案。在手术治疗实施期间,医护人员帮助患者确定手术头位及术中体位。手术期间在患者眉弓中外2/3的位置确定手术切口,后在保护患者眼眶上部神经的基础上,利用骨钻进行钻孔。手术治疗实施期间,内窥镜与显微镜需同时使用,手术医师需要做好患者神经及血管的保护工作。手术治疗结束后,利用常规缝合方式完成创口缝合。

1.3 观察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情况与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用n或(%)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情况

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手术时间相对较短(P<0.05),术中出血量相对较低(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实验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2.3 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实验组、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

表3 实验组、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

注:同实验组相比,*P<0.05。

组别 生理功能 躯体疼痛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实验组 78.7±1.3 70.8±2.1 70.1±3.9 73.8±2.6对照组 88.7±2.6* 81.4±3.6* 84.2±3.8* 86.3±1.1*

3 讨 论

颅内肿瘤的发病类型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既有研究结果认为,与颅内肿瘤有关的高危因素以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等为主[2]。在未得到及时治疗的情况下,此种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肿瘤切除术在颅内肿瘤治疗过程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骨瓣开颅显微镜术虽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但是手术过程会导致患者正常脑组织与肿瘤周围血管暴露,会让手术的创伤性有所增加。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差异表明此种手术方式会让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有所增加。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开常规手术方式的弊端。显微镜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可以让医师在手术治疗期间彻底切除肿瘤,也可以为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提供一定保障。此种手术可以让医师对患者脑室中的自然裂缝进行应用,让手术过程给患者脑部带来的损伤得到降低,也可以在减轻患者躯体疼痛的基础上,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本次研究也表明此种手术方式可以表现出用时短与出血量少的特点。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锁孔手术在颅内肿瘤治疗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锁孔骨瓣开颅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
锁孔(外一首)
巧开锈锁
“机器人医生”,手速比人类医生快50倍
马云飞的诗(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