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中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0-06-2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溶栓重症脑梗死

康 妍

(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北 廊坊 065000)

急性脑梗死(重症)病情发展迅速,患者预后不佳。根据临床数据显示,急性脑梗死(重症)预后致残、致死率高达67%(±6.45%),但如果早期及时进行溶栓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这一比例,改善急性脑梗死(重症)所带来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损害,通畅患者闭塞血管,缩小患者梗死面积。血管内介入治疗,能够将提高血管再通效果,两者联合治疗效果佳。此次研究,采集医院门诊2016年5月~2019年1月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重症)患者,均分两组,采用不同治疗模式,分析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采集医院门诊2016年5月~2019年1月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重症)患者,均分为观测组与基础组,单组34例。观测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47~61岁,均龄(56.91±1.21);基础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6~60岁,均龄(55.81±1.54)岁。患者否认重大疾病时,符合急性脑梗死(重症)临床诊断标准。

1.2 研究方法

基础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方法。观测组采用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治疗治疗方法。

静脉溶栓:首先,将尿激素(20万U)与生理盐水(20ml)相混合,内推给药;其次,1h内,微量泵入尿激素(80万U)与生理盐水(100ml)。

动脉血管介入:血管造影,观测患者血管梗死面积与位置;为患者动脉溶栓与机械取栓,将微导管置入穿过动脉血栓,并在远心端位置推入尿激酶(10万U)药物;回拉导管时,再为患者推入药物。在动脉血管介入过程中,取栓较为困难的血管,可以置入SolitaireAB支架,降低血管闭塞的几率。

应该注意,为两组患者溶栓24h时,应该用CT及时复查患者脑部梗死状况,确保患者无脑内出血问题。

尿激酶药物信息:H109200040,南京南大药业生产[1]。

1.3 对比项目

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重症)预后的主要因素。

1.4 数据分析

使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版本18.0。计数数据行卡方检验,计量数据行T检验,求t、x2、P。P需<0.05[2]。

2 结 果

经过治疗后,基础组在各项数据上均差于观测组,t/x2分别为3.9813、96.4817、11.7692、3.8857、5.9649,P值分别为0.0460、0.0000、0.0006、0.0486、0.0145,均<0.05,满足组间对比要求。

表1 急性脑梗死(重症)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 论

静脉溶栓在急性脑梗死(重症)的早期治疗中具有极高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患者静脉梗死状况。但部分急性脑梗死(重症)患者接受此治疗后,静脉溶栓效果有限,需要配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提升治疗效果。在此次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到,BMI≥30kg/m2、术后24hMAP(mmHg)、即刻NIHSS>10分、房颤史、高血压史都是影响患者预后效果的重要因素[3]。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将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科学应用于治疗当中。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发挥其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脑部血管阻塞状况,提高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溶栓重症脑梗死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