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地织机织造技艺考析

2020-06-23葛梦嘉肖爱民方丹丹饶蕾程露刘鹏林

丝绸 2020年6期
关键词:民族学织机经线

葛梦嘉 肖爱民 方丹丹 饶蕾 程露 刘鹏林

摘要: 目前针对于史前织造技艺的研究处于相对欠缺的状态,为提供可靠的实证考据,文章以民族学中织机织造技艺考察为重点,通过对新疆相关乡镇的田野考察,获取地织机织造的第一手图文资料,并从织造技术的角度来探究地织机在中国古代纺织史中所处的时期。由调查可知,新疆地织机主要构件为:线综、分经棍、打纬刀,对应“纺”的工具为纺轮,所用纱线以毛纤维为主,根据分析得出地织机的出现时间应不晚于商周时期。地织机的使用范围覆盖全疆,可织造出平纹与平纹地提花织物,掌握地织机织造技艺的民族主要涉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

关键词: 地织机;原始腰机;线综;织造;毛纺织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prehistoric weaving skills is relatively shortcoming. In order to provide reliable empirical eviden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weaving skills of looms in ethnology. Through field surveys of relevant towns and villages in Xinjiang, obtained the first manuscript and graphic data, and explored the period of the ground loom in Chinas ancient textile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eaving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Xinjiang ground loom are: yarn heald, warp stick, and beating-up knife. The spinning tool is the spinning wheel, and the yarn used is mainly wool.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he emergence time of the ground loom should not be later than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The use of the ground loom covers the whole territory of Xinjiang, and plain and plain jacquard fabrics can be woven. The people who master the weaving skills of the ground loom mainly involve the Uygur, Kazakh, and Kirgiz ethnic groups, etc.

Key words: ground loom; original waist machine; yarn heald; weaving; wool textile

地織机与原始腰机、综版织机都是古代纺织技术史中最为原始的织机类型。从目前民族学资料来看,新疆众多少数民族至今仍沿用这几种传统织机来织造生活中所需的纺织品。就织物幅宽而言,地织机织物的幅宽较原始腰机与综版织机有很大提升,通常可织造幅宽为30~50 cm的织物。目前中国对于史前地织机的研究处于相对欠缺的状态,同时新疆地区的史前考古曾出土大量毛纺织品,这些毛纺织品的织造技术可借鉴现有民族学资料为参考依据。对于新疆地区现存的地织机织造技术的相关研究目前仅见三篇学术论文[1-3],但均借鉴了本地区的民族学资料,并以此作为研究的重点。

就新疆各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地织机而言,其织造原理与织机结构基本相同。通过分析地织机的织物特征及织造流程,比对原始腰机的织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对进一步追溯地织机在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中所处的时期,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又因新疆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各民族依旧保存着许多相对原始的织造技艺,从田野考察中即可看到新疆古代纺织技艺的多样性,也可通过现在新疆各族民族正在使用的传统织造技艺作为研究中国古代纺织技艺的参考。

1 地织机的历史溯源及现存状况

1.1 地织机的历史溯源

根据相关考古学研究,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已普遍使用原始的踞织机,这种织机最普遍的用法是织制平纹织物[4]。商代考古遗址中未曾发现过织机零件,许多学者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中与织机相关的形象文字及出土织物分析推测,此时应已有三点支持的地织机的使用[5]。地织机作为最原始的织机类型之一,在中国纺织技术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最迟在商周时期的新疆已出现地织机。日本相关学者也认为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使用三点支持的地织机[6]。日本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发布的第二十六卷关于沿丝绸之路手工织机调查中记录的两种“地织机”常用于织造窄幅布[6]127。此种织机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吐鲁番地区沿丝绸之路一直到黑海东岸均有使用。殷商时期出土的织物绮曾在新疆出土,这意味着当时新疆和中西亚有织制织物的交流,因此也认为这一时期中国西部地区织机的形态与中亚的卧式地织机的关系比较紧密[4]。

目前田野考察可见,新疆的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均使用地织机来织造窄幅布。同时,地织机的使用范围涉及广泛,据相关文献及中国影像人类学的先驱——庄学本的纪实考察记载(图1),历史上四川凉山的彝族、高山族等西南少数民族均有使用,西藏、青海、甘肃等地的各民族也有使用地织机织造的记录。

根据地织机支撑线综的支点,可划分为三点支持地织机和四点支持地织机两种。这两种地织机的织造原理及织机构件相同,差别仅在于支撑线综的支点不同。因地织机收卷后便于携带搬运,多见于游牧民族所用,同时展开织造时延展性好,故地织机多产生于幅员辽阔的草原牧场。

新疆鄯善地区的山普拉墓地出土了一些类似地机的木质提综杆(图2(a)),根据山普拉出土的两种不同幅宽范围的窄幅毛织物的织造要求,可推定山普拉时期的毛纺织机沿用了此种织机样式。同时,在新疆的史前考古中的小河墓地、营盘墓地、扎滚鲁克墓地也出土大量毛纺织品及类似地织机机件,根据已知的民族学织机构件,可推测认定为织机的棕杆(图2(b))。营盘墓地出土木质棕杆左右两端有明显加工过的痕迹,直径约36 cm,并钻有小孔,此木质综杆的长度与出营盘墓地出土纺织品的幅宽基本符合。出土毛织物的幅宽大致在46~170 cm,宽幅的布均由拼缝而成,织物组织结构多为平纹织物(图3)。根据民族学田野考察所见,地织机织物的幅宽基本在30~50 cm,此尺寸与小河墓地、营盘墓地出土的毛织物尺寸基本吻合。从出土纺织品织物组织结构来看,以平纹和斜纹织物为主,斜纹组织有一上二下、二上二下、三上三下和二上三下等结构。从扎滚鲁克墓地的出土情况来看,斜纹组织先以宽幅形式大量出现在较早期的织物中[6]。

1.2 地织机的现存地区

从目前的民族学纺织资料来看,原始地织机在全疆范围内的各民族均有使用。存在形式以家庭范围内自给自足为主要生产方式,少数技术掌握者采用代生产加工的方式,由需求者提供纱线等原材料,织工仅完成布匹的织造。手工织造产量较低,每小时织造长度仅30 cm左右。

在新疆以东的哈密巴里坤地区、吐鲁番地区等,可见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民目前仍使用地织机织造窄幅布,用于日常生活的铺垫。在新疆的天山北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尼勒克县、新源县、特克斯县等地区,可见哈萨克族使用地织机织造日常生活所用的褡裢及捆扎毡房所用的织带。在新疆的天山南脉、昆仑山北麓和塔里木盆地西端的帕米尔高原山,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图什市、阿克陶县、阿合奇县、乌恰县、和田民丰县均可见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使用地织机织造传统服装的面料及生活用紡织品。其中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吐古买提乡,地织机的织造出现区域性存在的现象[7]。

1.3 毛纤维的使用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又会直接影响到各民族传统纺织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从现有民族学纺织资料来看,地织机的产生与毛纤维的使用有着一定关联。《天工开物·乃服·褐毡》记载:“凡绵羊有两种,一曰蓑衣羊,剪其毳为毡、为绒片,帽袜遍天下,胥此出焉。古者西域羊未入中国,作褐为贱者服,亦以其毛为之……取织绒褐。”在新疆史前的考古中,出土的纺织品以毛织物为主,毛纤维一直以来也是新疆各少数民族纺织品的重要原材料[8]。《天工开物》记载:“织机、羊种皆彼时归夷传来,故至今织工皆其族类。”“唐末始自西域传来,外毛不甚蓑长,内毳细软,取织绒褐。”时至今日,新疆作为中国的第二大牧区,在阿尔泰山南麓、天山南部、帕米尔东麓、西昆仑山及阿尔泰山南麓地区仍有大量的畜牧业。

在纺织的过程中,纱线的粗细与纺纱技术水平处于正向持平的状态,即纺纱技术与织机功能水平同步。使用地织机织造的同时,其纺线水平也停留在纺轮、纺线的阶段(图4)。从地织机的机械结构分析,丝织物必然要求织机更为先进。地织机无综框、无筘,使用线综及线团投梭、打刀打纬的这种方式,纱线在相对粗的状态下更易织造出结实的织物。

因地织机已衍生出部分机架结构,在经轴和织轴固定时,经纱张力强度越高则越有利于织造出结实的织物[9]。从织造技术方面来分析,在织造过程中经纱固定绷直,需要用开口木板来使地织机形成开口,只有毛纤维的高回弹性才能在织

造过程中借助开口木板形成梭口。而在天然纤维中,毛纤维的回弹率是最好的,且地织机织物均为羊毛织物,少见棉织物。现代民族学考察中所见的地织机织物多为化纤材料,化纤织物的出现必然是因为纯毛纤维的短缺,为降低织造成本及简便纺线工序(省去了洗羊毛、毛纤维加捻、染色等工序)。

2 地织机与原始腰机结构及形制比对

2.1 地织机与原始腰机的比对

新疆的少数民族既使用地织机织造同样也使用原始腰机,在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上,原始腰机出现的时间点必然早于地织机。这两种织机的最大区别在于地织机将人体从整个织机中解放出来,形成单独的织机结构。

原始腰机在织造过程中,一端需固定在织造者的腰部,通过腰部的力量来控制自然梭口的产生(图5(a))。另一端需用双足撑平,织机的线综需靠双手提起操控才能产生线综梭口。因要靠双手来投梭打纬,布幅的幅宽必然受限于人体,使用原始腰机织造的布幅基本为织造者的半臂长,如幅宽超过半臂,则织造效率必然会受到影响。

地织机在原始腰机的基础上,产生了经轴与布轴,即经轴替代了原始腰机中的人体的腰部,布轴替代了原始腰机中人体的双足(图5(b))。最为重要的是依靠地织机的支点将线综固定起来,使线综梭口的产生不再依靠双手将线综提起,这时较原始腰机相比一定会增加分经木来制造梭口。原始腰机靠人体腰部的力量控制线综梭口的产生,地织机因两端固定于木桩之上,缺少张力的控制,必须由分经木板来制造线综梭口。

地织机与原始腰机均使用单叶综,综片的出现意味着原始织机的形成,在织机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10]。由田野考察可见,地织机与原始腰机是新疆地区最为原始的织机类型,并且二者构造基本一致。除此之外,使用地织机的民族同时使用原始腰机,但织机并未演化出完整的机架。

2.2 地织机的结构及规格

从现有民族学纺织资料来看,新疆各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地织机的机型大小几乎趋同。根据所需织物的长短,地织机通常可织造30~40 m的织物,多采用环绕式织造的方法上机。虽然织机的结构简单,但是这种织机已具备挑花的功能。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构件:

1)分经棍:使经线形成上下两层产生自然梭口的工具,分经棍的粗细决定着梭口的大小,通常为木质。

2)打纬刀:将纬纱推向织口,通常为木质,除打纬作用外,有时还兼作开口木板的作用。

3)挑花刀:在织造的过程中,起到挑取经线的作用(图6)。

4)经轴与布轴:通常由一个或两个木桩组成,起到将整个织机经线撑平固定的作用。

5)线综:通常只是用线做成,称为“线综”。相当于织机中的综版,起到牵引经线的作用,使织机出现线综梭口。

6)分经木板:织造过程中撑起经纱开口,便于挑花织造。

3 地织机的织造流程

原始腰机与地织机的提花工艺大概是最原始的提花技术之一,方法虽然简单,但揭示了提花机按花纹要求以一定的程序起花的重要原理[11]。目前所见地织机多织造平纹及平纹的提花织物,且均以经线显花,以此来说明其织造流程。

3.1 牵引经线

目前考察所见,新疆的众多少数民族整理经线的方式完全相同,即采用三点式木桩来辅助整理经线制作线综(图7(a))。牵引经线需要在较大且空曠的场地进行,首先根据预期所织布幅的长度,在地面确定三根木桩,且三根木桩呈三角形状排列。之后选取三角形地桩较长的A、B边取中点D点放置一块木板(通常由开口木板兼用),紧邻木板D放置木棍E、F。E、F是非常重要的,分别为织机上的综杆,即手提线综的综杆(图7(b))。线综是由光滑且加捻密度强的白棉线做成,穿引经线时,白棉线首先固定于木棍E上,牵引经线时将奇数根经纱绕于木板D上,偶数根经纱穿套于棉线之上之后绕于木板D上。由此经纬纱线交替,完成线综的制作。木板F、D之间的距离为线综的长度,E、F组成综杆,在牵经完成后将木板D取出(图8)。

3.2 整理经线

完成牵引经线及手提线综的制作之后,分经棍即在整理经线时使相邻经线缠绕在分经棍上的方式为上下交错的方式。即奇数经线由分经棍的下方绕过,偶数经线由分经棍的上方绕过(图9)。如此方式整理经线后,经线即可由分经棍分为上下两层,这就是在织造时所产生的自然梭口。通过线综梭口与自然梭口的交替运动,实现纱线的一上一下,即完成一次平纹组织的织造。此种经线整理的方法织机中可不具备开口木板。

另一种整理经线的方法,仅是在木棒上用线绳将经线固定分区,即将一定数量的经线(通常十根经线左右)固定于木棍上,此种方式的织机则必须有开口木板,用以将经线整理棒上的经线分为上下两层(图10)。

3.3 织物上机

牵引经线的三角形木桩分别为地织机的经轴、布轴和分经木,此时将木棒A、D取出,使木棒B、C上的经线分别撑紧,呈水平状,取三点式支架,将木棒E、F挂起,即完成整个地织机的组装。目前所见地织机皆采用环绕式牵经的方式,即布匹的长度为经轴到布轴距离的两倍(图11)。

目前所见地织机织带多为平纹的小提花织物,织物组织因其地部平整有序而提花部纹路清晰,是小提花织物组织结构中运用最广泛的。此类织带均是色织物,即经纬纱线经过先染后织的方式,同时纬线的捻度较经线相比要弱很多,提花部分的经线浮长相对较短,基本为3个浮长线。同时在小提花织物中,平纹地小提花织物相比斜纹地、缎纹地提花织物其经线的使用量与张力都是最大的。以毡房的装饰织带为例,简述地织机提花技术(图12)。

在地织机织造过程中,无论后续花纹如何,首先织造平纹地且布边也织造平纹地,因地组织平纹结构稳定,使织带不易变形脱纱,所以保持如此的织造方式。此标本织带主体经浮长为3,少量需要完善花型的浮长为5,表组织与地组织为1︰1,地部为平纹,花部为斜纹,共同形成了平纹地小提花织物,双层织带由组织图看出起花是3上3下的斜纹变化组织(图13)。

在织造挑花时,依据意匠图进行挑花。首先是手提线综梭口,按照意匠图依次挑起第12~21、24根经线,之后是自然梭口,依据意匠图即可挑织出织带实物。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始织造挑花时,底纹的经线由44根减少为40根,减少的4根经线做经线显花所用,织物的幅宽略微变窄。

4 地织机在古代纺织史中所处时期探讨

地织机在中国古代纺织史中究竟始于何时,目前暂无确切的史料记载与推断。从现在民族学地织机的机件来看,织机的构件皆为木质,木质的机件为有机物质,必然很难长久存留,因此考古学中也未发现完整的织机。追溯地织机在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中所处时期的考证必须要借用民族学中织机的织造原理分析、工艺流程分析、织机复原研究等,同时必须要紧密地与考古学、民族学、机械史学等众多学科采用多重证据考证法。但值得肯定的是,地织机的出现时间必然晚于原始腰机。

1)原始腰机没有形成完整的框架,是依附于人体而产生的一种机型,在织造的过程中,需要依靠借助人体腰部的力量从而使织机经线形成开口。而地织机已演化出较为完整的机架,将人体从整个织机结构中脱离出来,从而能更有效地完成织造。

2)原始腰机在织造过程中,由织工的两脚蹬经轴、腰部控制织轴,依靠织工腰部的力量从而使织机形成开口,这种织造方式对于纱线的软硬强度要求不高。而地织机的开口需要由开口木板撑出,这势必要求纱线有足够的高回弹性,来适应此种机型,纺纱技术与织机的功能水平处于同步。

3)从目前民族学的田野考察资料来看,原始腰机的线综结构简单,在织造的过程中需要依靠织工进行手提线综产生开口,地织机虽还是线综结构,但其线综结构已脱离织工的双手控制,由支架撑挂而起,这也是综版的原始状态。

4)从原始腰机与地织机织物的幅宽来看,原始腰机的织物因其幅宽受限于人体,织工需要引纬、打纬,织物一般为半臂宽。地织机脱离人体的身体限制,可织造出相对原始腰机而言幅宽更宽的织物。

5)据以上信息推断,地织机的出现时代应晚于新石器时期,大致在商周时期,新疆地区就已出现此种机型。地织机主要由线综、打纬刀、分经木板组成,此机械构件已为满足基本织造条件下的最简机型,在几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并未使织机的机械结构发生演变。

5 结 语

地织机作为最原始的织造方式之一,在中国纺织技术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线综梭口与自然梭口的交替运动,即可织出平纹及平纹地提花织物。新疆民族学中的地织机类型及织机构件基本相同,牵引经线的方式均为环绕式。从目前的田野考察可见,地织机的使用范围涉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田地区、吐鲁番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地,使用民族涉及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民族学中的织机类型及其部件,对印证考古资料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地织机织造技艺的记录与学习,对进一步分析新疆出土古代纺织品的织造技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贺婧婧, 王博. 小河毛织机的探索[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7(2): 17-34.

HE Jingjing, WANG Bo. Exploration of Xiaohe Mao loom[J].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2017(2): 17-34.

[2]錢娟, 肖爱民, 信晓瑜, 等. 柯尔克孜传统毛织物织造工艺研究[J]. 装饰, 2017(12): 116-117.

QIAN Juan, XIAO Aimin, XIN Xiaoyu, et al. Study on the weaving process of Kirgiz traditional wool fabric[J]. ZHUANGSHI, 2017(12): 116-117.

[3]闫文奇, 葛梦嘉, 肖爱民, 等. 新疆柯尔克孜族地织机织造技艺与服饰结构考析[J]. 丝绸, 2019,56(9): 103-109.

YAN Wenqi, GE Mengjia, XIAO Aimin, et al. An analysis of the weaving skills and apparel structure of the Kolk weaving machine in Xinjiang[J]. Journal of Silk, 2019,56(9): 103-109.

[4]赵丰. 丝绸图案的早期风貌:中国古代丝绸图案研究之一[J]. 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 1987(2): 46-52.

ZHAO Feng. The early appearance of silk patterns: one of the studies of ancient Chinese silk patterns[J]. Journal of Zhejiang Silk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87(2): 46-52.

[5]沈莲玉, 周启澄. 中国西周以前织物素材、结构和织具的研究[J].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1996(2): 1-9.

SHEN Lianyu, ZHOU Qicheng. Study on fabric materials, structures and woven fabrics before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in China[J].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 1996(2): 1-9.

[6]周启澄, 赵丰, 包铭新. 中国纺织通史[M].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8.

ZHOU Qicheng, ZHAO Feng, BAO Mingxin. Chinese Textile History[M]. 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18.

[7]肖爱民, 葛梦嘉, 张俐敏, 等. 柯尔克孜族传统“喀贾热”织花毯工艺探析[J]. 丝绸, 2019, 56(10): 35-39.

XIAO Aimin, GE Mengjia, ZHANG Liming, et al. On the Kyrgyz traditional "Kaja fever" weaving carpet technology[J]. Journal of Silk, 2019, 56(10): 35-39.

[8]葛梦嘉.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编织技艺研究[D]. 北京: 北京服装学院, 2018.

GE Mengjia. The Study on The Xinjiang OIRAT Mongolian Traditional Weave[D]. Beij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2018.

[9]夏克尔·赛塔尔, 李强. 中国原始腰机起源和研究的考辨[J]. 丝绸, 2015, 52(9): 52-57.

SAITAER Xiakeer, LI Qiang.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 on origin and research of original breast loom in China[J]. Journal of Silk, 2015, 52(9): 52-57.

[10]于颖. 山普拉墓地出土毛织服饰和织物研究[D]. 上海: 东华大学, 2010.

YU Ying. Study on Woolen Woven Garments and Fabrics Unearthed from the Mountain Plaza[D]. 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 2010.

[11]陈维稷. 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4: 28.

CHENG Weiji. History of Chinese Text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4: 28.

猜你喜欢

民族学织机经线
神机妙算 中国传统织机的分类和演进
一寸缂丝一寸金
由甲纺机:两款织机高速高效稳定节能
由甲纺机:以高品质和技术创新抢占市场
“水改气”究竟靠不靠谱?金斯达有话说
新疆少数民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民族学思考
方志学与民族学(上)
近代华牧徐松石“中国认同”的三重变奏
喇叭苗民间观念调查报告
谈“日期图”的判读分析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