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王”孙思邈养生的“四少十常”

2020-06-22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养性药王心气

“药王”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药学家,他不仅精研药方治病救人,而且很注重日常的养生,提出了“善养性”“治未病”“消未患”等养生法,活到一百多岁才无疾而终。他在《孙思邈方书》中说过一句话:“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依次四少,神仙诀了。”寥寥数字,道出了最简单易行的养生“四少诀”。

少说话,以防损伤肺气:正所谓“日出千言,不病自伤”,消耗肺气容易使体内元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因此,适当放慢语速、少说些话,可保护、收敛肺气,给身体“节能”。

少思虑,避免气机郁结: “思则气结”“多思则神殆”,思虑过度容易导致气机郁结不行,进而引起疾病。不妨顺其自然,不要反复纠结一些小事,更不可钻牛角尖,要抱着乐观的心态解决问题。

少吃点,避免心气不足:《古乐府》三叟诗中提出,“量腹节所受”是老人长寿的因素之一。现代医学也证实,吃“七分饱”有助养生。吃太多容易导致气滞,使心气不足,增加肠胃负担,还会导致肥胖、高血脂等问题。要做到“七分饱”,必须细嚼慢咽,在“似饱非饱”时马上撂筷子。

少赖床,以防气血不畅:中医认为,睡眠的目的在于调整阴阳平衡,睡多睡少对身体都没有好处。睡得太多、缺乏活动,会引起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筋骨脆弱,脏腑功能减退。作息时间最好保持规律,睡前不宜运动,也不宜大喜大悲,可以适当静坐、散步,或听点舒缓的音乐等,使身体渐入佳“静”。

孙思邈还说过:“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他指出“十常”:

发常梳。将手心搓热,然后用手指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经常“梳发”,可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目常运。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重复3次,有助于眼睛保健。

齿常叩。门微合,上下牙互叩,发出声响,做36次,可通上下颚经络,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咽常吞(漱玉津)。 口微合,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开始向左转动,共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再反方向做12圈。可强健肠胃。

耳常鼓。手掩双耳,用力向内压,放手,应该有“噗”的一声,重复做10下。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腰常摆。身体和双手有节奏地摆动,摆动时一手轻打小腹,一手轻打“命门”穴位,再反方向重复,做50至100下,可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胃痛、腰痛。

腹常揉。搓手36下,手热后两手交叉顺时针方向揉肚脐周围36下,可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肛常提(撮谷道)。吸气时,将肛门肌肉收紧(提肛),闭气,维持数秒,直到不能忍受再呼气放松。每日早晚各做20至30次。

膝常扭。双腿并拢,微下蹲,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可强化膝关节。

脚常搓。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腳,由脚跟至脚趾,共做36下,再用两手大拇指轮流搓脚心涌泉穴100下。可强化各器官,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

(综合《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时报》)

猜你喜欢

养性药王心气
基于“线粒体动力学”机制探讨糖尿病心肌病“壮火食气”的科学内涵
以墨育德 以墨养性
暖“心气”,聚“人气”,接“地气”
打铁没样,边打边像
心气不够要慢养生
药王孙思邈
“心气”不够要懂慢养生
药王孙思邈
药王与虎
鲶鱼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