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处理对微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

2020-06-22李乃勇杨支吉梁淑芳陆晶山李长喜韦巧燕梁艺玲兰群丽覃日锐俸祥仁

浙江畜牧兽医 2020年3期
关键词:木薯甘蔗秸秆

李乃勇,吴 静,杨支吉,梁淑芳,陆晶山,李长喜,韦巧燕,梁艺玲,兰群丽,覃日锐,俸祥仁,4*

(1.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种畜场,广西 柳州 545003; 2.柳州市柳江区畜牧站;3.广西壮族自治区百朋种畜场; 4.广西南宁强微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一半在籽实,一半在秸秆,秸秆资源化利用就是找回农业的另一半。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超过9亿吨,为减少农作物直接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国家发布了多项政策对秸秆综合利用进行规划、支持。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更好地保护环境,近几年加快了农作物秸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步伐。秸秆的处理方式很多,刘海燕等[1]研究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共同添加可提高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NDF、ADF的瘤胃消失率和有效降解率;尿素的添加则极显著提高了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NDF、ADF 96 h的瘤胃消失率和有效降解率。王定发等[2]研究添加纤维素酶或1.0 g/kg丙酸青贮,可以显著提高甘蔗尾叶饲用品质。曾辉等[3]研究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果胶酶添加量分别为0.2、0.2、0.05、0.05 g/kg时干黄玉米秸秆微贮饲料的效果最佳。但运用不同处理发酵玉米秸秆、甘蔗叶梢和木薯渣复合饲料,对饲料品质、营养成分影响的研究较少,若能以相同微生物菌剂发酵玉米秸秆、甘蔗叶梢和木薯渣复合饲料既能保证饲料品质,又能提高饲料营养,这对助力秸秆饲料化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玉米秸秆、甘蔗叶梢和木薯渣营养特点,通过不同处理,评价感官评定比较,营养成分比较、发酵效果、品质比较,筛选出提高粗蛋白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最佳处理方法,促进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

1 材料与方法

1.1原料 甜玉米秸秆从横县种植户处购置,木薯渣从南宁市武鸣某淀粉厂购置,甘蔗叶梢为收割后1周的甘蔗顶上2~3个嫩节和青绿色叶片。按何莫斌[4]等配比准备好原料(即鲜玉米秸秆∶鲜甘蔗稍∶鲜木薯渣为3∶1∶1),分别将玉米秸秆、甘蔗叶稍切短成2~3 cm备用。其原料风干物营养成分见表1。

表1 发酵饲料原料营养成分(风干物,%)

1.2微生物菌剂 复合微生物菌剂(黑曲霉:乳酸菌:产朊假丝酵母菌比例为2∶2∶3)由广西南宁强微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获得,其中乳杆菌≥1.0×109cfu/g、产朊假丝酵母菌≥1.0×109cfu/g,黑曲霉酶活力≥200.0 U/g。

1.3实验设计

1.3.15%复合微生物菌液配制 复合微生物菌剂∶红糖∶纯净水,以1∶1∶18的比例,混合均匀装入密闭耐腐蚀容器中,在温度≥15 ℃条件下密闭发酵15~30 d;将5%复合微生物菌液与准备好的单一原料1∶1比例混合均匀,且调制成微贮原料水含量60%~70%。以质量比(鲜玉米秸秆∶鲜甘蔗稍∶鲜木薯渣为3∶1∶1)为微贮饲料原料。

1.3.2试验分组 设置对照组CK不添加菌液、均匀混合、压实密封;试验Ⅰ组添加5%的菌液、均匀混合、压实密封;试验Ⅱ组添加5%的菌液、一层玉米秸秆、一层木薯渣、一层甘蔗叶稍、压实密封;试验Ⅲ组添加5%的菌液、均匀混合、糖化48 h、压实密封;试验Ⅳ组添加5%的菌液、糖化48 h,一层玉米秸秆、一层木薯渣、一层甘蔗叶稍、压实密封(表2)。各处理组发酵45 d后,分别采样进行感官评定、pH值、含水量、营养成分、乙酸含量、丁酸含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测定。

表2 微贮饲料处理填充方法

1.4检测项目及其方法

1.4.1感官评定 参考农业部1996年发布的《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标准(试行)》进行[5],对色泽、气味和结构等方面进行感官评定,分优、良、中和下4个等级。

1.4.2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水分测定按照GB/T 6435-2014《饲料中水分的测定》进行;粗脂肪按照GB/T 6433-2006《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进行;粗灰分按照GB/T 6438-2007《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进行;纤维含量按照GB/T 6434-2006《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方法》;pH值、有机酸按照DB15/T 1458-2018《青贮饲料pH值、有机酸、氨态氮测定方法》进行;中性洗涤纤维(NDF)按照GB/T 20806-2006《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测定》进行,酸性洗涤纤维按照NY/T 1459-2007《饲料中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进行。

1.4.3发酵品质测定 各处理组微贮45 d后打开,按照GB/T 14699.1-2005《饲料 采样》取样,分别测定pH值、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

1.5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用Excel 2007进行整理,再用DPS进行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微贮饲料感官评定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处理发酵45 d后,各试验组饲料的水份含量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饲料的pH值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饲料的色泽均为比较接近原料的颜色,亮黄色,气味均为芳香、酒酸味,酸味较浓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饲料的质地均为柔软湿润,原料茎、叶保持原状,叶脉清晰可见、松散,不粘手;参考农业部1996年发布的《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标准(试行)》评定各试验组饲料感官品质达到优等级。

2.2不同处理对微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 由表4可知,各试验组饲料的干物质含量比对照组稍有降低,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间相比较亦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2.15%、34.23%、32.23%和49.58%,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Ⅳ组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分别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提高了22.45%、11.44%和13.12%,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饲料的粗纤维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9.61%、16.24%、13.90%和19.81%,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各试验组间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饲料的粗灰分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4.80%,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饲料的粗灰分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71%、17.46%和39.52%,其中试验Ⅱ组饲料的粗灰分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试验Ⅳ组饲料的粗灰分含量与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饲料的无氮浸出物含量相差不大,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表4 不同处理对微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

注:同一列数据肩标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或者不标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

2.3不同处理对微贮饲料发酵效果的影响 由表5可知,各处理饲料的乙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饲料的丁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0.52%、26.31%,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试验Ⅳ组饲料的丁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1.57%、15.78%,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Ⅲ组、试验Ⅳ组饲料的丁酸含量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饲料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8.80%、17.17%、15.21%和23.54%,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Ⅲ组饲料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与试验Ⅰ组、试验Ⅲ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试验Ⅱ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饲料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9.47%、19.70%、15.30%和26.64%,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Ⅳ组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试验Ⅰ组、试验Ⅲ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试验Ⅳ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表5 不同处理对微贮饲料发酵效果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玉米秸秆、甘蔗叶梢和木薯渣是广西特色农业所产生的主要副产物之一,饲料化应用潜力巨大,但单一玉米秸秆价格较高,而甘蔗叶梢和木薯渣存在营养不足,适口性差、易霉变、且不宜过多饲喂,必须经科学处理和混饲配比以降低饲养成本和提高应用效果。近年来,广西草牧业发展迅速,由于牧草种植受土地和季节性影响,造成饲草供应紧张,因此研发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应用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解决牧业饲料供给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报道有俸祥仁等[6]研究对不同发酵剂处理的甘蔗叶梢青贮发酵品质进行对比分析,证实利用复合微生物菌剂(黑曲霉∶乳酸菌∶产朊假丝酵母菌=2∶2∶3)发酵甘蔗叶梢后在感官评定、常规营养成分含量、青贮品质等方面相对好一些,在纤维类物质的降解方面效果佳。何莫斌等[4]研究鲜玉米秸秆∶鲜甘蔗稍∶鲜木薯渣为3∶1∶1和干玉米秸秆∶干甘蔗稍∶干木薯渣为3∶1∶1饲料肉牛的投喂成本、养殖效益较显著。

本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组饲料的气味、色泽、质地和水分差异不大均达到优秀品级;各试验组饲料的干物质含量比对照组稍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2.15%、34.23%、32.23%和49.58%,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饲料的粗纤维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9.61%、16.24%、13.90%和19.81%,差异显著(P﹤0.05),试验Ⅲ组、试验Ⅳ组饲料的粗灰分含量与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饲料的无氮浸出物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饲料的乙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饲料的丁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0.52%、26.31%,试验Ⅲ组、试验Ⅳ组饲料的丁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1.57%、15.78%,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饲料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8.80%、17.17%、15.21%和23.54%,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饲料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9.47%、19.70%、15.30%和26.64%,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知,微贮饲料原料添加5%的菌液、糖化48 h,一层玉米秸秆、一层木薯渣、一层甘蔗叶稍、压实密封发酵能保证发酵效果,且有利于提高微贮饲料的粗蛋白含量,降低微贮饲料粗纤维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猜你喜欢

木薯甘蔗秸秆
清、民国木薯在广东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初探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甘蔗的问题
甜甜的甘蔗
挖木薯
黑熊吃甘蔗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SONG OF SMOG AND FIRE
尼日利亚木薯农民合作联盟签署协议促进木薯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