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聋生计算机教学中的细节

2020-06-21蒋立平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9期
关键词:教学细节聋生教学活动

蒋立平

【摘 要】教学细节是指教学中的细小环节,它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表现为丰富的课堂准备和特定的教学情景。教学过程中的区分层次、规范操作、观察变化、亲情关爱、塑造形象等都属于教学细节。教学细节以教师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外显于整个教学活动当中。本文通过对教学细节的分析,阐述了聋生计算机课程教学活动中应关注的一些基本教学细节。

【关键词】聋生;教学细节;计算机;教学活动

“细节决定成败”的思维方式正应用于各项工作中,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在针对中职聋生的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要关注以下一些细节:

一、区分层次

聋生习惯以自己的特点和经验来选择学习材料并安排学习活动,因此不论是集体还是个体教学,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和出发点。在教学中,我们应考虑如学生的个体生理差异、地域差别等这些很容易被忽视的细节。譬如先天性的聋生和后天性的聋生由于受教育程度、思维能力、文化基础等方面的差别,对计算机的认知以及操作和应用能力就有很大差别。因此,在教学活动进行之前对聋生特征进行分析显得非常必要:首先是分析聋生先决能力,主要指分析他们是否具备了学习新课的知识基础。例如先天性的聋生对拼音基本上无直观的认知,所以对这部分学生讲解“汉字输入”时就不宜教授他们拼音输入法,字型输入法更适合他们。其次是分析聋生的终极能力,主要指分析学生是否掌握了所计划讲授的的技能。考虑到聋生接受及动手能力等因素,课堂传授的内容有一部分聋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我们注意到了这一点后在课堂中掌握好教学节奏或在课后给这部分学生适当的辅导,对理论知识及时复习以强化他们的记忆点,对实践知识则反复操作以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规范操作

聋生的思维结果一般具有明显的形象性和片面性。他们对事务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差,因而对客观事务的本质把握比较困难。此外,他们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具有一定局限性。但聋生非常善于模仿。课堂上,教师作为被模仿者,在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聋生模仿的对象,务必非常规范和统一。重视操作中的每个细节,同时也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教师实施一个动作的时候聋生会跟着模仿,他们的每个行为动作都可能构成其以后的行为习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细节意味着责任。一个好的中职聋生的计算机教师一定会有一套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这对帮助聋生掌握计算机操作非常重要。

三、观察变化

教学活动是一个个体(教师)与群体(学生)交互的过程,也是一个双方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从走进课堂的那一刻起,就应开始留心观察教室里的整个环境变化——今天学生们的状况有什么不同?聋生们的精神面貌、表情、坐姿、眼神、动作甚至着装等都能影响到教学的预设模式。刚上课的时候可能有些聋生心不在焉,他们或许刚上完体育课,兴奋状态尚未平静;或许是因为课间活动时与别的同学发生了争吵,心情不愉快等等。聋生的兴奋中心还没转移到这一堂课上来,这时教师切不可急躁,拿起教案就开讲,应该仔细观察他们,揣摩他们的心理活动,尽快的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过来。聋生由于没有听觉的参与,一般的声音刺激不能使他们产生意向表现,而运动的物体和鲜明的色彩等却能很好的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计算机教师应经常将教学道具带入课堂,并适时的使用这些道具,这样能给聋生以视觉冲击,更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授课之前将聋生的注意力转移过来并不代表整个教学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是集中的。人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聋生更是如此,一般很难长久的保持固定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要留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变化。教师在板书时不能一直的背对着学生直至把内容板书完毕,而应在书写完一小部分完整的内容后就要转过身来与学生进行眼神和动作的交流;在上机演示操作步骤时,每进行一步就要停下来,观察学生的反应,适时的发问,根据学生的状况调整教学的节奏。

四、关爱学生

特殊教育是一份倾注爱心与耐心的工作,教学过程是一个爱与关怀传递的过程。学生的成长不仅仅表现在知识的丰富、思维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心智的成长。聋生同社会大多数人缺乏共通的语言,信息通道不畅,为避免误会和不理解,聋生一般喜欢独处或只和同类人相处。因此,教师只有发自内心的去关爱这些学生,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接受教师本人,然后才能更好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鉴于此,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眼神中要流露出爱与欣赏,让孩子们感受到亲切与关怀;面带微笑,表情尽可能丰富,多用表情语言和他们交流;树立他们的信心,不要打击聋生的积极性,不要让他们有太多的挫败感;多给于鼓励和赞美,多关注聋生的细微进步,永远都是“拇指教育”等等。

教师只有发自内心的去爱每一个聋生,才能让教师在聋生心中构建人格魅力,加之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艺术,一定能让聋生深受感染。

五、塑造形象

教师是一个具有公众影响力的角色,一个教师能影响到一群学生,尤其像聋生这个具有很强模仿能力的群体。聾生的兴奋优势中心是视觉中心,毫无疑问,教师的形象能直接影响到这些学生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的形象问题值得我们探讨。形象包括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内在形象主要指教师的精神面貌、心态、情绪、素质、修养、言谈举止等。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的教师站在讲台上能感染到学生的情绪,影响到他们的精神状态。教师脸上的微笑、眼神里的肯定这些细小的动作都能传递出许多信息,能让整个课堂充满人文气息;外在形象主要指教师的服饰、发型等。教师虽然没有警察、医生等的职业装,但无处不彰显其影响力。教师的衣着要朴素大方,不着首饰,不赶时髦。试想如果教师在做“键盘指法”示范时,手指上带着一枚醒目的大戒指,势必会分散聋生的注意力。

关注教学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教学行为的改变,就是追求教学实践与教学方法的统一。推敲、品味教学细节是我们收获教育智慧和提升教育质量的极好方式,也是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重要途径。在针对聋生的计算机教学中如能将以上细节运用到教学中去,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精彩呈现,更是教学艺术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孙绵涛,纪登训. 成功教师全书.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

[2]高长海,白昆荣. 教育方法与艺术.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3]刘爱秦.一种新的聋校课堂教学用语——大屏幕语言.中国特殊教育,2005.5

[4]雷江华,方俊明.特殊教育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

(作者单位:湖南省特教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细节聋生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关注细节研究 成就精彩课堂
聚智慧于细节,展精彩于课堂
做聋生的良师益友